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全网都在骂他,他到底得罪了谁?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1:53 3

摘要:26.7万票房,6天撤档,吴京这次把“战狼”两个字砸在了自己脚面上。

26.7万票房,6天撤档,吴京这次把“战狼”两个字砸在了自己脚面上。

这个数字不是扑街,是直接埋进土里。

2017年《战狼2》56.8亿,2024年《再见,坏蛋》26.7万,七年时间,吴京从票房王跌到票房零头,中间只差了一部没人愿意买票的电影。

观众不是突然不爱看吴京,是突然发现吴京不再值得花钱。

撤档动作比票房更刺眼。

电影上映第六天宣布撤档,等于告诉全国影院:这片子连挣扎都不挣扎了。

撤档不是保护电影,是保护吴京的脸面。

票房26.7万,平均一天4万,全国影院一天放一场都不够电费。

撤档是止损,也是认怂。

吴京团队清楚,再撑下去,数字会更难看,骂声会更大。

吴京到底做错了什么?

不是电影烂,是人设塌。

2017年他说坦克没后视镜,观众觉得这是硬汉直率;2024年再看,发现这是没常识的傲慢。

综艺里对谢楠甩脸,观众发现硬汉在家也甩脸,宠妻形象是演的。

评价同行时把胡歌归类为“帅”,把张译归类为“演技派”,观众听出弦外之音:胡歌没演技。

一句话得罪半个娱乐圈,吴京不是不会说话,是习惯了站在高处说话。

用苹果手机被抵制,听起来小题大做,其实是观众在找理由。

观众需要一个出口,表达对吴京的不满。

手机只是借口,真正不满的是吴京的双标:电影里喊爱国,生活里用外国货。

观众不是傻子,爱国生意做久了,总会被发现是生意。

吴京想要的很简单:继续当硬汉,继续赚票房。

但他忘了,观众变了。

2017年观众需要热血,2024年观众需要真诚。

吴京还在用七年前的套路,观众已经不吃这一套。

电影市场不是吴京的私人战场,观众也不是吴京的私人军队。

《再见,坏蛋》的片名像预言,坏蛋不是电影里的人,是电影外的人。

吴京把自己变成了观众眼里的坏蛋,票房26.7万是观众投票的结果。

撤档不是结束,是开始。

吴京需要重新学习怎么当一个让观众愿意买票的演员,而不是让观众想退票的明星。

吴京不是得罪了谁,是得罪了自己。

他把自己架在硬汉神坛上,现在神坛塌了。

观众不是骂他,是骂那个不再真实的吴京。

电影可以撤档,人设撤不了。

吴京想翻身,得先学会低头。

吴京还能把26.7万变成56.8亿吗?

来源:青山绿水畔欢歌的乐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