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蒙主又发谬论,说《牧马人》是要洗白一批人,严重缺乏逻辑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3:08 3

摘要:《牧马人》这部电影,看过的人估计没有不说好的。这是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作品,由朱时茂、丛珊主演,于1982年上映,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牧马人》这部电影,看过的人估计没有不说好的。这是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作品,由朱时茂、丛珊主演,于1982年上映,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主要讲许灵均被错误打成“右派”后到西北牧场劳动,得到当地牧民的关怀照料,并与农村姑娘李秀芝结成连理,文革结束后,他毅然放弃了到美国生活的机会,决定留下来建设祖国。

灵,就是心灵,追求高尚思想。肉,就是身体,追求物质享受。主人公许灵均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在遭受不公正对待后,克服物质享受的诱惑,选择了留下来,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所以,《牧马人》这部作品虽然属于伤痕文学范畴,但其实更有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刻内涵。然而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到了吃瓜蒙主的嘴里,变成了有意而为之的洗白作品——为老又洗白。

吃瓜蒙主说,她承认这部作品拍得非常好,说整个作品站在了劳动人民的视角上去,主人公非常爱国,非常爱劳动,非常爱人民,爱自己的亲人。总之,吃瓜蒙主对《牧马人》先是一番赞扬。

但是,在那么多赞扬之后,吃瓜蒙主话锋一转,说这部电影作品虽然非常优秀,但是它“洗白了一群不应该洗白的人”,它“带来了一个非常糟糕、非常恶劣的后续影响”。是什么样的影响呢?

吃瓜蒙主说,《牧马人》这部电影,“直接让所有的观众形成一个直接的整体的印象,就是老幼这个群体是被冤枉的”。她认为,电影里的许灵均确实是被冤枉的,但现实中的老幼极少是被冤枉的。

电影中的许灵均,父亲是资本家,他是因为父亲的关系而被打成右派,但是他小时候父亲出走美国,抛弃了他,被打成右派时他算是个孤儿了。这种成份划分当然是错的,所以许灵均的确被冤枉了。

吃瓜蒙主说,电影中的许灵均确实是被冤枉的,但是现实中的老幼们“真正没有问题的,一定是极少数”。这话意思简单明了,就是说当年被打成右派的,绝大多数都没有被冤枉——然而却被平反了。

所以,吃瓜蒙主认为《牧马人》就是一部成功的洗白作品,“洗白了一群不应该洗白的人”——老幼。吃瓜蒙主说,《牧马人》刻意挑选了一个被冤枉的对象,成功地让观众认为老幼都是被冤枉的。

且不谈“真正没有问题的”到底是极少数,还是绝大多数,先看看吃瓜蒙主的逻辑。很明显,她的逻辑是,因为《牧马人》里许灵均是被冤枉的,所以,观众就会得出所有老幼都是被冤枉的结论。

众所周知,抗战时期有很多汉奸投降,做了二鬼子,即伪军。后来有的伪军投诚转而抗日,有影视作品表现了这一历史。按照吃瓜蒙主的这个逻辑,那些拍伪军投诚的影视剧,就是洗白所有伪军的了。

显然,吃瓜蒙主首先在逻辑上就是严重错误的。《牧马人》描写许灵均,只能说明当年有人被冤枉,被错误地打成老幼,至于有多少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无论如何,观众不会得出“全部”的结论。

其次,被错误打成老幼的,会是吃瓜蒙主说的“一定是极少数”吗?这一点,吃瓜蒙主又是在毫无根据地胡说八道。关于打倒多少人,平反多少人,网上都可以查到数据,吃瓜蒙主罔顾事实,信口开河。

要说全都是冤枉了,肯定不可能。中央文件早就指出,反幼思潮是必要的,错误在于扩大化。而在扩大化中划定的,很多都是错误的,所以后来平反了。吃瓜蒙主的说法,她是要否定后来的拨乱反正了。

吃瓜蒙主一方面宣扬着日本人曾经宣扬的“元清非中国”论,或者故意在这方面制造模糊化误导网友,另一方面宣扬《牧马人》一类作品是洗白的,否定拨乱反正,这是和谁穿一条裤子?唯恐天下不乱?

来源:杏坛金语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