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华语影坛,吴京一度是票房保障的代名词。一部《战狼2》以56.8亿的票房成绩火爆全国,不仅让观众看到了热血的军旅故事,也让吴京成为了票房的金字招牌;《流浪地球》系列更是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他对电影品质的执着和对角色的深刻诠释,让“吴京出品,必属精品”的
在华语影坛,吴京一度是票房保障的代名词。一部《战狼2》以56.8亿的票房成绩火爆全国,不仅让观众看到了热血的军旅故事,也让吴京成为了票房的金字招牌;《流浪地球》系列更是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他对电影品质的执着和对角色的深刻诠释,让“吴京出品,必属精品”的观念深入人心 ,观众们也乐意为此买单,每有吴京参与的影片,票房数字总是十分可观。
然而,2025年暑期档,一部由吴京通过其公司北京登峰国际参与投资、担任出品人并客串出演的电影《再见,坏蛋》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8月22日,《再见,坏蛋》悄然上映,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也没有声势浩大的首映礼,就像是一颗投入大海的小石子,只泛起了一丝微弱的涟漪。截至8月26日,上映五天的它累计票房仅约25.9万元,排片占比与票房占比均低于0.1%,上座率更是低至1%,许多影院一天仅安排一场早场或午夜场,几乎被院线“抛弃”。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讨债人大武在武汉老街区偶遇患脑癌的萌娃豆豆,从最初的互相嫌弃,到后来成为忘年交的温情治愈故事。原本温情的题材,有望凭借细腻的情感和温暖的故事打动观众,唤起大家内心深处的善良与温情。但事实上,它却未能收获预期的效果。
从剧情来看,《再见,坏蛋》犯了“老套”的大忌。孩子患病、众人帮忙圆梦、邻里齐心协力的情节,仿佛是从多年前的影视剧中照搬而来,毫无新意。导演试图用“坏蛋”与萌娃的反差制造冲突,构建故事张力,可实际呈现却不尽人意。男主大武前期的凶狠与后期的心软转变突兀,毫无铺垫,让人物形象显得单薄而虚假;邻里居民对大武的配合也显得极为刻意,仿佛被强行降智,只为推动剧情发展;而那些本应带来欢乐与温情的喜剧元素,却因过度浮夸,如同小品般尴尬,让观众难以产生共鸣,更无法沉浸于影片营造的氛围之中。有观众吐槽:“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剧情太俗套了,完全没有惊喜。”
在演员表现方面,尽管主演陈明昊在过往作品中展现出不俗的演技,比如在《漫长的季节》中他饰演的角色就让观众印象深刻,但在《再见,坏蛋》里,他似乎迷失了方向。为了诠释“坏蛋”大武,他选择了全程嘶吼的表演方式,情绪表达过于激烈,不仅让角色失去了细腻的情感层次,也让观众看得疲惫不堪,难以共情。女主陶慧同样表现欠佳,她与陈明昊之间毫无CP感,表演全程悬浮,没能将角色的性格特点与情感变化展现出来,与影片整体风格格格不入。配角们的表现也未能挽救影片的颓势。周晓鸥饰演的追求者与陈明昊、陶慧站在一起,年龄感差距明显,画风割裂,演技也不在同一频道;王宁饰演的豆豆父亲,同样靠嘶吼传递情绪,在与陈明昊的对手戏中,本该爆发的冲突被演绎得平淡无奇,无法展现出角色的痛苦与挣扎,让观众难以投入情感。不少网友评价:“演员们这次的表演太让人失望了,完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影片的细节处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作为一部以武汉为背景的电影,演员们操着一口京味儿十足的“夹生武汉话”,既破坏了地域故事的代入感,又让观众听得浑身不自在;人物的服装、妆容和发型粗糙随意,男主造型毫无特点,女主穿搭与角色气质不符,孩子的服装更是显得廉价,完全无法展现大银幕作品应有的质感,给人一种粗制滥造的“网大”既视感。有细心的观众指出:“连一碗热干面,都能看出敷衍,没有一点武汉热干面的灵魂,真的太出戏了。”
从宣发角度看,《再见,坏蛋》也存在不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影宣传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触达观众,制造话题,引发关注。但《再见,坏蛋》的宣传过于依赖吴京的个人影响力,缺乏创新的宣传策略和有效的话题营销。上映前,吴京虽录制VCR助力路演,还两次包场,动情称赞剧本接地气且有童话感,力荐影片的温暖能量 ,但这些宣传手段并未掀起太大的水花。在同期上映的《捕风追影》《戏台》《罗小黑战记2》等影片的强势宣传攻势下,《再见,坏蛋》很快就淹没在信息洪流之中,鲜有人问津。
不得不提的是,吴京近期被全网黑,这或许也是影片票房惨淡的重要原因。从《战狼》系列爆火开始,他就被部分人贴上“个人英雄主义”“爱国绑架”等标签,虽然影片票房大卖,可也有人觉得剧情夸张、男主光环过重,脱离现实。之后,他早年采访中“我跳楼你跳过吗”等言论被翻出,有人觉得这是自我炫耀,将拍戏危险当攀比资本;旧综艺里的表现也被批“大男子主义”,对妻子谢楠态度不好,引发观众反感。这些片段在网上广泛传播,播放量破亿,“情绪巨婴”标签难以摘除。加之今年他投资的片子不是扑街就是争议不断,观众对他的信任感持续下降。比如《飞驰人生2》,票房虽不错,但喜剧桥段硬塞,饱受争议。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再见,坏蛋》沾上吴京的名字,部分观众便直接选择抵制。在他们眼中,“不管演啥,他都是战狼那个样”,导致观影时容易出戏。
暑期档向来是电影市场的黄金时段,今年更是大片云集,观众的观影选择丰富多样,口味也被各种精彩的特效大片、口碑佳作所“养刁”,对于影片的质量和创新性要求更高。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再见,坏蛋》这种剧情老套、制作粗糙的影片,实在难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如今看来,《再见,坏蛋》想要实现票房逆袭,几乎是天方夜谭。它的惨败,不仅是吴京个人主控项目的一次重大失利,也为整个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在电影市场日益成熟、观众审美不断提升的今天,电影人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单纯依靠明星效应或情怀营销来吸引观众。只有回归电影的本质,用心打磨剧本,提升制作水平,注重演员的表演质量,结合有效的宣发策略,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观众、赢得市场认可的作品。
不知道大家对于《再见,坏蛋》票房惨败这件事怎么看?你觉得吴京未来还能重回票房保障的地位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博学多才的紫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