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鲜花》——从战火与希望中破土而出|《我们的胜利》系列策划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6 00:33 2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胜利”二字带领我们回到那激荡人心的历史时刻,也让我们想起全体中华儿女为了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作出的重要贡献。

报道 | 郝举 宣勇 林鹏

编辑 | 轩轩 小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胜利”二字带领我们回到那激荡人心的历史时刻,也让我们想起全体中华儿女为了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作出的重要贡献。

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CCTV-6《中国电影报道》特别策划推出14集系列专题《我们的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报道》,共同在光影中回顾那全民族共同书写的壮丽史诗。

特别节目由《我们的胜利——电影中的抗战烽火》和《我们的胜利——电影旋律中的抗战史诗》两部分组成。

《我们的胜利——电影旋律中的抗战史诗》将从经典抗战电影歌曲出发,以十首歌曲为切入点,从人物访谈、音乐解析、电影艺术等多个层面回溯那不屈的传奇。

本期聚焦《五月的鲜花》,这首诞生于民族存亡之际的旋律,曾激励无数志士奔赴沙场。

1935年12月9日,北平的数千名大中学生为坚决反对华北自治、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强烈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不幸遭遇武装军警的残酷镇压。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无奈流亡至北平继续办学。在一二·九运动中,该校学生因为有着切齿切肤的民族伤痛,而成为这场运动的骨干力量。

该校教师阎述诗亲眼目睹了学生们遭受军警镇压的惨烈场景:游行示威的学生,在反动派的大刀、高压水龙头下流血负伤。阎述诗不禁想起尚未远去的国仇,以及这已经迫近的国难。他将这一腔悲愤,化作这首流传甚广的歌曲《五月的鲜花》。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李淑琴:东北大学的戏剧活动想排演一部戏剧,但是苦于没有剧本,所以帮他们排练的一个戏剧家就跟远在武汉的光未然联系,光未然就把自己完成的一个独幕剧叫《阿银姑娘》,剧本寄给他们排练,这个序曲就是《五月的鲜花》的歌词。

阎述诗女儿阎莉莉:《五月的鲜花》创作于1935年,那时候我刚出生,只能是听父亲讲述,但是我手里有很好的第一手资料,因为当时我在艺术学院声乐系学习,我的老师得知了《五月的鲜花》的作者是我父亲以后,就给我父亲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讲一讲当时的创作情况,我父亲就给他写了一封回信。

信中写到:

《五月的鲜花》谱于“一二·九”学生运动期间,在罢课的日子里,当时我的工作是东北大学法学院的训育导师,“九·一八”以后东北大学由沈阳迁到北京,学生深切地感到国破家亡的痛苦。“一二·一二”傍晚学生多人在菜市口负刺刀伤,我办理的这件事的善后工作,他们的伤在头上在肩上,我亲眼看到了从伤口流出无辜的血,悲愤的心情无法疏解。

不记得是哪位学生拿了《五月的鲜花》的词求我给制成谱,我不知道词的作者是谁,但是志士的鲜血和我当时的感情起了共鸣作用因而成谱。如果挖掘一下动力,可以说是潜伏在我心里的抗议。

《五月的鲜花》有别于其它的抗战歌曲,没有那么掷地有声,那般铿锵作响。却像草原上的风,掠过那一处处残损的土地。光听旋律,会以为这是一首具校园色彩的抒情曲。可一旦吟唱起来。听到那直白而错落的歌词,应和着舒缓而沉敛的曲风。让我们仿佛不知不觉中,就回到那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时代现场。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李淑琴:它简短的旋律里面就是情绪的起伏,又凝练又多样,又很好演唱。它前四句风格变换得挺快的,第一句“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是一个8度的直线下行,有一种悲壮的情绪,又有一种抒情或是彷徨徘徊,直到怒吼的这种声音,非常的连贯,非常的完整。

阎莉莉:曾经冼星海同志他们也都特别喜欢这首歌,因为这首歌有它独特的风格,他站到板凳上汗流浃背地指挥这首歌,然后底下也群情激昂地唱。很多人是唱着这首歌走向抗日战场的,足见这首歌当时起的作用很大。

这首歌后来广为流传。令人深感遗憾的是,词作者光未然与曲作者阎述诗,竟然从未谋面。他们仿佛是在隔空对话,而有了这首令创作者和听者都为之心神交汇的名曲。

阎莉莉:他(光未然)一直在寻找我的父亲,他误以为我的父亲是一位音乐工作者,所以他是在音乐界来找他,所以一直没有找到。一直到我父亲去世以后,一个讣告寄给他了,他说其实我们两家住的特别近。然后他就找到我家去了,他说我是光未然,我就是想来看看你爸爸的照片,他对着我爸爸的遗像看了很久很久,然后他说了一句“很遗憾,我们两个真的没有见过面”。他的意思就是我父亲谱的曲完全把他所要表达的那种感情反映出来了,这么样一种密切的配合,怎么居然在同一个城市离得这么近,居然能没有见到面遗憾的错过了。

阎述诗的谦逊低调,甚至到了连家人都不知晓他就是《五月的鲜花》曲作者的地步。这一秘密直至电影《青春之歌》上映后才得以揭晓。

阎莉莉:我以前也不知道这首歌曲,也是通过看电影。那天我记得特别清楚,看了电影,听到插曲,林红就义的时候,结合得真是太好了,特别感动。等到最后打字幕的时候,一看写的作曲阎述诗我愣了,回家我就问我爸去了。要不是因为这个电影,这个歌曲也不会传播这么广,被这么多人知道、喜爱,被这么多音乐团体演唱,电影起了很大的传播作用。

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影片,《青春之歌》一经上映,便火遍神州。片中插曲《五月的鲜花》更是让时代亲历者倍感亲切,而让更年轻的人们,为音乐之美所带来的人格之美所震撼。

李淑琴:她走出牢房,走向刑场,《五月的鲜花》响起来,这时候是一个高潮,也很好地烘托了这样的一个电影的情节。因为《五月的鲜花》本来就是五月的鲜花和烈士们的鲜血,所以当时的画面和音乐非常的契合。

《五月的鲜花》像一首静谧孕育着无穷力量的诗章,也像一幅看似轻描淡写、实则笔触深重的油画。它属于那个急欲重整河山的烽火年代,也属于今天,每每听到这首歌,我们都能对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温故知新。直到现在,这首优美的歌曲,仍是不少中小学合唱团的保留曲目。唱起它,心中便能常驻芳华,便有两段青春在交相辉映。一段属于逝去的先烈,一段属于继承先烈遗志的我们。

李淑琴:《五月的鲜花》在那个时候所发挥的作用其实跟《长城谣》等很多歌曲一样,表达了大家的爱国,但是最终还是说要勇敢地走上前线,要抗日杀敌,担负起国家的兴亡。

阎莉莉:我觉得任何一首爱国主义歌曲,好的爱国歌曲,有影响力的歌曲,它会永远的流传下去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们还能来采访我,说明这首歌曲的影响力永留人间。

《五月的鲜花》《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这是回荡在中国人血脉里的旋律,这些歌曲在电影中响起,在人们的口中传唱,在我们的心里回响。电影用影像凝固了烽火岁月,而音乐用旋律永恒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当歌声再度响起,那份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决心,从未褪色。

即日起至9月10日,每晚22:00 锁定CCTV-6《中国电影报道》,留存永恒记忆,镌刻伟大胜利!

/ MORE/

回望游击战岁月 贺绿汀《游击队歌》创作思路

血火交织的历史回响 时代之歌《松花江上》这样诞生

《我们的胜利》回溯《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之路

总票房119.66亿!2025暑期档圆满收官

《我们的胜利》跟随蓝羽和曹骏追溯抗战历史

《佳片有约》携《解放》走进北京大学

《蛟龙行动(特别版)》于适带你“蛟龙”入海

《南京照相馆》夺长春电影节最佳影片

共筑新时代高速公路上的光影梦想之旅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第二次“中国好人榜”

来源:依海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