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韩影、韩剧主打一个敢拍,可这部纪录片中的影像是前所未见的触目惊心,是影视剧都不敢拍的血淋淋的现实。
也慈十点电影
2025年09月04日 21:49北京
转载来源:吐槽电影院(tcdy007)
看——
眼前这个活蹦乱跳的老头子。
有几分平易近人、浅浅可爱?
他其实是上帝来着哒!
只要把身心和钱财全都奉献给他,就会得到神的庇佑哦!
STOP……!
信以上胡言乱语的这辈子有了。
你可能会觉得搞笑:这么离谱的洗脑说辞,谁会信?
还真有。
他们是从巨大的精神牢笼中逃出来的“信徒”。
他们的经历不是笑话,而是无比真实的伤痛——
八集网飞纪录片,深入四起惨烈而隐秘的韩国大案。
都说韩影、韩剧主打一个敢拍,可这部纪录片中的影像是前所未见的触目惊心,是影视剧都不敢拍的血淋淋的现实。
其中,邪教可能是我们最不陌生的一个部分。
前阵子,B站up主@食贫道出了个“卧底进入韩国邪教”的视频,带我们粗粗领略了邪教的千层套路。
看这期视频,我最大的感受是:后怕——替卧底们后怕。
虽然他们都自带“你们在给我洗脑,我不能信”的觉悟,但邪教成员人均身经百战的老油子,总能察觉每个人的弱点,精准击破。
针对防诈意识强的卧底稳重,信徒们采取施压、威胁、连环电话轰炸的方式,秉持着能捞一笔是一笔的原则。
针对共情力强的卧底小花,年上女信徒把自己包装成“知心好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看得出是奔着做长期生意来的。
最让我后怕的一点是,小花竟然真的对其产生了些许羁绊,觉得对方本质上不是坏人,甚至想过出手把她从泥潭中拉出来。
然而,一旦伸手,是能将对方拉出泥潭,还是自己被拉进泥潭呢?
已有防备的卧底尚且如此,试想一下,当一个生活在困顿与孤单中的人,碰上了这些套路迭出的邪教人员,会发生什么?
而一旦进入这个密不透风的组织,往往越陷越深,无需别人“布道”,就能自己给自己洗脑。
食频道揭露的只是邪教如何拽人入坑,真·冰山一角。
《以幸存者之名》则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庞大组织的内部罪恶:肮脏、掠夺、操控,以及与权力、金钱之间的勾当。
纪录片的镜头对准的是臭名昭著的摄理教——据报道,韩国国内信徒超过十万人,海外信徒覆盖多个国家。
如此庞大的邪教,教义却极其脆弱、愚昧,完全建立在个人崇拜之上。
邪祟小人,退退退!
教主郑明析把自己包装成“完美的亚当”、至高无上的“弥赛亚”、“重新降临人间的救世主”。
他借“成为上帝的妻子”之名,洗脑女信徒与自己发生关系。甚至,组织内部设有一个模特部门,专门为他物色年轻漂亮的女孩。
……看得出来,是为了这碟醋包了这盘饺子。
看纪录片更能感受到,郑明析满脑子只有“性”这件事。
他曾经因性犯罪入狱,入狱期间与信徒的往来书信不堪入目。
淫秽荒诞的“后宫王”幻想下,是一个个真实的被撕裂的人生。
有的信徒从小在家人的影响下入教,可以说是被亲人亲手送到郑明析的床上。
有的信徒被性侵后,为了不精神崩溃,只能无奈接受这套荒谬的逻辑。
有不信者想逃出去,又被人拽回来,疯狂殴打、施压、摧残。
摄理教之所以能成立并壮大,是因为性总与权力挂钩,成为维系统治的工具。
更可怕的是,这种统治力并不只停留在邪教内部。
伤害了那么多人,为什么郑明析总能全身而退?
因为摄理教早已伸出触手,渗透进企业乃至政府机构,组建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帝国”,身处其中的人会不断为教会脱罪,为郑明析洗白。
有个案例是,一位被性侵的脱教者想要报警、立案。
她前往当地警局后,案件被送到了女性与儿童暴力受害者专责警察的手上。而这个理应保护妇女儿童的警察,是摄理教的成员。
是的,脱教者踏入警局的第一刻,就有人盯上了她,想让她尝尝“背叛者”的滋味。
还有一个细节,看得我脊背一凉:
就连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团队中也有摄理教的人存在。
她认为这是上帝派来的任务,因此不惜背负巨额违约金,也要将拍摄计划泄漏给教会……
当她深陷危机时,说好会保护她的教会朋友却都不见了。
而即便到这个时刻,她仍不愿相信自己的上级是坏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出了问题。
我不理解,但我大为震撼。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甘愿掏空一切,牺牲自己的财富、地位,只为效忠于一个糟老头子和一堆经不起推敲的教义?
往下看便知——
对于上层的教徒而言,他们越归顺于教义,便越能够从中收割名利。
比如摄理教的二把手郑朝恩,在郑明析入狱期间,成为教会的实际掌权人。
她疯狂敛财,甚至把自己打造成明星,拍mv、开演唱会,享受奢华的狂喜。
权利的滋味太上瘾,以至于她忘记了,自己也曾是郑明析性犯罪的受害者。
对更多的底层信徒来说,让他们无法自拔的,或许是一种归属感与被认同感。
纪录片中有很多集会和庆典的影像,每个人身边都是和自己身份、经历相近的人,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欢庆之中,脸上浮现的微妙的茫然与兴奋,像极了电影《仲夏夜惊魂》里的群体狂欢——
明知周围充斥着荒诞、危险,明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令自己不舒服,仍不受控制地被一种集体的仪式感所感染,下意识去听从。
“上帝”是抽象的,但频繁的集会和教徒们之间的“支撑体系”,却提供了一种清晰的身份认定,让人一步步深陷其中。
远离这一切的你我当然可以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我才不会被邪教的套路欺骗。
但从广义来说,这种“洗脑”并不罕见,它可以被包装成各种说辞、各个视角,操控不同的人群。
还记得韩剧《请回答1988》里这段情节吗?
全家人都在兴高采烈地迎接奥运,举牌员德善也将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唯有姐姐宝拉很扫兴,她拒绝观看奥运会,甚至恶向胆边生,跳起来暴捶妹妹。
乍看之下,这姐姐也太欺负人了。
但仔细一听,她口中的咒骂,被正确翻译出来是——
你觉得被政策愚弄很值得骄傲吗?
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奥运会而无家可归?
没错,宝拉说的正是兄弟之家福利院事件,也是《以幸存者之名》中记录的第一桩惨案。
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夕,兄弟之家福利院在韩国疯狂扩张。
打着“清洁市容”“收容流浪汉”的冠冕堂皇的旗号,你以为他们是要为国家做好事,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贡献?
相反,他们把本该擦去眼泪的角落,变成了赤裸裸的人间炼狱。
据调查,福利院里真正的流浪者只有10%, 很多被关进去的孩子、残疾人都是有家人的,只因为一时的迷路、晃荡或流落街头,就被抓了进去,有的一关就是好几年。
孩子们被迫剃头、做黑工,没日没夜地讨生活,有一些惨遭虐待和性侵……
精神控制也是摧残孩子们的一环。
福利院一周安排一次邪教布道,在集会上,发言人开口就将孩子们称为“社会的渣滓”,全靠进了兄弟之家才能成为人。
一点不夸张,这部分内容我看两分钟就要停下来缓一下。
好不容易看完后,惊觉……
我 已 经 不 怕 鬼 了 。
彼时,福利院里的哭声无人听见,因为全民沉浸在“奥运是国家荣耀”的狂热之中,兄弟之家运行的背后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时至今日,兄弟之家的院长仍没得到应得的惩罚,已然举家跑到国外“安度晚年”——靠着他从兄弟之家获得的政府补助金和各种血腥资本积累。
纪录片中,有记者上前与院长对话,却被一旁的保镖直接武力威胁。
悲观地看,那些被毁掉了一生的幸存者们,或许很难等到一个有诚意的道歉和应得的补偿。
两桩惨案,或许揭开了一个相似的“洗脑”链条:
摄理教靠群体仪式和扭曲学说制造身份认同,将孤独的人一步步融进集体;
兄弟之家则套着公益的外壳,把“不合群”的人重新塑造成“合群”的模样,给集体狂欢点燃一把火。
两桩惨案都在“洗脑”,都在通过一种宏大的幻象来消解个体的存在,让人失去质疑、抵抗的勇气。
就像食贫道采访的韩国专家所言,韩国国民内心深处有种“救世主情结”——无力的个体需要依靠“外力”来拯救。
是不是越听越觉得……
这一切太消极、太沉重、甚至没救了?
还好,这部《以幸存者之名》并不是为了让观众陷入绝望。
氛围之所以沉重,是因为它试图在黑暗里挖出一条通往光明的路,给予幸存者们勇气,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
摄理教事件中,很多脱教者站了出来,不惜撕开自己的伤口,暴露自己的弱点,勇敢揭露郑明析的罪行。
纪录片团队的上一部作品《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曾记录下脱教者们当时的控诉。
事实证明,幸存者们并不孤独,他们的勇气也并非泼向虚无。
纪录片上线播出之后,在韩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我们终于得以看到郑明析再次接受法律制裁,虽然只是十七年的有期徒刑(接暴毙,接死刑,接加大力度……)。
更重要的是,幸存者们的发声帮助许多人成功脱教,亦提醒许多不知道个中曲直的普通人,从而阻止更多受害者的出现……
这才是真正的功德。
看着挺身而出的幸存者们和以身涉险的摄制组团队,我频频想到《熔炉》里的那句台词——
我们争取的不止是不被改变。
当一个个不肯妥协的人站出来,当一个个幸存者的声音被听见。
这个世界,总会微微倾斜一点。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