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731》发布的预告片中,有一行特别的提醒:“未满18周岁请谨慎选择观看”。这不是普通的警示,而是对一段沉重历史的敬畏——影片记录的是侵华日军反人类暴行,其残酷程度远超普通战争片。
电影《731》发布的预告片中,有一行特别的提醒:“未满18周岁请谨慎选择观看”。这不是普通的警示,而是对一段沉重历史的敬畏——影片记录的是侵华日军反人类暴行,其残酷程度远超普通战争片。
2025年9月18日,一部筹备十年之久的电影《731》将在全国公映。这部由赵林山执导,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实力派演员主演的影片,将揭开二战期间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细菌实验的残酷历史。
---
01 血泪历史,影片背景触目惊心
731部队,全称为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是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最为黑暗、残忍的罪行之一。
这支部队在哈尔滨等地建立了多个秘密实验基地,以活人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和人体实验。这些实验包括但不限于冻伤实验、细菌感染、毒气实验以及性暴力实验等。
据历史资料记载,731部队在日军侵华期间至少杀害了3000多名中国人,其罪行罄竹难书,是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污点。
02 小人物的命运,揭露残酷真相
电影《731》通过平民视角揭露日军反人类暴行,展现绝境下国人不屈的反抗精神。影片讲述了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的罪恶行径。
小贩王永章等人被强行抓入“特设监狱”,日军以“配合健康检查与防疫研究即可换取自由”的虚伪承诺,欺骗他们遭受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极端折磨。
故事以一名中国抗日志士为核心视角:他被日军俘虏后关押于731部队监狱,经历酷刑与人体实验,最终在绝境中坚守人性尊严,与其他受害者共同策划抵抗行动。
03 十年筹备,力求真实还原
导演赵林山耗时十年筹备,辗转日本、哈尔滨等地搜集史料,并邀请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担任历史顾问,只为真实地还原那段被刻意掩盖的血泪史。
剧本基于十年史料研究(如美国解密的731部队报告、哈尔滨侵华日军罪证陈列馆文献),并参考日本作家森村诚一《恶魔的饱食》中记载的“活体蒸干”“细菌注射”等实验细节。
整个剧组在青岛东方影都1:1复刻了731部队的四方楼遗址,不仅包括地砖缝中的血迹和毒气室门上的抓痕,甚至还运用了数字孪生技术模拟细菌扩散路径。
04 强大阵容,戏骨齐聚
影片吸引了姜武、王志文、李乃文、孙茜及温碧霞等实力派演员加盟。其中姜武扮演的角色体现战争对人性的撕裂,孙茜则通过“爱与牺牲”镜头向观众传递反战思想。
拍摄期间,姜武因角色深入而几度情绪失控:“每一场戏都是对心灵的考验,但我们有责任让观众看到真相”。张家辉也为角色留长发、减重,表示“这不是表演,而是对历史的敬畏”。
05 抵抗遗忘,捍卫真相
2024年预告片发布后,因“人体实验”画面引发部分观众抵制(认为尺度过大),但更多声音支持其 “直面历史”的勇气。片方以“你若记得,我便活过”回应,强调铭记苦难的意义。
导演赵林山明确表示影片不煽动民族仇恨,而是通过极端环境下人性的自我救赎(如受害者间的互助、牺牲),传递“尊重生命、珍视和平”的反战内核。
影片被列为“2024年豆瓣最期待华语电影第5名”,业界视为中国首部系统探讨731罪行的主流商业片,填补了抗日神剧泛滥期的历史教育空白。
06 定档9.18,铭记历史
电影选择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上映,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是中国人民永远无法忘怀的国耻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这胜利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
先烈们的英勇牺牲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后人,忘记历史就等同于背叛,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
导演赵林山在分享拍摄筹备影片的幕后故事时透露,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采风时,得知此前有三位导演想拍这部电影,但都不在了。
“要揭开一个谜底,不会那么轻松的”。
取证过程中,导演到731部队创始人和部队长石井四郎的墓采访时,其亲人反问:“挨打的人都忘记了,打人的人还需要记得吗?”
赵林山说:“当时我觉得,我又被侵略了一次。”
来源:影之青春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