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 月 28 日下午,喜剧大师陈佩斯的《戏台》在影院里 “苟延残喘”——0.7% 的排片占比,连影院角落的小厅都轮不上;30 万的实时票房,连热门影片零头都不到;累计 4.01 亿的票房数字,像根刺扎在观众心里:这可是陈佩斯啊!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8 月 28 日下午,喜剧大师陈佩斯的《戏台》在影院里 “苟延残喘”——0.7% 的排片占比,连影院角落的小厅都轮不上;30 万的实时票房,连热门影片零头都不到;累计 4.01 亿的票房数字,像根刺扎在观众心里:这可是陈佩斯啊!
那个把喜剧演到骨子里,凭小品就能火遍全国,凭话剧就能场场爆满的大师,怎么到了电影市场,就落得如此境地?
谁都记得《戏台》最初的野心。
定档 7 月 17 日时,多少观众攥着票钱等上映 —— 毕竟点映时,它可是凭着 “零差评” 炸了口碑,看过的人都说 “这才是真正的喜剧,笑着笑着就酸了鼻子”。
可没等观众盼到,《长安的荔枝》《你行!你上!》突然提档,像两座大山压了过来。
《戏台》团队慌了,连夜改档到 7 月 25 日,想着 “避避风头,总能拼出条路”。
结果呢?剧情比电影还讽刺!《你行!你上!》上映没三天就 “扑街”,豆瓣评分一路跌到 5 分以下,观众骂着 “烂片浪费时间”,票房更是一天比一天惨,直接从影院 “消失”。
这时候所有人都醒过神来:《戏台》改档改错了!
要是按原计划 7 月 17 日上映,凭着点映攒下的好口碑,凭着陈佩斯的国民度,再加上豆瓣 8.0 分的硬实力,别说票房 “彪红”,就算跟《长安的荔枝》硬碰硬,也未必会输!
不少网友怒喊:“要是没改档,《戏台》至少能多 1 亿票房,破 5 亿根本不是问题!”
可遗憾已经成了定局。即便《戏台》本身够硬 —— 它没有走当下喜剧的 “烂梗套路”,没有靠流量明星撑场面,陈佩斯把小人物的悲欢演得活灵活现,一句台词、一个眼神都藏着生活的苦与乐。
有观众说 “看到最后哭了,想起我爸当年的不容易”,还有人说 “现在的喜剧都在挠你笑,只有陈佩斯的喜剧能戳你心”。
可这些好评,没能撑起票房 —— 年轻观众被其他热映影片分流,想看的中老年观众又找不到排片,只能在网上叹气。
就算跟同期的《罗小黑战记 2》比,《戏台》的 “惨” 也带着不甘。《罗小黑 2》豆瓣 8.6 分,比《哪吒之魔童闹海》还高,结果票房也才 4 亿多,跟它的口碑完全不匹配。
有人说《戏台》至少没亏,可谁在乎亏不亏?观众在乎的是,陈佩斯的心血之作,本该被更多人看见,却因为一次改档,成了 “小众佳作”;本该在影院里场场爆满,却只能在扫尾阶段,让想看的人连票都买不到。
现在更让人无奈的是,全国大部分影院已经给《戏台》“下了课”—— 有观众特意跑到影院,却被告知 “没排片了,想看等网播吧”;还有人在社交平台刷屏 “求排片”,可回应的只有冷清。
好在还有个好消息:《戏台》很快要上网络平台了。不少人已经搬好小板凳等着,说 “就算在家看,也要补一张‘精神电影票’”。
只是没人能忘了影院里的遗憾 —— 那个本可以破 5 亿的《戏台》,那个本可以让更多人在影院里笑中带泪的《戏台》,终究还是差了一步。
而这份遗憾,不仅是陈佩斯的,更是整个喜剧电影市场的:当真正的好作品,要为流量让步,要为档期妥协,最后只能在角落里 “悄悄落幕”,这样的市场,真的正常吗?
来源:六飞侃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