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部别具一格的唯美文艺片《风铃》正式向国际文化艺术盛典赛事组委会申报参赛,宛如一颗璀璨新星,在艺术天空中引发广泛关注。它以诗意影像语言叩击人心,更凭借全球首创的“清唱版主题歌”这一核心艺术表达形式,在影视音乐领域开辟出崭新天地。
一一其同名清唱版主题歌《风铃》亦为全球影视界首创
本报讯(通讯员:任莎)近日,一部别具一格的唯美文艺片《风铃》正式向国际文化艺术盛典赛事组委会申报参赛,宛如一颗璀璨新星,在艺术天空中引发广泛关注。它以诗意影像语言叩击人心,更凭借全球首创的“清唱版主题歌”这一核心艺术表达形式,在影视音乐领域开辟出崭新天地。
清唱主题歌:纯净之声的艺术突破
《风铃》文艺片同名主题歌大胆采用全程无伴奏清唱方式,这无疑是对演唱者综合能力的极致考验。声音纯净度、情感表达以及演唱功底,缺一不可。业内人士指出,超过98%的歌手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难以登台表演。而此次担纲演唱的是全网著名的“天籁童声”——13岁盲童李玉顺。
李玉顺小歌手用那清澈如泉、空灵动人的嗓音,将对生命、光明与爱的渴望娓娓道来……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带着温度,穿透听众的心灵,让无数人为之潸然泪下。这种纯粹的声音表达,摒弃了繁复的编曲,回归声音本真,让听众能全身心沉浸在歌曲所传达的情感之中。
李玉顺:黑暗中绽放的音乐新星
李玉顺出生在贵州纳雍县昆寨乡的苗族家庭,先天性双目失明,幼年又遭遇丧母之痛,生活一度被孤独与封闭笼罩。然而,命运在2020年出现了转折。纳雍映山红文化传媒负责人李成举看到他的视频后,被其身上的某种特质打动,李成举夫妇毅然将他接到公司,给予他如亲生子女般的悉心照顾与培养。
在爱的滋养下,李玉顺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性格变得开朗乐观。更令人惊喜的是,他展现出了惊人的音乐天赋。凭借超强记忆力,他通过反复聆听就能掌握歌曲。在音乐人范越的悉心指导下,他迅速成长为备受瞩目的音乐新星。其翻唱作品《画你》播放量突破百亿,成为现象级的“天籁之音”,让无数人记住了这个来自黑暗却用音乐传递光明的盲童。
创作团队:强强联手铸就艺术精品
《风铃》文艺片清唱版主题歌的成功,离不开背后强大的创作团队。词人程建萍与著名爱国导演康雷先生共同作词,音乐人九林与康雷导演联合作曲,众人各展所长,为作品注入了深厚的艺术底蕴。
康雷先生作为中国著名爱国品牌团队《我爱你中国》剧组总制片、总导演,在艺术领域成绩斐然。他执导的唯美文艺片《红楼梦啊梦》荣获“亚洲最佳文艺片奖、最佳导演奖”,还发起并执导了国内首部一镜到底长镜头大型音乐MV两岸情怀版《我爱你中国》,传递出深沉的家国情怀。此次执导《风铃》,他将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融入其中,为影片奠定了情感基调。
九林作为原创音乐人与国学传播者,作品《爱的正能量》等广为传唱。他独创“九林声音能量”体系,致力于用音乐与传统文化帮助人们提升内在力量。在《风铃》创作中,他将音乐疗愈理念融入旋律,使作品具有了更深的精神维度,让听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获得心灵的慰藉。
程建萍作为资深词人与编剧,创作了《我爱你中国》(两岸情怀版)、《花雨》、《度我》、《紫萱花》等20多首动人歌词。她的文字细腻温润,充满人文关怀,为《风铃》注入了诗意的灵魂,使歌曲不仅仅是一段旋律,更是一个充满情感与故事的世界。
《风铃》:爱、希望与生命韧性的礼赞
《风铃》不仅仅是一部文艺片、一首歌,它更是一次关于爱、希望与生命韧性的深情礼赞。通过盲童李玉顺纯净的歌声,它向世界证明:即使身处黑暗,也能用心灵感知光明,用音乐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风铃》宛如一阵清风,吹散了人们心中的尘埃。它让我们闭上眼睛,聆听这不需要字幕的天籁之音,感受来自灵魂深处最干净的回响。那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希望的执着,对爱的永恒追求。
相信在国际文化艺术盛典赛事的颁奖舞台上,《风铃》将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精神内涵,赢得世界的掌声与认可,为全球观众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艺术盛宴。
文艺片《风铃》主题曲
《风铃》
作词:程建萍 康雷
作曲: 九林 康雷
演唱: 李玉顺(天籁之音)
夜很静 风很轻
声声风铃 把我唤醒
说不清 道不明
尘世的情
洗涤心灵
虫在鸣 月在听
丝丝心痛 忘了不幸
云不停 路不平
冥冥注定
放下曾经
想做她的风铃
传递幸福安宁
人间烟火中
处处水绿山青
想做她的眼睛
看看天上繁星
每个人一生
都是最美风景
来源:京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