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啊!摇篮》拍摄往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08:57 3

摘要:影片改编自延安保育院的真实事件,剧本创作耗时五年,历经多次修改。最初的版本主题摇摆不定,有惊险样式和路线斗争等情节。1978年第七稿聚焦于歌颂老一辈革命者对下一代的关爱,谢晋被其中的感情戏吸引,主动接手执导,并与编剧一同深挖“感情戏”,确定以表现革命队伍中人与

老电影《啊!摇篮》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战争剧情片,于1979年上映 。

影片改编自延安保育院的真实事件,剧本创作耗时五年,历经多次修改。最初的版本主题摇摆不定,有惊险样式和路线斗争等情节。1978年第七稿聚焦于歌颂老一辈革命者对下一代的关爱,谢晋被其中的感情戏吸引,主动接手执导,并与编剧一同深挖“感情戏”,确定以表现革命队伍中人与人的感情关系为主。

谢晋带剧组在延安收集资料、体验生活,参考大量延安保育院生活照片选角。选儿童演员时注重气质,偏好形象朴实、反应灵活的孩子,避免选择习惯夸张表演的。片中亮亮一角戏份重,由曾出演《丫丫》的藏族小女孩央拉饰演。

剧组的小演员年龄在2岁到6岁之间,对演戏一无所知。剧组请了4名幼儿园老师随组,副导演石晓华密切与老师沟通,用孩子易懂的语言传达导演意图,通过讲故事启发孩子理解剧情,还根据孩子特点分配表演内容,如让容易哭的孩子带动其他孩子哭,把关系好的孩子安排在一起演戏。

谢晋将湘竹的年纪改小,避免与文工团员梁燕撞车。两岁半的方超由舅舅带到剧组自荐成功。拍摄孩子们唱《南泥湾》时,方超进组晚没学过,拍摄时他模仿其他孩子摇头晃脑唱歌。拍敌机空袭戏时,只对驴马进行爆炸试验,未让孩子参与,实拍时孩子们惊恐的表情是真实反应。

为拍出战争真实感,谢晋要求战争场面镜头摇晃,虽遭上影厂技术部门反对,但他据理力争,最终保留了胶片。拍摄萧汉平向李楠表达感情的戏时,战马不听指挥,制片主任用细铜丝牵马头训练,实拍时躲在摄影机后引导战马。

来源:陇东漫步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