摘要:”——1945年的上海小报头条,把詹周氏钉在耻辱柱上。80年后,同一句话在微博热搜蹦出来,只是后面多了个问号: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杀夫还要分尸,这女人疯了吧?
”——1945年的上海小报头条,把詹周氏钉在耻辱柱上。80年后,同一句话在微博热搜蹦出来,只是后面多了个问号: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陈可辛把这个问题拍成了《酱园弄》。
影院灯一灭,1945年的霉味先飘出来:酱园弄的石板缝里渗着血水,邻居端着饭碗围观,像看猴戏。
章子怡演的詹周氏跪在尸体旁,指甲缝里全是碎肉,眼神却冷静得吓人——不是疯子,是终于算清了账。
账本第一页写着“家暴”。
电影没拍拳头,拍的是细节:冬天逼她用冷水洗全家衣服,手背裂开的口子像婴儿嘴;丈夫把烟头按在她锁骨上,烫出个“贱”字。
最狠的是舆论,弄堂里的大妈说“男人打老婆天经地义”,连警察都劝“忍忍就过去了”。
这场景把观众席里的姑娘看哭了,她后来说:“我妈当年就是被劝忍的。
”
但陈可辛没把詹周氏拍成苦情戏女主。
电影用拼图式叙事,易烊千玺演的邻居小弟、赵丽颖演的房东太太、雷佳音演的警察,每人一段视角。
观众像在玩狼人杀,每换一个人,真相就歪一点。
直到最后才发现,所谓“杀夫”不是突然发疯,是长达七年的慢性谋杀——先杀的是她的尊严。
技术上也够狠。
为了还原酱园弄,剧组把横店一条民国街砸了重建,连酱油缸里的蛆都是真的。
配乐更绝,三弦声里混着电子音效,像旧社会在耳机里敲警钟。
有个镜头是詹周氏分尸时,背景突然响起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全场倒吸凉气。
最扎心的是和1986年《杀夫》的对照。
那部片里,林市杀完老公抱着猪头发呆,镜头慢慢拉远,海浪吞掉所有哭声。
陈可辛偏不,他让詹周氏在法庭上直视镜头说:“我认罪,但你们也该认罪。
”影院瞬间安静,只剩空调嗡嗡响——像80年没关的审判席。
电影上映后,北京某律所接到23通咨询电话,全是问“被家暴怎么留证据”。
广州有社区组织包场,请大妈们看,看完把“打老婆是家务事”的横幅烧了。
豆瓣有条短评:“看完没觉得詹周氏可怜,只觉得她该早点动手。
”这条被赞了8万次。
说到底,《酱园弄》不是悬疑片,是面照妖镜。
照出2025年了,还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离婚”;照出热搜上“女子五年被家暴16次”的新闻,评论第一条是“肯定是女的嘴贱”。
电影散场时,后排姑娘突然对男友说:“以后吵架你敢动手,我就学詹周氏。
”全场鼓掌。
彩蛋更绝。
字幕出完出现一行小字:“2024年中国妇联数据显示,每7.4秒就有一名女性被家暴。
”灯亮了,没人起身。
来源:于花园中游玩的小铁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