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电影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据高尔街分析公司(Gower Street Analytics)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票房收入预计将上升至341亿美元,相比2024年的305亿美元增长13%,较2023年微增0.5%。摘要:今年全球电影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据高尔街分析公司(Gower Street Analytics)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票房收入预计将上升至341亿美元,相比2024年的305亿美元增长13%,较2023年微增0.5%。
这一预测比去年12月的初始预测(330亿美元)上调了1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中国动画《哪吒2》的火爆表现——该片已成为全球影史票房第五位的影片。
01 市场回升,中国内地暑期档稳中有进
2025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延续了复苏势头。据国家电影局数据,今年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总票房达119.66亿元,观影总人次3.21亿,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2.75%。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76.21%,保持了市场主导地位。档期票房前五名影片分别为《南京照相馆》28.90亿元、《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元、《捕风追影》8.79亿元、《长安的荔枝》6.78亿元、《侏罗纪世界:重生》5.67亿元。
今年暑期档影片类型丰富多元,涵盖历史、动画、喜剧、古装、动作、运动、悬疑、剧情、战争、犯罪等类型,满足了不同观众的观影需求。
票房走势上呈现“前冷后热”的特点,暑期档后半程在《南京照相馆》等口碑佳作的引领下,观众观影热情被点燃,从7月18日至8月25日,暑期档连续39天单日大盘破亿元。
02 成龙归来,《捕风捉影》口碑票房双爆
在众多暑期档影片中,成龙主演的《捕风追影》(又名《捕风捉影》)表现尤为抢眼。该片上映后口碑票房双双逆袭,豆瓣评分稳定在8.1分的高位,票房突破10亿大关。
这一成绩与成龙近年“拍一部扑一部”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被业内视为他“重回巅峰”的标志性作品。影片上映前期预售遇冷,首日票房仅800万元,但凭借口碑发酵,上映第三天票房正式破3亿,每日票房以20%的幅度增长。
71岁的成龙和67岁的梁家辉,两位加起来近140岁的“七旬老汉”,奉献了多场真摔真打、不用替身的硬核打戏。成龙在片中亲自完成多场高危动作戏,包括“从行驶的货车顶跳到集装箱”的危险镜头。
《捕风追影》的成功不仅在于成龙的敬业,更在于影片对“动作”与“情感”的平衡,以及对“传承”主题的深度刻画。影片改编自2007年银河映像出品、游乃海编剧加执导的老港片《跟踪》,但将原片89分钟的体量扩充至141分钟。
03 全球视野,北美市场面临挑战
相比中国市场的稳健表现,北美电影市场则面临更大挑战。2025年第一季度北美票房收入仅有14.4亿美元,相比2024年同期下降11%,对比2019年更是落后超30个百分点。
高尔街分析公司已将2025年北美票房预测从97亿美元下调至95亿美元。虽然这一预测仍意味着北美市场将比2024年增长8%、较2023年提升5%,但仍比疫情前平均水平低17%。
北美电影院线行业组织(已改名为“影院联盟”)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奥利里仍对市场保持乐观,相信2025年或2026年,北美票房数据终将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04 利润王者,小成本电影创造大收益
在今年全球电影市场整体向好的背景下,一部名为《凶器》(Weapons,中文名:《武器》)的小成本电影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票房奇迹。
该片以仅35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斩获了18.56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入,成为2025年迄今为止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电影。
《凶器》的成功再次证明了优质内容而非巨额预算才是吸引观众的关键。在流媒体平台日益竞争激烈的时代,能够提供独特影院体验的优质内容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吸引力。
这部电影的惊人回报率向电影制片厂提供了一个重要案例研究,表明精心制作的类型片能够在不依赖庞大预算的情况下实现巨额利润。
《凶器》的票房奇迹仍在延续。影视分析师们开始推测它的最终票房落点,而各大制片厂已经纷纷开始寻找下一个能够复制其成功的中等预算项目。
好莱坞巨头们重新审视自家的项目计划,寻找那些可能被低估的剧本,希望成为下一个“凶器”。
这部电影不仅赚得了巨额票房,更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投资方向。
来源:电影钟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