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就在这股热映浪潮里,有一部电影却冷得让人心疼——《再见,坏蛋》自8月22日上映以来,截至8月28日7天时间,累计票房仅26.7万,日票房更是跌到了几千元的水平,照这个趋势,总票房恐怕都难破40万。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最近的电影市场,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成龙主演的《捕风追影》凭借经典动作喜剧IP,每天稳稳收割几千万票房,大哥的招牌动作戏+幽默风格,依旧是观众买账的理由。
刘昊然主演的《南京照相馆》则靠厚重的历史题材和细腻的剧情,口碑票房双丰收,成为近期的黑马作品。
可就在这股热映浪潮里,有一部电影却冷得让人心疼——《再见,坏蛋》自8月22日上映以来,截至8月28日7天时间,累计票房仅26.7万,日票房更是跌到了几千元的水平,照这个趋势,总票房恐怕都难破40万。
而比票房更热闹的,是网络上的争议:不少网友把矛头对准了“参演名单”里的吴京,甚至抛出“吴京号召力不行了”的质疑,让这位350亿票房级别的演员,硬生生躺着中了枪。
先别急着给吴京“下判决”,咱们先看看《再见,坏蛋》到底是部什么电影。
这部片子由俞钟执导,演员列表里写着陈明昊、陶慧、王宇、周晓鸥、张博……一直往后数,吴京的名字才排在最后一位。
熟悉影视圈规则的人都知道,演员名单的排序可不是随便排的,要么按戏份多少,要么按角色重要性,吴京能排到最后,基本意味着他在片中的戏份少得可怜——说“打酱油”都算抬举,大概率就是个客串,可能就几个镜头,连完整的剧情线都没有。
再回头看看吴京真正能“扛票房”的作品,哪一部不是他挑大梁当主角?
《战狼2》里的冷锋,从非洲撤侨到热血护侨,硬汉形象深入人心,最终拿下56.9亿票房;《长津湖》系列里的伍千里,带领战士们在极寒中战斗,两部累计票房近98亿;
还有《流浪地球》里的刘培强,哪怕戏份不算特别多,也是推动剧情的关键人物。这些作品要么是主旋律硬汉题材,要么是大制作科幻IP,不仅契合吴京的个人形象,更重要的是他的角色都是“核心支柱”,能通过表演撑起整部电影的情感和节奏。
可《再见,坏蛋》呢?从片名和主演阵容来看,更偏向犯罪剧情类,主角是陈明昊这样以演技见长的实力派,走的是细腻叙事路线,和吴京擅长的“燃向”题材完全不搭边。再加上吴京只是客串,连“特别出演”都算不上,既没有核心戏份,也不是电影的宣传卖点,怎么可能凭一己之力带动票房?
那为什么“吴京号召力下滑”的质疑会冒出来?说到底,还是吴京的名气太大了。
作为圈内少有的“票房保证”,他的名字只要出现在演员列表里,就容易被网友注意到——哪怕只是最后一位。有些网友可能没仔细看参演顺序,也没了解电影题材,一看到“吴京+票房扑街”的组合,就下意识觉得“是吴京带不动了”;还有些人可能被片方若有若无的宣传误导,以为吴京是重要角色,结果看完发现戏份太少,失望之下就把怒火撒到了他身上。
其实在娱乐圈,“客串躺枪”的情况并不少见。之前也有明星因为友情客串一部电影,结果电影票房不佳,就被网友拉出来“背锅”。
但吴京的情况更特殊,因为他之前的票房成绩太亮眼,《战狼2》《长津湖》的成功让观众对他产生了“只要有他就该大卖”的固有印象,却忽略了“号召力”从来不是单靠名字,而是要看角色权重、题材契合度。总不能要求一个只有几个镜头的客串演员,去扛起一部剧情片的票房吧?
更客观地说,《再见,坏蛋》的票房扑街,大概率和题材受众、剧情质量、宣发力度有关。从目前的信息来看,这部电影既没有大IP加持,也没有大规模的宣传,主演陈明昊虽然演技好,但国民度远不如吴京,自然难以吸引大众观众。把这样的结果归咎于“吴京号召力不行”,显然是找错了方向。
说到底,判断一个演员的号召力,得看他在核心作品里的表现,而不是客串的“酱油角色”。吴京的硬汉形象和主旋律题材的契合度,至今在圈内仍是独一档,未来只要有符合他定位的主角作品,相信依旧能撑起高票房。
至于《再见,坏蛋》的这场争议,更像是一场“美丽的误会”——网友误把客串当主角,片方或许也想借吴京的名字吸引关注,最终却让吴京躺着中枪。
希望大家下次看电影前,能多留意一下演员的角色定位,别再让“客串背锅”的闹剧重演;也期待吴京接下来能带来更多像《战狼》系列那样的好作品,用实力回应所有不必要的质疑。
来源:查茶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