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9月6日晚间,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收官。在备受瞩目的奖项揭晓环节,中国演员辛芷蕾凭借其在影片《日挂中天》里的细腻演绎,成功摘得最佳女演员奖项。这一荣耀时刻,不仅成为辛芷蕾个人演艺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更在我国电影人征战威尼斯电影节的历程中,增添了
当地时间9月6日晚间,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收官。在备受瞩目的奖项揭晓环节,中国演员辛芷蕾凭借其在影片《日挂中天》里的细腻演绎,成功摘得最佳女演员奖项。这一荣耀时刻,不仅成为辛芷蕾个人演艺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更在我国电影人征战威尼斯电影节的历程中,增添了一枚亮眼的勋章。
作为1932年创立的全球首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与戛纳、柏林国际电影节共同组成“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在全球电影领域拥有极高的权威性与影响力。自创办以来,这里便成为全球电影从业者追寻艺术理想、展现创作实力的顶级平台,我国电影人也在此留下了诸多值得铭记的精彩瞬间。
回溯至1989年,导演侯孝贤执导的《悲情城市》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脱颖而出,成功拿下金狮奖。这部作品以台湾基隆林家的家族变迁为主线,巧妙地将个体命运与家族兴衰融入时代变革的广阔背景中。《悲情城市》的获奖,不仅让台湾新电影摆脱了世界艺术电影“边缘地带”的定位,跻身核心视野,更为中国电影叩开了国际舞台的大门,开启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的全新阶段。
步入20世纪90年代,导演张艺谋成为威尼斯电影节的常客,也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多项重要荣誉。1991年,他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斩获银狮奖。该片以封建大宅内妻妾间的利益纷争为故事核心,凭借独特的镜头语言与深刻的文化解读,刻画出人性被压抑的封建制度缩影。影片中鲜明的视听风格与蕴含的深沉人文思考,让全球观众真切感受到中国电影独有的艺术感染力。次年,张艺谋再度凭借《秋菊打官司》征服评委,将金狮奖收入囊中。在这部作品里,演员巩俐塑造的“秋菊”形象深入人心——为了寻求一个公正的“说法”,她不畏艰难阻碍,坚持向上申诉,将角色的倔强、坚韧与质朴展现得极为到位。1999年,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再次问鼎金狮奖,影片聚焦乡村教育议题,以平实无华的叙事手法,讲述代课老师魏敏芝坚守承诺、寻找辍学学生的故事,字里行间满是对“人”的关怀之情。
除了导演群体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亮眼表现,中国演员也逐步在这一国际舞台上展现实力。1992年,巩俐凭借《秋菊打官司》中的精彩演出,斩获最佳女演员奖项,成为首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女演员。2011年,中国香港演员叶德娴凭借《桃姐》中的出色表现,同样拿下最佳女演员奖。在影片中,她饰演的“桃姐”形象立体鲜活、情感表达细腻真挚,充分彰显出深厚的表演积淀。
此次辛芷蕾凭借《日挂中天》获得最佳女主角,成为继巩俐、叶德娴之后,第三位在威尼斯电影节拿下该奖项的华人演员。《日挂中天》由蔡尚君执导,讲述了一对曾经的恋人在南方小城重逢后,被命运推着走向悲剧结局的故事。影片取景于广东多座城市,生动呈现出独特的岭南文化特色。辛芷蕾在片中饰演的女主角美云,是一位深陷道德困境与情感矛盾的普通女性。她将美云身上的疲惫感、内心的挣扎,以及在痛苦中逐渐麻木的复杂情绪,演绎得极具层次感,其出色的表演获得了国际评委的认可。(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张晓涵)
来源:影之青春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