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5个观众,票房147元,全是家人捧场,今天最尴尬的电影就是它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5 10:26 3

摘要:9月3号那天,全国影院一共卖了5111万,听起来还行,可拆开一看,全是老片在撑场面。

9月3号那天,全国影院一共卖了5111万,听起来还行,可拆开一看,全是老片在撑场面。

《捕风追影》上映二十多天,单日还能卷走1563万,排片经理笑得合不拢嘴,干脆给它加场。

另一边,刚端上来的《营救飞虎》排片9.9%,却只换来299万,像刚出锅的饺子没人动筷,凉了。

最惨的是《我们的那一年》,全天只卖出147块,五张票,平均一张29块4,还不够一杯奶茶。

导演袁秀芬自己上阵演女主角,讲的是逃婚女孩跟着草台班子四处跑,题材小众得不能再小众。

影院经理说:“排一场亏一场,干脆锁厅放动画片。

”可豆瓣页面却一水五星,短评全是“年度惊喜”“国产文艺曙光”,点进去一看,账号注册三天,头像清一色风景照,明摆着刷的。

片方估计也急红了眼,宁可花钱买好评,也不愿承认这片子真没人看。

暑期档的棺材板还压着好几部。

吴京的《再见,坏蛋》26.7万,郭富城加梁咏琪的《无名指》50万,曹保平砸了5000万拍的《脱缰者也》才1200万,豆瓣5.7,评论区高赞:“曹导这次真脱缰了,直接冲出悬崖。

”姜文更惨,2.8亿投资的《你行!

你上!

》票房9000万,口碑滑铁卢,有人说“姜文这次把自己拍成了段子”,神坛碎得捡都捡不回来。

观众早就不吃“大导演+大明星”这套了。

打开手机,短视频五分钟讲完一部电影,烂片连被吐槽的资格都没有,直接沉底。

流媒体在家就能看4K,谁还花六七十去电影院赌运气?

以前明星露个脸就能卖票,现在得看剧情能不能撑到彩蛋。

影院经理私下吐槽:“以前排片看卡司,现在看豆瓣开分,低于7分直接腰斩。

小成本片子想活命,得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浪浪山小妖怪》没请流量,靠方言梗和社畜共鸣杀出重围,33天还能日收883万,秘诀就是精准打工人。

反观《我们的那一年》,路演没有,短视频物料剪得比预告片还短,观众连哭点笑点都找不到,自然绕道。

说到底,电影回到最原始的游戏规则:故事得先打动人。

明星和导演只是放大镜,内容本身够硬,才能放大光芒;内容拉胯,放大镜直接变照妖镜。2025年的票房榜像一记耳光,把“流量万能论”拍在墙上,也提醒所有想进场的人:别再赌观众傻,他们精着呢。

来源:上善若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