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不认识的朋友私信给我说,看你的文字觉得你这个人挺真的。接下来他问我真的有这么真还是只是为了说给别人听听的?突然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我好像没有办法走进他的生活,也没有办法让他走进我的生活。我没有答案。
一位不认识的朋友私信给我说,看你的文字觉得你这个人挺真的。接下来他问我真的有这么真还是只是为了说给别人听听的?突然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我好像没有办法走进他的生活,也没有办法让他走进我的生活。我没有答案。
没有亲身体验好像都不能算真。不过由此就断定我的文字一定不真似乎也一样没有什么依据。还是我自己说吧。人总得忠诚于自己,所以我追求真,不过也只是我对自己的交待。在他人那里,应该是似真非真,似幻非幻。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用文字说自己是我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写我心,我写我自己,坚持许多年了,初心不变。业余时间里愿意读读书,写写文字。不求名,不图利,不人设,纯粹的自我消遣。愿意看就看看,不愿意就不看,觉得真就是真,觉得不真就是不真。开放空间也只是为了分享而已。不传道,不授业,不解惑。虽然曾经也做过老师。
纯真无邪永远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人是单纯的。也没有人永远心口如一,言行一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复合体。由三个不同的世界复合而成。 第一个是深藏在内心的理想世界,除了本性本真本然,还有就是年少时从书本中,从电影电视中,从各种教育中形成的理想。很多是正面的,但理想很丰满,想象很无边。理想很完美,构画也无限。
第二个是暴露身外的现实世界,社会很现实,古今皆如此。现实很肮脏,遍布各阶层。永远都有冲突,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也是相似的感受。此岸和彼岸隔着川流不息之河。应该可以理解。
还有一个世界,那就是由内心理想的美妙和外在现实的残酷交叉作用构建而成的我们自己以为的那个世界。比理想少一点,比现实多一点。而且是可变的,比灰暗亮一些,又比明亮暗一些。
这三种世界,需要在人生的过程中从自身的认知上去进行整合,从而让自己获得一个统一了认知的世界。不容易,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未及皮毛。
杨绛先生说,人是灵魂与肉体的结合,灵与肉各有各的本性。“食色性也”是人的本性,灵性良心也是人的本性。从来都是此一时,彼一时。而一个在认知上处于矛盾对突的世界,会造成人在人格上的分裂,让人在精神生活上长期处于内耗的状态,导致人失去身心的健康。
为了健康,这应该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所以我们要执着的去获得“完整的人格”。所谓完整人格,指的正是人必须要去整合自己对自己、自己对他人、自己对这个世界认知的过程。
我们不仅需要身体健康健硕,更需要心灵美丽丰富。人们总是向往和赞许那些有灵魂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不需要前呼后拥。一个人站在那里,就是千军万马。什么是灵魂?正直、真诚、善良,洞察力、分辨力、共情力,勇敢的心、犀利的目光、柔软的慈悲,知识的渊博、思维的敏捷,态度的谦和。这些品格,就是一个人的灵魂。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在曼妙的时光里,与自己不间断地深层对话,从客观的角度诚恳地发现问题,看清自己,给生活复盘。在风光时沉默,谦卑一些;在独处时自省,清醒一点。迷茫时多读书,就能找到方向;苦闷时能放松,就会得到释放。如此,真与不真又有何妨?
来源:富察紫易摩登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