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崖式领先!《731》火了,看懂这部电影,需要提前知道16个细节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7 10:56 2

摘要:大阅兵刚结束,全民情绪还没有平复,电影《731》就燃起了另一把火。

大阅兵刚结束,全民情绪还没有平复,电影《731》就燃起了另一把火。

这部电影历经举报风波、改档、撤档等多个“意外”,确定于9月18日上映。

截至目前,《731》预售票房超过2460万,大幅领先其它新片。

随着观众期待值的累积,想看《731》的观众,也达到了“天量”。

猫眼想看人数超437万,淘票票超239万,双双断层领先。

那么,《731》这部电影,内容究竟如何?

它里面承载着多少真实,呈现出多少细节,又有多少镜头,与真实的历史背景一一对应?

研究了四支预告片,结合历史背景知识,今天皮哥就跟大家一起,看一看《731》里的16个历史细节。

在做一次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也期待《731》这部电影,能一鸣惊人。

预告中有一个镜头,是一个日本731部队的军官在歌舞伎町作乐,跟身边的艺伎讲述自己实验中的“趣事”。

事情的内容是,他曾做实验,把一个受害者的胃切除,将他的食管和直肠结扎到一起。

手术后,让受害者进食。

不管他吃什么,吃多少,都是怎么吃进去,怎么排泄出来。

说完后,军官和艺伎都哈哈大笑。

事实上,军官嘴里的这个实验,在731部队中,是真实存在的。

真正的实验内容,跟这个军官讲述的,几乎无差。

日军将受害者的胃和小肠,通过手术摘除,然后将食道和大肠,直接缝合在一起。

术后,因为没有胃部的反馈,所以人体一直处于饥饿的状态。

日军会给受害者提供充足的食物,但受害者虽然不断进食,可无论吃多少,都会原样排出,最终饿死。

这么可怕的折磨和实验,在731部队的实验中,其实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足见这些日军的变态和可恶。

这个镜头中,还有个历史背景。

与日军嬉戏的,都是艺伎,艺伎是日本一种专业阶层的女性表演者,也是日本文化中独有的。

而温碧霞在《731》中,饰演的就是一个艺伎的角色。

预告中也有艺伎跳舞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艺伎属于日本本土。

艺伎之所以出现在东北,是因为日本侵占东三省建立伪满洲国后,想要将伪满作为殖民地,并试图将东三省完全同化成日本。

所以,在1931年之后,日本大规模从国内迁入人口。

根据日本在1936年制定的《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案》,计划20年内移民100万户(500万人),但实际只移民了8万户左右。

这期间,艺伎作为日本本土一种娱乐文化,也被带进了东北。

背后,是日本想要完全建立一个日本人主导的伪满洲国的狼子野心。

03、“彩绘”人脑

预告中有个镜头,是731的一名日本军医,在一个骷髅头上,用彩色的笔绘制人脑的内部结构。

而他的参照物,则是血淋淋的,已经裸露出的大脑。

这一幕视觉冲击力极大。

而这个镜头,也基本符合史实。

据纪实资料中日本军医描述,731部队每周都要做一次人脑结构实验。

做实验时,他们将受害者两侧的发髻标注,将头皮撕下,然后用锯子锯开头盖骨,裸露出大脑。

此时受害者还活着,脑子甚至还在跳动。

然后,对大脑各个部位进行刺激,每刺激一下,都要观察受害者四肢的反应并记录。

看预告中鬼子军医满意的眼神,令人脊背发寒。

04、活取心脏“实验”

731部队有记录在案的活体实验就有上千例,这些实验,《731》估计都有呈现。

但预告中,我们看到一例,那就是获取心脏。

预告中,一个鬼子军医拿着刚刚摘取的心脏一脸兴奋。

而那颗心脏还流着鲜血,如果仔细看,能看到心肌还在收缩。

虽然没有更多镜头,但已经可以确定,心脏是被活取下来的。

日本著名作家森村诚一曾采访过原731部队成员。

他们就曾讲述,他们曾将中国的孩子活生生解剖,将心脏拿出来称量,放进福尔马林液中的时候,心脏还在跳动。

心脏被取出后的跳动次数,也被记录在案。

而且,不仅是心脏,几乎所有的人体器官,鬼子军医都有记录在案的活体摘取记录。

05、脱光衣服的中国人

日本曾有一份名为《芥子气弹射击所致皮肤伤害及一般临床症状观察》的文件被公开。

文件中,详细记录了1940年9月731部队用活人进行毒气实验的细节。

为了让受害者充分暴露在毒气中,观察其反应和症状。

他们将这些受害者,脱光衣服赶进毒气室,通入毒气,丝毫不顾受害者死活。

许多人在实验中痛苦挣扎,最终死亡。

他们最终变成了纸上冰冷的数字。

预告中,有一个爷爷带着孩子被赶进毒气室的镜头,“天堂里怎么会有日本人”这句台词,写的真好。

另外还有一个镜头,是身穿防化服的日军,小心翼翼地将毒气放入贮存装置。

这很可能是日军在制作细菌弹,这个细节其实也说明了,731部队搞细菌实验的真正原因。

06、孩子

《731》预告片中,有多处涉及到孩子。

除了刚刚我们看到的,老爷爷带小男孩进入毒气室的镜头。

还有一个小女孩,通过铁窗好奇打量监狱内部场景的镜头。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孩子呢?

一般来说,孩子和宠物很少在电影里受到伤害,但在真实的历史中,日军对孩子的累累罪行,可以说罄竹难书。

根据采访和供述,731部队的确对很多儿童做过活体实验。

这些实验包括但不限于毒气实验、活体摘取、火焰喷射实验等等。

可见,731部队,是一群怎样的非人组织,连孩子都不放过。

《731》中,对这些小朋友角色的呈现,基本符合史实,也能让我们看到,那时候鬼子的惨无人道。

07、“健康换取自由”

《731》预告中,有一段画外音是鬼子的荒谬宣传:“天皇亲善,健康换取自由”。

也有多处画面,呈现了中国青年人和受害者,被欺骗进入731部队成为试验品的过程。

他们有的被套上头套,有的被逼蹲下抱头。

这些场景,跟真实历史上,日军实验受害者的来源,是相符的。

731部队在二战期间,本就打着“日本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名头,以研究防治疾病和饮水净化为名。

实际上,他们却用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等进行活体实验,以及进行细菌武器研制和生产。

这里面的受试者,除了战场上的俘虏,有很多也是被欺骗进来的。

日军以“健康检查”、“提供伙食”为诱饵,欺骗民众进入监狱,但进去后,他们就再也没有机会出来了。

“健康换自由”这句话,也是《731》中,对这个事实的真实呈现。

08、活体杀伤实验

除了各种细菌实验、化学实验和活体实验,731部队还有一项兽行鲜为人知,那就是拿活体受害者进行杀伤实验。

在《731》预告片中,有多个对无辜受害者进行杀伤实验的镜头。

这里面包括喷火实验。

这项实验,是为了研究火焰喷射器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和最终效果。

日军会将受害者捆绑或两两一组,然后直接用火焰喷射器对着他们喷射,记录他们的存活时间,身体状态等各项数据,观察其反应和烧伤程度。

也有枪弹穿透实验。

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各种枪弹对人体不同部位的穿透力和破坏力。

实验中,受害者被直接用枪弹射击,鬼子则观察其穿透效果和身体反应。

当然,这里面还有各种实验,比如拼刺实验,爆炸实验,烧伤实验、电击实验等等。

从预告来看,这些实验,可能很大一部分,都会出现在电影中,呈现在我们面前。

预告中有一幕,是在湖南的灯光下,到处堆放着已经死去的尸体,男男女女,堆积如山。

尸体里有的穿着衣服,有的赤身裸体,有老人有孩子,还有几个身着防化服的鬼子,在分拣尸体。

影子中,还有劈砍的镜头。

这段画面,呈现的其实是真实历史中,731部队对已经死去的尸体的处理过程。

真实历史中,731部队处理受害者遗体的方式很多,大致分为三类。

首先是焚烧。

营地内设有专门的焚烧设施(如焚尸炉),这是处理尸体最常用的方式。

因为尸体大多数都经历过生化实验,所以他们会将尸体完全焚烧成灰烬,既避免感染,也避免留下任何人体组织痕迹。

部分情况下,若焚尸炉无法及时处理,或为了 “节省成本”,他们还会在野外挖掘大坑,将多具尸体集中焚烧,之后将灰烬掩埋或随风扩散,掩盖屠杀的痕迹。

其次,是特殊处理。

在很多实验中,即便受害者已经死去,鬼子依旧会继续对尸体进行分解。

这里面,有价值的内脏如心脏、肝脏、肾脏、大脑等,用于研究细菌感染对器官的损害、生化武器的作用效果等。

对不需要的部分,则碎尸后通过秘密渠道丢弃,有的甚至直接丢进松花江。

最后,也有很多秘密掩埋坑,用来掩埋部分尸体,作为证据被发现的大多数尸体,都是如此被处理的。

10、母婴实验

预告中有一个镜头,很让人生理不适。

一个鬼子军医,举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就像捧着一个艺术作品。

婴儿浑身是血,显然是刚取出来的,不一会,鬼子便露出满意的笑容。

而预告里,还有一个镜头,是这个医生,面对孕妇的孕肚,像变态一般抚摸的行为。

这都能从侧面说明,电影《731》充分展现了731部队进行母婴相关人体实验的反人类行径。

事实上,鬼子军医对婴儿的喜爱,超乎其他受害者。

因为在他们眼里,婴儿的实验价值很高。

731部队军医田村良雄战后供述:“婴儿是珍贵实验材料,可测试病原体对未发育免疫系统的破坏力”。

也因此,731部队有记录在案的,就有很多涉及母婴的各种残忍实验。

比如,对孕妇静脉注射鼠疫、炭疽、霍乱等,观察胎盘传播与胎儿病变,婴儿出生后继续接种并记录病程与死亡。

比如,在不施麻醉下取出胎儿与母体器官,浸泡福尔马林制成标本。

再比如,将母婴同置毒气室,或强制哺乳感染,记录症状与死亡时间。

最令人发指的,是所谓的“母爱实验”,就是将母亲和孩子置于高温密闭的环境中,观察母亲护婴行为至死亡。

根据预告,这个实验,或有可能在电影中被呈现出来。

11、名牌和编号

电影预告中,每个角色的衣服上,都绣有一个编号。

也有很多镜头,呈现了已经死去的受害者的名牌。

这些编号都是四位数,基本都以“一”字打头。

真实历史上,所有受害者确实是以编号形式被统一管理,同时所有人都被统称为“马路大”(马鲁太/马路太)。

这是因为,“马路大”在日语中,是“圆木”的意思,这其实是去人性化的称呼,意在否定其人格与尊严,将其等同于可消耗的实验品。

这些受害者被抓进731部队的特设监狱中时,会被统一编号,编号一般是三位数。

之所以要用编号,是为了方便跨部门调度、记录实验数据与追踪个体病程,确保 “实验材料” 的可复用与数据一致性。

同时,在流水线式的活体实验与解剖中,编号使 “材料” 的分发、回收、处置更高效,契合其工业化屠杀的组织需求。

在现存证据中,三位数编号牌有循环使用的痕迹,根据证言,731部队的编号重复使用非常频繁,大致是按照两天三个人的比例被当作实验材料来用掉。

据远东军事法庭上的记录,在1940年至1945年期间,731部队“消耗”掉的“马路太”达3000人以上,但是原部队人员一致做出的证词是“恐怕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预告中有很多镜头中,都有小白鼠这个意象。

有一幕,是两个穿防化服的人,看到笼子里的小白鼠跳起来。

另一个镜头中,鬼子把病毒注入小白鼠体内。

还有成群结队的小白鼠,跟受害者关在一起,受害者则被各种撕咬。

这几个镜头联系在一起,其实是731部队进行“鼠疫实验”的完整流程。

虽然有很多人体活体,但人体并非鼠疫杆菌、霍乱等细菌的最佳载体。

要将细菌批量复制繁殖,小白鼠是必不可少的耗材。

一方面,在鼠疫活体实验中,731部队通过用已经感染细菌的小白鼠或跳蚤,将细菌传染给受害者,观察他们感染病菌后的病理及生理变化。

另一方面,731部队通过给小白鼠注射细菌,然后用其血液大量繁殖鼠疫跳蚤,产出 “染疫跳蚤” 作为细菌战媒介。

这些都是731部队细菌实验的惯用手段。

13、冻伤实验

在所有的活体实验中,大家估计对“冻伤实验”印象最为深刻。

冻伤实验一般以 “模拟战场低温环境” 为核心,通过系统化、阶梯式的活体冷冻,强制获取人体对极端低温的耐受阈值、组织坏死规律及 “治疗” 数据。

它本质是为日本人在寒冷地区的军事行动服务,实验全程伴随对受害者的极端虐待与无麻醉解剖。

预告中,就有这方面的镜头展示。

虽然已经部分打码,但受害者皮肤被活生生剥下来的样子,依旧让人头皮发麻,脊柱发凉。

另一个镜头,还有彻底在户外被冰冻致死的人。

这些其实都符合日军进行冻伤实验的历史事实。

根据证据,731部队会把受害者的手脚、耳朵等暴露部位,直接置于零下 20到40℃或特制低温舱内,强制固定数小时。

部分实验会在暴露部位洒水,加速冰层形成,模拟雪地行军时的 “湿冷冻伤”。

然后将冻伤肢体直接浸泡在沸水中或进行火烤,观察组织溃烂、血管破裂的速度并记录。

14、女军官的四场戏

在731的预告中,有一个角色,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以至于有观众凭借这个角色,就断定《731》是一部噱头大于内容的商业电影。

她就是片中出现过四次的女军官。

这个女性角色,戏份不少。

在仅有的几支预告中她都有出现,而且镜头都十分生猛。

一个镜头,是她用日本军刀刺死了某个人,鲜血喷溅了一脸。

另一个,是她对着一群疑似日本小朋友,做出“噤声”的手势,随后还做了一个十分好莱坞化的抹脖子手势。

第三个,是她在长廊里,挑选需要的受害者马路太。

第四个,应该是最后731部队撤离的时候,她向着被烧毁的731部队总部敬礼的场景。

之所以产生争议,是因为在现有的史料记载中,没有发现731部队中,有正式军官编制的女性。

也就是说,这个女军官,是虚构的。

另外,从领章看,女军官的官阶应该是少佐。

但在731部队中,女性人员基本都从事护士、文职或后勤人员等辅助型岗位,不授予军衔,不给予官阶,不得进入核心实验区。

这样一来,她挑选实验体、用军刀杀人等等行为,就显得不合常理,与历史真实不符。

网传在731部队的史料中,有一个名叫高桥加代的女性军医。

这个高桥加代,不仅参与过活体解剖,鼠疫实验,活体标本等等731部队的实验,还在战争结束后回到日本,写了本忏悔日记。

但她的身份,不太可能是军官,大概率是731部队中的女性助理军医等非官阶非核心岗位。

如果这个日本女军官的形象,的确是参考的高桥加代,那么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731》的视角,会不会从高桥出发,并且借助她,洗白部分日本人?

这也是让部分网友担心的问题。

不过,具体内容如何,这个角色又要怎样塑造,还要等电影正式上映了。

预告中有一个镜头,大家可能看的云里雾里。

那就是有一个热气球的仰镜,出现了好几次。

仔细看,热气球下面挂的,是几个陶罐。

这其实,也是731部队存在过的铁证之一,名叫“石井氏细菌炸弹”,也叫“石井氏细菌陶瓷弹”。

这玩意是731部队的首要头子石井四郎研制的,日本名为“50型宇治式”的细菌炸弹,也是石井四郎引以为自豪的所谓的 “三大发明”之一。

这些陶瓷罐里,装的通常是带有致命病菌如鼠疫、霍乱或其他病菌的跳蚤。

通过热气球或其他武器,日军会将这种炸弹在距离地面100到200米的高度爆炸,在不伤及里面跳蚤的情况下将其释放,以达到传播疫情杀伤抗日军民的效果。

本质上,这是一款生化武器。

《731》中,应该对这种武器及其使用方法,有细致的呈现。

这也是日军违反国际法进行细菌战争的重要罪证之一。

16、石井四郎

《731》中出现了石井四郎的镜头,应该就是这位。

先说个演员细节,这个日本演员,大家应该十分熟悉了。

他叫平田康之,1958年1月4日生,现年67岁.

他演过超级多的鬼子,至今应该还没扮演过好人。

比如《百团大战》中的笠原幸雄;

《彭德怀》里的冈村宁次;

《伪装者》里的藤原芳政;

以及《孤岛飞鹰》里的今井武夫等等。

平田康之演得都是日军高级军官,最次也是个大佐。

而这次饰演的平田四郎,更是日军的中将。

石井四郎是731的头目,是细菌战的始作俑者,更是侵华日军中,罪行最为严重的甲级战犯之一。

原本他应该被绞死,但可惜的是,石井四郎最终逃脱了制裁。

1945年8月9日,日本战败在即,石井四郎随731部队全体撤回日本。

走之前,还把包括“四方楼”在内的所有罪证全部炸毁,把所有在押的受害者全部杀害。

1945年12月,石井四郎离开东京回老家千叶县隐居起来,怕自己暴露,还举行了假葬礼。

但仅两个月后就被美军抓获。

1947年,被抓后的石井四郎自知自己罪孽深重,为求自保,他让助手内藤良一与美军谈判,并最终与美军达成交易。

那就是用731部队的所有人体实验数据和细菌研究资料为条件,换取731部队所有人员战争责任的免除。

美国不仅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还通知苏联军队石井四郎等人下落不明。

通过这笔“交易”,石井四郎不仅逃脱了制裁,还继续作恶,在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主导将细菌武器投放到朝鲜战场上。

而他提供的731部队的情报资料数据,也成了美军组建德特里克堡生化武器基地的基础。

1956年,美国聘请石井四郎为德特里克堡的高级顾问,并将那里的一栋大楼命名为731,供石井四郎研究使用。

以上,就是皮哥从《731》预告中,找出来的16个细节。

电影还没上映,质量还未可知。

但这种电影,上映就是胜利。

皮哥会耐心等待9月18日,第一时间去观看电影,看完后,再给大家奉上热乎的影评。

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来源:皮皮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