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昨晚,2025年9月6日,威尼斯电影节的聚光灯下,一个曾被戏称为“国际巨星”的熟悉名字响彻全场——辛芷蕾!她凭借电影《日掛中天》的精湛演出,摘得沃尔皮杯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继巩俐、叶德娴之后,第三位在水城威尼斯留下华语影后足迹的女演员。消息一出,朋友圈瞬间被
就在昨晚,2025年9月6日,威尼斯电影节的聚光灯下,一个曾被戏称为“国际巨星”的熟悉名字响彻全场——辛芷蕾!她凭借电影《日掛中天》的精湛演出,摘得沃尔皮杯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继巩俐、叶德娴之后,第三位在水城威尼斯留下华语影后足迹的女演员。消息一出,朋友圈瞬间被刷屏,大家都在为这位“人间清醒”的东北姑娘欢呼雀跃。
还记得多年前,她曾坦言“想红”,那份直白的野心,在彼时的娱乐圈里,多少带了点“不合时宜”的意味,甚至引来不少嘲笑。一个从黑龙江鹤岗走出来的女孩,在中戏进修后,也曾跑过龙套,经历过父亲重病、扛起家庭重担的艰难岁月。那份对成功的渴望,在她身上,不是浮躁,而是生活磨砺出的倔强和对命运不甘的呐喊。她不是在演“想红”,她就是把“想红”活成了自己。
这份“想红”的野心,支撑着她在《长江图》中,零下低温跳进冰冷的江水,只为一个镜头,冻得灌白酒取暖;也让她在《绣春刀2》里,用一把苗刀砍出惊艳全场的气势。直到王家卫导演在《繁花》里看到了她骨子里的“野性与气质”,让她为“李李”这个角色,在黄河路上三年磨一剑,从形体到眼神,每一个细节都浸透了汗水。她用作品,一点点为自己的“野心”正名,也凭借《初步举证》中120分钟的独角戏,让所有质疑烟消云散。
回望华语影坛,这并非首次有女性的光芒照亮威尼斯。1992年,巩俐在《秋菊打官司》中,以一个农村妇女对“讨个说法”的执拗,将东方女性的坚韧刻入影史。2011年,叶德娴在《桃姐》里,用润物细无声的表演,诠释了普通人生命中的温暖与尊严。她们的获奖轨迹或许不同,但骨子里都透着一股对表演的赤诚,对生活和角色深沉的理解,以及那份不向浮华妥协的“倔强”。她们都曾是各自时代里,不被轻易定义的“狠角色”,用坚持和突破,为后辈点亮了前行的路。
辛芷蕾的威尼斯封后,更像是一场对所有“不被看好”的逆袭。它告诉我们,那些你曾被嘲笑的梦想,那些你默默付出的努力,那些你选择的“笨办法”,都像南方老火汤,慢熬细炖,终能熬出最醇厚的滋味。野心不是贬义词,它是我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驱动力,是点燃梦想的火种,只要你敢想敢做,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总有一天,它会像辛芷蕾一样,在最不经意间,开出最美的花。
所以,亲爱的你,别再藏着你的“野心”了。去大胆追求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吧,哪怕现在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哪怕有人对你指指点点。请相信,你所有的坚持和突破,都会在未来的某个节点,汇聚成属于你自己的高光时刻。像辛芷蕾一样,成为自己人生故事里的“大女主”,让那些曾经的嘲笑,都变成今日的掌声和喝彩。记住,把每一次被退稿、每一次被否定,都当作是磨砺你更锋利的刀刃,别急着放弃,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不会就是你“日挂中天”的时刻!
来源:小爱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