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 看完阅兵 看《生还》 携东北抗联史诗而来,全国公映引期待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21:06 2

摘要:在电影的璀璨星河中,每一部作品都是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独有的光芒。而在今年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上,有一部影片格外引人瞩目,它就是《生还》。导演高群书、联合导演肖一凡携主创们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媒体和观众的目光。作为一部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影片,《

在电影的璀璨星河中,每一部作品都是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独有的光芒。而在今年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上,有一部影片格外引人瞩目,它就是《生还》。导演高群书、联合导演肖一凡携主创们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媒体和观众的目光。作为一部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影片,《生还》剧组的亮相,不仅是对影片的宣传,更是对抗战历史的一次庄重致敬,对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承与 弘扬。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历史内涵、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在北影节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的重点影片,电影《生还》以1938年至1945年东北抗日联军的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东北抗联从1938年数十万日军铁壁合围中的绝境突围,到1940年转移到苏联整训改编为抗联教导旅,再到1945年挥师反攻东北、迎接八路军新四军挺进东北的峥嵘历程,在银幕上徐徐展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诗。

与传统战争大片不同,《生还》采用写实笔触,打造沉浸式战争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切身感受到抗联战士们所面临的艰难险阻和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影片的情节与人物均源自抗联老战士李敏的回忆录,以14岁女战士李童的视角为叙事线索,生动地塑造出群像式的抗联英雄图谱。在李童的成长历程中,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少年的蜕变,更是整个抗联群体为了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的缩影。

为了真实还原历史,导演高群书率剧组在东三省全域实景拍摄。剧组采用"冬-夏秋"的双阶段拍摄模式。在吉林省白山市仙人谷的冬季拍摄期,积雪覆盖的原始森林中,零下30℃的极寒让设备频繁"罢工",演员们身着单衣在齐腰深的积雪中匍匐前行,感受抗联战士被日军追击时的险恶环境。转战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时,地表温度飙升至35℃,演员们在汗如雨下中演绎野外行军、狙击日寇的紧张情节。

“我们在三个月内经历了四季温差,但与抗联战士在冰天雪地中啃树皮、穿单衣的十四年坚守相比,这点苦微不足道。”导演高群书表示,这种极端环境的拍摄体验,正是为了让创作团队从身体记忆层面贴近历史,进而在银幕上呈现更具痛感的真实。从零下30℃的林海雪原到零上35℃的酷暑荒野,剧组在极端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用镜头镌刻下东北抗联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的十四年抗战史诗。演员们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尤其是女主角李童的扮演者邵正一,这位小拳击手出身的新人演员,以其青涩却坚韧的表演,将李童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备受好评。

《生还》在北影节上的亮相,让更多人了解到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感受到抗联战士们的伟大精神。它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当代观众能够穿越时空,与先烈们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同时,作为一部由新人演员主演的影片,《生还》也为电影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年轻一代电影人的潜力与决心。

电影《生还》即将于9月3日全国公映。相信这部在北影节上备受关注的影片,将在大银幕上掀起一股观影热潮,让更多人领略到东北抗联的英雄风采,感受到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部承载着历史与情感的电影,能够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电影史上的又一部经典之作。

来源:时光漫游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