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档我花了八十块,看完《蛟龙行动》出来,满脑子只剩一句话:这潜艇再真,也救不了假到发虚的剧情。
春节档我花了八十块,看完《蛟龙行动》出来,满脑子只剩一句话:这潜艇再真,也救不了假到发虚的剧情。
大年初三,北京博纳影城,导演林超贤带着十亿级水下大片扑街,观众席里此起彼伏的哈欠声比鱼雷还响。
我当时就想,这片子要是能翻身,除非把剧本回炉重造。
先说最扎心的——钱。
十亿三千万砸下去,潜艇“龙鲸号”一比一复刻,连螺丝钉都按海军标准来。200个美术师熬秃头,1300人团队峰值同时开工,48帧高帧率把每一粒海底沙尘都拍得清清楚楚。
特别版又加三千万,多剪了几十秒主观镜头,结果重映两天票房1369万,连零头都没捞回来。
我算了笔账,这相当于每帧画面烧掉一辆特斯拉。
演员没得黑。
黄轩演的孟闯,脸被海水泡到脱皮,眼神里全是“再拍一条我就淹死给你看”的狠劲。
张涵予往指挥台一站,气场稳得像定海神针本针。
最狠的是蒋璐霞,生理期跳十米冷水,上来时嘴唇紫得跟紫薯成精似的。
可再拼也架不住剧本拉胯——反派为啥炸海底光缆?
不知道。
蛟龙小队救完人质为啥突然去打海盗?
编剧说打就得打。
技术吹破天,故事却像潜水服漏了气。
潜艇战术线和蛟龙小队线各玩各的,中间隔着马里亚纳海沟。
军事术语机关枪似的往外蹦,我旁边大哥直接问:“这潜艇是华为造的吗?
咋全是5G黑话?
”最离谱的是反派,从头到尾没露正脸,动机全靠观众脑补,合着十亿就拍了个深海版“你猜我是谁”。
更尴尬的是,这片子把“重映必死”的魔咒焊死了。
前有《中国乒乓》撤档改期扑街,今有《蛟龙行动》加料返场翻车。
观众学精了:第一次上当是天真,第二次掏钱是脑残。
影院经理跟我吐槽:“现在观众连预告片都不信,重映?
不如直接上B站看解说。
”
说到底,中国军事片掉进“技术军备竞赛”的坑了。
以为场面越大越炸就越爱国,结果把电影拍成军工展。
林超贤可能忘了,《红海行动》能爆,是因为杜江啃压缩饼干那场戏让人看饿了,不是坦克漂移有多帅。
现在倒好,鲸鱼游得再科学,也救不了人物像AI生成的。
散场时听见俩小学生对话:“爸爸,潜艇好酷!
”“酷有啥用,故事讲不好,再贵的玩具也是垃圾。
”孩子一句话,比十亿票房都值钱。
来源:雪山感圣洁的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