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8年,孙景瑞以自己1949年在武汉军管会粮食采购队的经历为蓝本,创作了长篇小说《粮食采购队》 。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决定重版该书,孙景瑞对小说进行修改完善,并将书名改为《难忘的战斗》 。
1958年,孙景瑞以自己1949年在武汉军管会粮食采购队的经历为蓝本,创作了长篇小说《粮食采购队》 。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决定重版该书,孙景瑞对小说进行修改完善,并将书名改为《难忘的战斗》 。
197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邀请孙景瑞将小说改编为电影剧本,并组织专业团队共同创作,最终确定了文学脚本《难忘的战斗》 。
影片开拍不久,汤晓丹进入摄制组担任首席导演,负总责,天然和于本正也参与执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武汉部队协助拍摄,为影片营造出真实的战争氛围。
达式常被选中饰演田文中,为贴合角色,他下部队体验生活,学习骑马、射击,还特制竹子马甲、多打绑腿让自己显得更魁梧。焦晃在“文革”中挨批斗、关牛棚,下放劳动,此次在片中饰演叛变革命的副区长刘志仁。
反派角色陈福堂、朱善斋、汪明德、武大癞子分别由白穆、顾也鲁、陈述、程之等老戏骨饰演,他们的精彩演绎为影片增色不少。
197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难忘的战斗》摄制组,正式开始拍摄,并于同年12月摄制完成 。拍摄期间,焦晃和白穆两位演员对陈福堂拉拢刘志仁一场戏的台词提出修改建议,得到导演汤晓丹认可,修改后的台词更能准确传达角色情感和内心世界 。
1976年春节,《难忘的战斗》公映,成为毛泽东主席生前观看的最后一部电影 。 影片上映后受到观众欢迎,其摆脱了“三突出”创作谬论影响,通过丰富的人物、事件和情节,展现了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突破了军事题材作品的局限。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