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深海军事战争大片《蛟龙行动(特别版)》:130分钟紧凑剧情+48帧高亮度,8月30邀您赴深海之约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08:31 1

摘要: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盛大开幕,同日,中国首部深海军事战争大片《蛟龙行动(特别版)》在贵阳越界影城IMAX-GT影厅举办专场路演。作为《红海行动》的精神续作,该片延续前作硬核军事基因,将故事背景拓展至近未来深海战场,不仅将原版145

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盛大开幕,同日,中国首部深海军事战争大片《蛟龙行动(特别版)》在贵阳越界影城IMAX-GT影厅举办专场路演。作为《红海行动》的精神续作,该片延续前作硬核军事基因,将故事背景拓展至近未来深海战场,不仅将原版145分钟内容优化精简至130分钟,让剧情更紧凑,更以48帧高帧率技术实现画面亮度与细节的双重升级,力求为观众打造沉浸式深海激战体验。活动现场,制片人蒋德富、导演林超贤,主演杜江、蒋璐霞、高戈等主创齐聚,与观众热情互动,深入分享这部军事巨制的幕后创作故事与历程。据悉,影片将于8月30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

谈及影片“特别版”的打造,制片人蒋德富在路演中感慨道,《蛟龙行动》自今年春节档上映后,收到了大量观众的宝贵反馈,团队因此耗时半年对影片进行重制。“我们不仅在叙事上精雕细琢,更在视听技术上做了革新——将画面帧率从传统的24帧提升至48帧。”蒋德富解释,这一调整带来的观感变化十分显著,“在大银幕上,观众能明显感受到画面亮度更高、细节更丰富”。

活动现场他还特别指出,作为全国算力枢纽,贵州强大的算力资源已为多部高票房电影的数字后期制作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博纳已成立AIGC数字公司推进影视数字生产研发,未来计划进一步深化与贵州的合作,“我们之前在贵州拍摄时,发现了许多美丽的溶洞、田园风光,后续希望依托这里的算力与文旅资源,打造更多‘博纳出品+贵州出品’的优质作品”。

导演林超贤则将《蛟龙行动(特别版)》视作“全新作品面向观众”,言语间难掩兴奋与期待。他坦言,拍摄潜艇与深海题材时,自己始终在“贴近真实”与“侧重戏剧化”之间纠结,原版更偏向真实呈现,而此次特别版结合观众建议优化后,更注重细节与环境的呈现,“能让大家看清更多画面细节,这是最让我开心的”。林超贤还透露,影片制作曾遭遇“亮度标准不统一”的难题:团队曾在影院8个影厅试片,却发现各影厅亮度差异明显,难以确定统一标准,“直到应用48帧技术,才有效解决了画面清晰度与亮度问题”。也正因如此,他对贵阳越界影城IMAX-GT影厅的呈现效果“格外放心”,直言该影厅的标准亮度能让影片魅力充分释放。

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林超贤认为此时上映这部现代军事题材影片具有特殊意义:“希望通过影片展现中国军人的形象与精神,让全世界看到我们的力量。”

主创团队的分享,也让观众更深入了解角色背后的故事。主演杜江将自己饰演的蛟龙小队副队长徐宏定义为“勇猛与细腻兼具”:“他既能冲锋陷阵组织任务,也会留意战友掉落的一颗糖,用无声动作传递鼓励;看到新兵跃跃欲试时,又会及时提醒规避风险。”在杜江看来,徐宏的魅力在于打破了传统硬汉的单一感,展现出军人职责之外的人文温度。拍摄期间,从陆地转向10米深水下实景拍摄的挑战让他印象深刻,“水下光线暗、阻力大,有时需闭气模拟‘呼吸感’,连简单战术动作都要反复练习,但为还原真实深海作战状态,这些苦都值得”。作为续作,《蛟龙行动(特别版)》承载着观众更高期待,杜江坦言“‘好’是‘更好’的敌人”,团队必须以更多努力、想象力与执行力突破自我。此外,多次来黔宣传的他对贵州好感十足,“每次来都很期待,当地美食让人难忘,希望未来能在贵州拍摄作品,深入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

另一边饰演蛟龙小队队员佟莉的蒋璐霞,则分享了女性角色在阳刚团队中的独特价值:“女性角色的加入能为团队带来不一样的色彩。”拍摄中,生理期潜入10米深冷水完成戏份的经历,是她面临的最大挑战,“当时疼到快昏过去了,但我知道不能掉链子,这是演员的本分,也是对军人角色的尊重”。蒋璐霞希望这个角色能让更多女性观众产生共鸣,“激励大家内外共修,在突破自我中找到价值”。

而饰演蛟龙小队队员凌风的高戈,为塑造好医疗兵角色下足了功夫。他详细介绍了专业化训练过程:“我用1:1人体模型练习止血、包扎,训练团队还会用装血浆的手枪模拟‘血管爆裂’场景,制造战场紧张感。从一开始手抖着绑绷带,到后来能冷静处理‘伤情’,我才真正理解医疗兵的重要性。”高戈强调,战争胜利离不开医疗、补给、通信等后勤保障的支撑,“多个月的拍摄与训练,让我对军人职责有了更深认知,也更加敬畏中国军人”。

路演现场气氛热烈,观众踊跃提问,从影片装备和战术细节的真实性,到主创拍摄中的难忘经历,互动话题不断,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此次《蛟龙行动(特别版)》贵阳路演,恰好与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同期举办。这一巧妙的时间重叠,不仅直观呈现了电影艺术与前沿科技的深度交融——正如影片48帧高帧率技术对视听体验的革新,与数博会所聚焦的科技赋能产业理念高度契合,更为贵州影视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可能性。对于这种“影视+科技”的联动价值,制片人蒋德富也有着清晰预判,他表示:“贵州本就具备强大的算力支撑,已为多部电影的数字后期提供助力;未来依托这一优势,再结合影视创作的内容力量,中国国产电影必将在世界银幕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而贵州也定能在影视与科技的融合赛道上,迈出更坚实、更具突破性的步伐。”

记者:刘中慧(见习)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