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展映部分延续着往年传统,所有展映都将在阿那亚的海边场景中发生,除了「黎明之前」「到灯塔去」「酒神剧场」「午夜绿洲」「阿那亚电影院5号厅」5个场地外,今年新增了位于北岸的「银河渡口」。国内影展中观影体验最独特的沙滩放映日出场也将继续回归,但今年银幕朝向会有所变化
2025年海浪电影周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是:让想象在此靠岸。围绕「海浪荣誉」「海浪展映」「海浪产业」「海浪对话」四大板块展开。
展映部分延续着往年传统,所有展映都将在阿那亚的海边场景中发生,除了「黎明之前」「到灯塔去」「酒神剧场」「午夜绿洲」「阿那亚电影院5号厅」5个场地外,今年新增了位于北岸的「银河渡口」。国内影展中观影体验最独特的沙滩放映日出场也将继续回归,但今年银幕朝向会有所变化,或许将带来更多惊喜。
本届海浪展映将推出五大单元及焦点影人片单,并在一周时间内呈现40部影片,进行55场放映。今年的焦点影人是侯孝贤,将展映《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风柜来的人》以及4K版《千禧曼波》四部难得的侯导早期作品。2025年海浪电影周已于9月1日开票,可在阿那亚APP和大麦平台购票,详情可见:2025海浪展映排片公布&开票预告。
在海边看《星际穿越》是一种极为特别的体验。当主角们降落在那个被无边水面覆盖的星球时,观众会听到银幕上汹涌的声响与耳边真实的海浪彼此交叠,现实与虚构之间形成奇妙的共振。而在《星际穿越》的结尾,当我们由于时间的不可逆和其线性发展的必然而感到悲伤的时候,起码我们可以共享同一场真实的日出。
《星际穿越》剧照
《爱在黎明破晓前》则把日出本身写进了故事。影片讲述一对在火车上偶然相遇的年轻人,在维也纳度过一个短暂却浓烈的夜晚。他们在城市街道间漫步、交谈,时间在他们的亲近中悄然流逝。到清晨,短暂的相遇也必须结束。日出放映让观众与银幕上的角色们一同等待清晨,感受那份必然会逝去的亲密。
《爱在黎明破晓前》剧照
「一万次荡漾」版块将带来充满青春与情感张力的作品,最值得推荐的是柏林金熊奖得主《性梦爱三部曲:梦》。这是一部通过写作与言说构建起的相当有趣的电影,从高中女孩乔安娜的一次暗恋展开,描绘了一场关于青春的白日梦。在乔安娜的叙述中,她做了一场关于她的老师也就是她的暗恋对象的梦,等到梦醒,她再次在现实中看到老师、看到老师与他人的相处时她的嫉妒与尴尬,也许就是人们所谓的“对青春的感受”。
在《梦》中,借由三代女性之间的交流和对乔安娜的爱情的看法,我们可以寻得一种非常具体切实的女性主义表达,这三代女性中有一生不断与男性约会的奶奶,有自信却也十分以自我为中心的妈妈,也有在挪威的街道间畅游的乔安娜。我们可以在语义丰富的文本的套层结构里相当清晰的看到,幻想、梦、社会规则究竟是如何影响她们的身体,又是如何伤害她们的。
《性梦爱三部曲:梦》剧照
「午夜之心」版块则呈现出了一种更加迷离和激烈的幻想。入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危险动物》,由肖恩·伯恩执导,讲述了一个沉迷鲨鱼的连环杀手策划绑架冲浪者的故事。影片沿着上世纪B级片的轨迹,将属于类型片的鲨鱼、连环杀手与情侣元素重新拼贴,让它变成了一部相当好玩的电影。它的叙事方式直接、甚至朴素到有点愚蠢,暴力与欲望几乎不加掩饰。然而这种愚蠢使它脱离了类型片在当代常见的精致包装,显现出一种原始的力量。可以在这些被削减了复杂度的类型符号中,重新体会到电影最初级的刺激,也体会到一种不加粉饰的能量。
《危险动物》剧照
A24出品的《复活她》则以家庭为舞台,讲述青少年在代际创伤中挣扎的超现实故事。影片通过身体的损伤来具象化亲子关系里难以言说的撕裂和伤害,使得“家庭”这一最熟悉的空间被彻底转化为恐惧的场所。在当下的大陆放映环境中,观众能够在大银幕看到这样血腥而直白的恐怖影像并不多见,因此对于恐怖片爱好者来说,《复活她》是一次难得的观影机会。
《复活她》剧照
提到A24出品、以家庭关系为核心的恐怖片,就不得不提到阿里·艾斯特。本次海浪电影周同样带来他的代表作《仲夏夜惊魂》。影片创造了一个日照充足、却令人毛骨悚然的场域,把通常与黑暗相关的恐怖转移到白昼之中,形成了独特的“白日恐怖”。故事发生在一个拥有自己规则和仪式的封闭社群之中,这种高密度、充满自我秩序的空间,与我们置身的阿那亚社区乃至电影周现场形成了意外的呼应。观众在这样的环境中观看《仲夏夜惊魂》,能够切身感受到影片所营造的那种介于亲密与疏离之间的氛围,使银幕上的故事和现实的观影场域产生难以忽视的共鸣。
《仲夏夜惊魂》剧照
更多亚洲甚至中国首映作品将在「紧急出口」版块亮相,包括入围2025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家,亲爱的家》《克里斯蒂》以及《晚班》《盆友》。这些作品聚焦女性视角与当代青年生活,呈现更加现代、敏感的世界观。《晚班》关于一个瑞士的女性护士,以一种白描的方式去描写一次晚班的事故,主角是一位女性,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中下层的劳动人民,《晚班》既展现了女性的困境也直视了世界上包括贫富差距在内的更多问题,最为可贵的是《晚班》并不尝试根据话题的热度选择靠近哪些问题,而只是诚实的展示在这样的社会下,真正的普通人和普通女性如何生存。
《翠湖》剧照
「亲爱的家」版块同样精彩:入围2025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无声挚爱》,入围2025年戛纳ACID的《奇遇》,以及202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拿到亚洲新人单元最佳影片奖的《翠湖》,其中《翠湖》导演卞灼将出席映后交流。
《奇遇》是关于日常、对日常的记录以及记忆的运行方式的,撒丁岛异常美丽,而家庭生活总是不尽人意,但是如果能够忍耐《奇遇》展现的家庭旅行中琐碎和烦人的那一面,就能发现,这部电影的剪辑方式就是在模仿记忆的运行,用家庭度假的轻松题材包裹着的,实际上是具有一定野心的叙事尝试。
《奇遇》剧照
除了上述「黑夜之心」「一万次荡漾」「亲爱的家」「紧急出口」「造梦进行时」「聚焦侯孝贤」等电影盛宴,海浪电影周更提供了一次生活方式的体验。当放映结束,灯光再次亮起的时候,真正的奇妙体验才刚刚开始——在这里,电影不再局限于银幕上的光影艺术,更是渗透到海岸每个角落的生活方式:与智者对话当下与未来、迎着日出海浪沉浸光影、在荣誉中触摸影像的明天,也同样值得期待!
海浪电影周的「海浪对话」单元,也是最珍贵的体验之一,在此观众能与众多创作者与思想家们近距离接触交流。今年组委会邀请了宁浩、徐浩峰、杜可风、程耳、路阳、饶晓志、毕赣、余华、苏童、许子东等来自电影、文学、设计、汽车工业等多元领域的领军人,对话将围绕科幻伦理、创作未来、设计美学、影视改编等议题展开二十余场深度对谈和讲座,主要于孤独图书馆、蜂神剧场和酒神剧场展开。
在面朝大海的孤独图书馆内,傅适野、冷建国、淡豹、郑执、贾行家等媒体人与创作者,将与观众共同探讨文学与影像如何呈现欲望、小说与电影又如何实现双重抵达;蜂巢剧场迎来余华、宁浩、徐浩峰、许子东、苏童、毕赣等多位重量级嘉宾,话题围绕当代生活中的自主性与东西方创作本源,延展至AI与文字共舞的可能;酒神剧场则聚焦影像的诗意表达,在塔可夫斯基《乡愁》放映后,由张大磊、刘馨浓等带来映后交流。
《乡愁》剧照
在这里,海浪电影周最动人的,或许正是它拥抱自由的勇气——电影不再被束缚于影院的四面墙内,而是自然地融入了海岸的昼夜晨昏。去年备受好评的两块特色沙滩银幕——“到灯塔去”与“黎明之前”,今年依旧如期而至。它们分别位于海边置业中心前方和唐舍酒店前的沙滩上,不仅是放映场所,更成为许多影迷心中的精神地标。
在“黎明之前”,影迷们可以裹着毛毯、倚着软垫,在凌晨三点的海风中等待《爱在黎明破晓前》的经典台词与真实黎光的交替,或在《星际穿越》的浩瀚时空里抬头望见漫天星河;而在“到灯塔去”,《穆赫兰道》的梦境流转、《怦然心动》的青春萌动、《甜蜜蜜》的温柔怅惘等,都仿佛被海风轻轻包裹,与潮声一同叩击心扉。一场场观影中,这些影片因场所而重塑感官,场所因电影而被赋予新的生命。
《穆赫兰道》剧照
除此之外,酒神剧场依旧承担重磅放映与对话交流;而两处户外草坪场地——“午夜绿洲”(南区邻里中心草坪)与“银河渡口”(北岸艺术中心前方草坪),则为观众提供以天为幕、自然相伴的特别观影体验,尤其适合秋夜闲适与浪漫共存的氛围。若更偏爱专业的视听环境,阿那亚电影院(南区海边电影院)仍保留了标准影院级的放映条件,带来专注沉浸的视听时刻。
每当夜色降临,有人斜倚在沙滩上,也有人随意坐卧于草坪之中,电影开始,浪声自然成韵,海风拂过耳际——现实与银幕的界限渐渐模糊,沉浸在一场如梦似幻的感官之旅中。
还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海浪荣誉」单元首次设立AIGC单元,直面影像创作的危机与可能。入选作品展示了AI使用在视觉上的突破性表现,同时让技术与叙事、情感和经验重新对接。当人机协作进入创作现场,新的问题与想象正在同时发生,为观众提供一个窥见电影未来的窗口。
从三大电影节的佳片首映到经典重温,从午夜惊悚到黎明场的心灵对话,海浪电影周的片单一如既往地丰盈而充满惊喜。但在阿那亚,电影从不只是观看,它更是一场沉浸式的感受——在海浪、星空与对谈之间,重新确认电影的无限可能。允许星光落入潮汐,允许对话变成灵感,也允许我们——在光影与海浪之间,窥见另一种可能。
来源:深焦精选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