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日,猫眼研究院发布《2025暑期档数据洞察》(以下简称《洞察》)。《洞察》显示,今年暑期档前半程平淡,后半程发力,在《南京照相馆》等口碑佳作的引领下,观众们的观影热情被点燃。尽管头部超级大片相对缺失,但档期内仍有多部影片表现相对亮眼,更聚焦细分人群、细分
9月1日,猫眼研究院发布《2025暑期档数据洞察》(以下简称《洞察》)。《洞察》显示,今年暑期档前半程平淡,后半程发力,在《南京照相馆》等口碑佳作的引领下,观众们的观影热情被点燃。尽管头部超级大片相对缺失,但档期内仍有多部影片表现相对亮眼,更聚焦细分人群、细分内容的中腰部影片迎来了更多机会。同时,IP衍生品市场的火热,一定程度上也拓宽了电影“非票收入”的增长空间。
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档(6.1-8.31)总票房119.66亿,同比增长2.76%;总观影人次3.21亿,同比上涨12.75%,为近五年暑期档总观影人次第二高。由于发行结算价的下调,以及各地举办的电影消费券惠民补贴活动等,暑期档平均票价出现较大幅下降,37.2元为近五年倒数第二低,而平均上座率则是近五年第二高的。灵活的价格调控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大盘的同时,也拉动了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从单片表现来看,档期内共有两部影片取得10亿+票房,数量与去年持平,过亿影片数量有所减少,但5-10亿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从票房分布来看,今年暑期档国产片贡献率小幅高于去年,进口片连续两年“回暖”占比趋于稳定。
从用户购票比例来看,今年暑期档单人观影比例连续三年上涨且今年涨幅最大。而由于头部影片整体社交属性较弱,因此双人购票比例为近五年最低。另外,由于多部动画电影在档期内取得出色表现,亲子观众比例的提升带动了平均观影年龄的持续上涨,今年涨幅最大。
从票房地域分布来看,好莱坞大片及《戏台》在一线城市的强劲表现,带动其整体占比回升至近五年最高。华东地区的票房则在《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两部头部影片的带动下较去年实现上涨。另外,由于今年缺少大体量的喜剧电影,东北地区票房占比有所下滑。
整体看来,2025年暑期档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同时也反映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压力与机遇并存的现状。
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表示,尽管今年电影市场在春节档之后出现了一定的起伏波动,暑期档前半程表现也较为“慢热”,但整体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值得讨论的亮点。比如,多部动画电影在今年暑期档表现突出,这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大大抬升了该类型的票房天花板之后,进一步给市场和观众带来了信心。再比如,《戏台》带来的“银发观影”增长空间,以及IP的深度开发与衍生价值挖掘等,都将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未来的电影市场需要更聚焦内容创作本身,用多元化的优质内容来满足日益精细化、分众化、理性化的观众们的不同观影需求,不断维持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来源:江城高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