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童年在 “蒸发”?迪士尼收视率暴跌,连《米老鼠》都留不住人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8 08:00 3

摘要:对很多中国观众来说,迪士尼这三个字几乎和童年绑在一起。电影院里出现的标志性城堡画面,《米老鼠和唐老鸭》这类经典动画,还有充满魔力的迪士尼主题公园,都让迪士尼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奇幻世界。

对很多中国观众来说,迪士尼这三个字几乎和童年绑在一起。电影院里出现的标志性城堡画面,《米老鼠和唐老鸭》这类经典动画,还有充满魔力的迪士尼主题公园,都让迪士尼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奇幻世界。

而作为它重要业务的迪士尼频道,当年在儿童电视圈里风头正劲,成了好几代人的共同回忆。可现在,这个曾经的“王者”却遇上了麻烦——收视率大跌,影响力也不如从前,背后的原因值得好好聊聊。

迪士尼在电视领域的动作早在1954年就开始了,当时它在网络电视上播和主题公园相关的选集系列,里面有电视电影也有纪录片,这些内容后来还在ABC、NBC等电视台播过(ABC后来在90年代被迪士尼收购了)。

同时,迪士尼开始做直接给电视播的动画片,大多在周六早上或者工作日联合播出,靠着“安全、健康的家庭娱乐”这个定位,赢得了家长和孩子的认可。

1983年,迪士尼频道正式开播。刚开始主要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播的大多是库里存的老电影、老节目,原创内容没多少。

随着发展,原创内容慢慢变多,也越来越成功,原创动画、情景喜剧、电视节目陆续推出,正好戳中了核心观众和他们父母的需求,让之前主要给成年人看的有线电视,在儿童群体里“火”了起来。

2011年迪士尼频道走到了巅峰,当时一亿美国家庭的有线电视套餐里都有它,覆盖范围比其他付费频道广多了。

近40年的发展里,它成了好几代人童年的重要部分,很多节目和明星都家喻户晓。这期间,迪士尼频道出了不少好作品:2001年,有线电视独播的动画《骄傲的家庭》,因为真实展现了多代黑人家庭和多元朋友圈,口碑特别好;之后《麻辣女孩》《星际宝贝》衍生剧这些动画,又吸引了一大批新粉丝。真人情景喜剧也很亮眼,《新成长的烦恼》让希拉里・达芙一夜成名,《汉娜・蒙塔娜》帮麦莉・赛勒斯开启了音乐生涯,还带火了赛琳娜・戈麦斯、乔纳斯兄弟这些新星。

另外,迪士尼频道的原创电影也成绩不错。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它的原创电影从历史剧、励志故事转向了时髦的现代冒险题材,《万圣节镇》《Zenon:21世纪女孩》这些作品很受欢迎,还出了续集。2006年的《歌舞青春》更是成了现象级作品,里面的歌登上了排行榜,还衍生出两部续集,第三部甚至进了院线,而且票房很好。之后《摇滚夏令营》《豹女》系列这些音乐剧也陆续推出,进一步稳住了迪士尼频道的地位。

为了扩大影响力,迪士尼还开了两个衍生频道。2009年上线的迪士尼XD,主打动作类情景喜剧、电影和动画,瞄准青少年男孩,靠《超凡蜘蛛侠》《星球大战:义军崛起》这些作品拉来了不少观众;2013年推出的DisneyJr.专门针对学龄前儿童,以11分钟的短剧为主,通过《玩具小医生》《小公主苏菲亚》这些节目和相关玩具,拿下了低龄观众市场。

不过,在表面的辉煌下面,迪士尼频道的危机早就悄悄来了。现在迪士尼频道虽然还覆盖着7000万个家庭,但每天平均观看人数降到了9.8万,不仅比老对手尼克儿童频道少了近4万,在电视收视率排行榜上还跌到了第63位。DisneyJr.和DisneyXD的表现更差,分别只有5.5万和2.4万观众,DisneyXD甚至跌到了第142位,大部分内容都靠重播迪士尼频道的节目。

观众习惯变了是迪士尼频道面临的一大挑战。迪士尼频道刚开播时,能随时看迪士尼内容是种创新,但流媒体时代一到,Netflix、Hulu这些平台让观众能按自己的时间和喜好选内容,传统有线电视的短板一下就露出来了。比如观众想看《怪诞小镇》,电视上却在播《唐老鸭历险记》,这种固定播出的模式满足不了个性化需求,很多观众就跑到流媒体平台去了。

迪士尼自己的战略调整也对频道有影响。为了跟流媒体平台竞争,迪士尼推出了Disney+,这个流媒体服务整合了迪士尼80年的内容,刚开始靠大量经典内容吸引了很多订阅用户。之后Disney+不断出热门电影系列的衍生剧,像《曼达洛人》《安多》这些《星球大战》相关剧集,还有漫威系列迷你剧,进一步把原本可能看迪士尼频道的观众拉走了。

同时,Disney+还整合了Hulu的内容,平台上不只有适合全家看的动画和电影,还有体育纪录片、成人喜剧,甚至犯罪惊悚剧。虽然迪士尼有内容过滤功能,但不是所有家长都知道,这让部分家长对平台不放心,而且价格上涨也让它没那么受欢迎了。

除此之外,迪士尼频道自身的内容定位也出了问题。自从DisneyJr.专门做低龄观众内容后,迪士尼频道把重点转到了怀旧动画上,比如复播《唐老鸭俱乐部》,出《魔发奇缘》《超能陆战队》的续集衍生作品,虽然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和成年人,却有点忽略了核心的儿童观众。

很多新节目用连载形式,但迪士尼频道原本的运营模式是让孩子随时打开电视都能看,这种矛盾让节目制作和观众需求脱节,甚至跟节目制作方起了冲突,比如《怪诞小镇》《唐老鸭俱乐部》的制作团队,都曾对迪士尼的编辑和播出安排表达过不满。

面对困境,迪士尼频道没坐着等死,一直在找办法变,但未来怎么走还说不准。目前迪士尼频道还有不少原创内容,比如《飞哥与小佛》第五季、《大城市绿党》《Kiff》,还有融合了很多热门节目的素描喜剧《Chibiverse》。不过也有不少节目被砍了,比如《Hailey'sOnIt》《Primos》《疯狂科学家夏令营》,这让外界开始猜它是不是要退出原创卡通行业。

在真人节目方面,迪士尼频道近几年也遇到了新挑战。因为担心儿童演员的成长环境,再加上以前有些儿童明星长大後出了争议,迪士尼在做真人情景喜剧时变得更谨慎了。

目前频道只有一部真人原创音乐剧喜剧《ElectricBloom》计划在2025年7月播出,能不能成功还得等时间检验。原创电影的数量也大幅减少,从最火的时候每年十几部,降到现在不到五部,而且大多是现有系列的续集,原创力不足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迪士尼频道的困境不是个案。随着流媒体起来,所有主打卡通的有线电视网都面临观众流失的问题,就连流媒体平台自己也在愁原创内容怎么赚钱、怎么控制成本。在这种背景下,迪士尼很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对迪士尼频道的投入,更多靠过去四十年和观众建立的情感联系,通过翻拍经典剧集维持影响力,比如《麻辣女孩》这类经典IP,就有可能被重新开发。

曾经,迪士尼频道靠优质内容和准确定位,成了儿童电视圈的“无冕之王”,陪好多人走过了童年。现在受时代变化和行业竞争影响,它陷入了从没遇到过的困境。

未来迪士尼频道能不能重新火起来,找回当年的“魔力”,不仅要看它自己怎么调整战略、怎么创新内容,还得看整个电视行业往哪个方向走。不管怎样,这个装了太多人童年回忆的频道,以后的走向都值得我们一直关注。

来源:山涧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