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当你走入全国任何一家影院,一定会看到这样一张海报——一架画着鲨鱼头的飞机冒着浓烟即将坠落,一个小小的身影堪堪跳出驾驶舱,在他身后,即将展开的是一顶小小的降落伞,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之旅。
9月3日,当你走入全国任何一家影院,一定会看到这样一张海报——一架画着鲨鱼头的飞机冒着浓烟即将坠落,一个小小的身影堪堪跳出驾驶舱,在他身后,即将展开的是一顶小小的降落伞,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之旅。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深圳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携手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品,黄建新监制、刘浩良编剧并执导的电影《营救飞虎》,将于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当天登陆全国院线。
电影《营救飞虎》以东江纵队港九大队营救美军陆航中尉唐纳德·克尔的真实历史为蓝本,讲述美军飞行员在激烈空战中被日军击落并被俘,我党潜伏人员与港九大队战士在48小时内突破日军的严密封锁,完成营救任务,带着美军飞行员杀出血路、活着回家,并向盟军送出关键情报扭转战局。
就在电影上映前,唐纳德·克尔的儿子戴维·克尔先生再次来到了深圳,来到了位于大鹏的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在这里为我们讲述那段抗战时期的感人故事。
戴维·克尔在深圳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一场战火中的营救
见到戴维·克尔先生的时候,他正沿着大鹏的海岸线散步。当记者询问他是否需要去室内做采访,他笑着说“我喜欢在这里走一走”。夏日阳光下,粼粼波光漫向天际——这片海域正是东江纵队往昔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也是80年多前载送其父脱险的航路。
戴维·克尔在深圳大鹏沙鱼涌漫步。
戴维·克尔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被东江纵队营救的20位美国空军人员中的第一位。当时29岁的唐纳德·克尔服役于美国第14航空队,这支部队的前身正是著名的“飞虎队”。1944年2月11日,克尔驾驶P-40战斗机前往日军占领的香港启德机场执行任务,击落一架日机后被敌军追击,座机中弹起火,他跳伞逃生后坠落山涧,村民将他带进山洞躲避,还将消息传递回了东江纵队,整个港九大队迅速动员起来,与克尔取得了联系,最终在日军大肆搜捕的危险环境中,制定了一系列秘密转移计划,将克尔安全送回了他的基地。
在克尔的回忆录手稿里有这样一段描述:1944年初春一个阳光暖和的日子里,在大鹏土洋村的东江纵队司令部内,死里逃生后的他第一次剪了头发,“所有人都聚在那儿看我剪头发,见到我的模样,都咯咯地笑起来”。在这里,克尔知道自己安全了。
“因为团结所以胜利
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
2008年,戴维·克尔带着父亲的手稿来到中国。在东江纵队纪念馆里,他第一次看到父亲获救后的历史照片。此后的17年间,他多次往返于深圳与香港,走访东江纵队老兵及后代,探寻父亲当年曾走过的抗战友谊之路。
这段持续追寻的历程,使他成长为历史的讲述者。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戴维再度回到大鹏湾。他告诉记者,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应记住这段大营救的历史,这印证了团结比孤军奋战更强大的永恒真理。
来源: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