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死者,是女主角鸣海从小最崇拜的姑姑,一个事业有成、一生精致的独立女性。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
今天是第3070天硬核不断更分享
最新的看片号,防止失去联系!
东京一间公寓,恶臭弥漫,
邻居报警后,发现女主人已在浴缸中离世多日。
由于恒温功能,她的身体已无法辨认,
父亲用三个字形容了那个画面:“变成汤了”。
死者,是女主角鸣海从小最崇拜的姑姑,一个事业有成、一生精致的独立女性。
她的死亡,不仅孤独,而且不堪。
亲人的评价格外刺耳:
“年轻时我行我素地活着,这是报应”。
这句话,像一把利刃,瞬间击碎了鸣海坚守多年的单身主义信仰。
这便是NHK出品的日剧《想一个人死去》的起点。
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将一个现代都市传说变成了可触碰的现实。
想一个人死去
ひとりでしにたい
豆瓣:7.6分
推荐指数:⭐️⭐️⭐️⭐️
这部由绫濑遥主演,改编自同名漫画的作品,
用一种轻快甚至戏谑的笔触,探讨了一个无比沉重的话题:
“孤独死”。
它不止于贩卖焦虑,而是引领观众走进一个名为“终活”的世界——
为了迎接生命的终点而进行的准备活动。
姑姑的死,像一块巨石投入了她平静的湖面。
那个曾经叱咤商界、自信果敢的人生榜样,最终的结局却是如此凄凉。
旁人的审判接踵而至,父亲的催婚念经,同事对姑姑遗物的恶意揣测,都让她陷入了巨大的恐慌。
她害怕的,是重蹈覆辙。
于是,一场看似荒诞的自救开始了。
然而,现实迅速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APP的世界里,39岁的她早已“贬值”,
匹配到的对象,不是需要她接盘照顾痴呆老父亲的二婚男,就是跨国“杀猪盘”的骗子。
当然还有,年轻,但想来骗炮的。
当她试图抱紧亲情的大腿,向抚养孩子的弟媳分享养生知识时,
换来的却是弟弟“别再制造焦虑”的责备。
鸣海发现,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在她出于恐惧而伸出手时,都无法成为真正的庇护所。
就在她迷失方向时,年轻同事的一番话点醒了她:
“结婚就有保障?这是昭和时代的价值观吧!”
“靠孩子养老,不是都市传说吗?”
这番直击灵魂的话语,撕开了婚姻神话的面纱。
鸣海终于顿悟,她真正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权。
结婚不愿结,单身不抓紧赚钱,
风口错过一个又一个,就连规划养老这事,都懵懂无措。
剧集的核心,随着鸣海的醒悟而升华。
墙上一张写着“我不想一个人死去”的纸条,被猫咪无意间抓掉了一个字,变成了“想一个人死去”。
这个偶然的细节,成为了全剧的点睛之笔。
这不再是被动的恐惧,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鸣海的人生课题,从如何避免孤独地死去,转变为如何独自一人、好好地活,然后好好地、有尊严地死去。
她开始系统地规划自己的“终活”。
她参加“单身人士的不腐烂晚年”讲座,学习如何避免孤独死;
她开始订立遗嘱,研究骨灰的安置方式,整理自己的物品和财产。
这部剧最宝贵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停留在概念的探讨,而是将“终活”拆解成了一部具体的生存指南。
它硬核地分析了避免孤独死的几种实用方案:
尽早进入养老机构、开始与他人共同生活、使用生存确认服务。
当然,包括,如果父母去世,我要如何送走父母。
剧集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孤独死”的根源。
那并非仅仅因为单身或贫穷,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情报弱”,不知道可以从何处获取帮助;
以及过高的自尊心,羞于向外界求助。
鸣海的姑姑,一生要强,正是这种性格,让她在需要帮助时选择了封闭自己,最终酿成悲剧。
与其害怕孤独,不如主动建立属于自己的支持网络,这是剧集给出的答案。
《想一个人死去》通过三位女性的命运,勾勒出了一幅日本乃至东亚女性的生存图鉴。
1.
鸣海的姑姑,代表了第一代“将自由坚持到底”的独身女性。
她事业有成,经济独立,却因为常年嘲讽家庭主妇而被亲人疏远。
在那个年代,她的独立本身就是一种忤逆,
为了证明自己选择的合理性,她只能通过贬损传统女性来获得心理平衡。
最终,她活成了一座孤岛,晚景凄凉。
2. 鸣海的母亲,则是传统家庭主妇的缩影。,则是传统家庭主妇的缩影。
她将半生奉献给家庭,伺候丈夫与孩子,却身不由己。
她嫉妒大姑姐的潇洒自由,但自己却被困在名为“家庭”的围城里,无偿的劳动和情感的付出,常常被视为理所当然。
3. 而身处十字路口的鸣海,是当代独立女性的真实写照。,是当代独立女性的真实写照。
她既渴望自由,又恐惧孤独。
她身上背负着一个残酷的现实:
无论单身与否,似乎都难以逃脱被赋予的家庭责任。
这部剧的超前之处,在于它敢于直面日本社会早已遭遇的现实:
老龄化、少子化、低欲望社会。
当我们的荧幕还在为“三十而已”焦虑时,他们已经开始探讨如何体面地走向五十岁的死亡。
这种直面现实的态度,让剧集充满了力量。
最终,鸣海的和解,不是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伴侣,也不是与原生家庭达成了谅解,而是与她自己达成了和解。
她接受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并开始为这个选择负起全部的责任。
她努力工作,认真吃饭,养猫追星,同时,也开始为自己存钱买墓地。
“终活”,与其说是规划死亡,不如说是通过认真思考死亡,来反向激励自己更认真、更谨慎地安排当下的生活。
这不是一部贩卖焦虑的剧,它用最轻松欢脱的方式,聊着最沉重的现实。
现实就是,没有正确的人生。
你找到了爱情也好,没找到也罢,爱情本就是稀缺奢侈品和高价值高幸运体验。
你是大龄剩女也好,大龄光棍也罢,如今的后现代原子化社会,大趋势就是不结婚不生孩子。
你成家生孩子了,也没问题,因为生养孩子,同样会面临诸多责任、压力和困难。
你的原生家庭,社会地位,工作背景,生活环境。。。
它告诉我们,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生活没有标准答案,每一种选择都有对应的困难。
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路上,都要直面自己的生活,为自己负责。
但无论选择哪条路,我们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为自己挣得一个体面的、有尊严的人生。
或许,在一个荒诞的世界里,对着镜子说一句“就算死,也要死得漂亮”,就是最酷的反击。
@王俊俊
知识星球:王俊俊的魔灯500篇精华文章+书单,免费咨询提问
知识星球——
来源:俊俊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