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捷:在现实褶皱里打捞人性的电影苦行僧
在中国电影的版图上,祝捷始终是个带着锐角的存在。这位从纪录片领域突围的导演,用《追幸福的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等作品,在商业片浪潮中开辟出一条现实主义的窄门。他像一位持镜的苦行僧,用镜头在时代褶皱里打捞那些被宏大叙事淹没的个体命运,让每个角色都成为照见社会
在中国电影的版图上,祝捷始终是个带着锐角的存在。这位从纪录片领域突围的导演,用《追幸福的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等作品,在商业片浪潮中开辟出一条现实主义的窄门。他像一位持镜的苦行僧,用镜头在时代褶皱里打捞那些被宏大叙事淹没的个体命运,让每个角色都成为照见社会
在艺术电影日渐式微的当下,《追幸福的人》如同一剂苦涩的良药,用近乎残酷的真实感刺破观众的心理防线。导演祝捷以平视的视角凝视中国大地上那些沉默的大多数,用113分钟的篇幅勾勒出一幅当代生存图鉴,让巧巧一家的命运成为照见时代困境的棱镜。
3月22日,电影《追幸福的人》在北京举办首映礼,艺术总监杨超、导演祝捷、执行导演王新禹;领衔主演南吉、主演伍禹坤等主创悉数亮相,与观众分享创作心得。影片以真实故事为蓝本,聚焦罕见病家庭女性巧巧(南吉饰)的成长与坚守,跨越了女性从女孩到为人妻为人母的过程,逐层串
3月22日,电影《追幸福的人》在北京举办首映礼,艺术总监杨超、导演祝捷、执行导演王新禹;领衔主演南吉、主演伍禹坤等主创亮相,与观众分享创作心得。影片以真实故事为蓝本,聚焦罕见病家庭女性巧巧的成长与坚守,跨越了女性从女孩到为人妻为人母的过程,逐层串联起罕见病、城
为了拍好它,导演耗费十年时间,跟拍记录了一个特殊家庭的苦辣酸甜;
在春日暖阳普照大地之际,一部充满温情与力量的现实主义女性电影即将与观众见面。由祝捷执导,南吉领衔主演,杨超担任艺术总监,梁戟、吴玉玲珑、伍禹坤、乔珂、党剑共同主演的电影《追幸福的人》,即将于3月25日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
矿区型城市,这在以煤炭生产为主的山西省十分常见,而城市整体的感觉有些灰蒙蒙的,这也是很多人记忆中的山西。
电影《风流一代》是由著名导演贾樟柯执导,赵涛、李竺斌主演,周游、仁科、茂涛等多位实力派演员特别出演的时代爱情片。该片于2024年5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同年11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真实的影像风格和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了国内外观众和评论家的
熟悉贾樟柯电影的人对“巧巧”不会陌生,她最早是“故乡三部曲”最后一部《任逍遥》里的人物,和片中两位男性都有过情感纠葛;后来她又出现在《江湖儿女》里,转眼成为“黑帮”大哥的女人,开过枪,坐过牢;而这一次的巧巧,年轻的时候敢爱敢恨,中年后在超市打工,在疫情中和过去
巧巧和斌哥的命运,以及其他背井离乡的本地人的故事,都反映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的迷茫和挣扎。
在电影《站台》的第23分钟,赵涛饰演的文工团女演员尹瑞娟戴着绿围巾,穿着粉白马褂,走到简陋的文工团舞台中央,在崔明亮等人的手风琴伴奏中朗诵道:“风流哟,风流,什么是风流?我心中的思索像三月的杨柳……”
影片开始,当那些不再清晰的,甚至是有些模糊的场景展现在眼前时,我竟一时有些恍惚:这些久违的、似昨天般的生活离我们如此近,却又如此遥远,我不禁怔了一下:那时的我,到底在干什么?
在贾樟柯导演的“科长宇宙”里,《风流一代》称得上是一部总结式的电影。这部电影的素材来自20余年中断断续续的拍摄,采用了手持DV、胶片相机、RED相机等不同设备,其中半数以上的素材来自既往影片中未曾面世的镜头。这样的拍摄方式显然是不同寻常的,随意而为、不设目的、
2024年5月,贾樟柯的新电影《风流一代》入围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虽然最终错失金棕榈,这部电影依旧引发了业内不小的热议。半年后,《风流一代》定档22日在全国公映,与多数院线电影不同,影片限时上映22天。
我很满意这个小县城,毕竟还有两家影院可供选择。看不看电影,看什么样的电影,是人们自己的选择。可惜,人们都在自己支离破碎的生活中忙碌着,以至于少有时间关照一下自己。
1905电影网讯由贾樟柯执导,赵涛主演的时代爱情电影《风流一代》正在全国各大影院热映。截至目前,该电影票房已突破555万元,观影人次超过140,000。12月1日,贾樟柯带着电影再次来到广州,现身多个影院,与影迷进行交流互动。
由贾樟柯执导,赵涛主演的时代爱情电影《风流一代》正在全国各大影院热映。截至目前,该电影票房已突破555万元,观影人次超过140,000。12月1日,贾樟柯带着电影再次来到广州,现身多个影院,与影迷进行交流互动。
贾樟柯导演的一部深情之作《风流一代》,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内涵,在观众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这部电影不仅是对一个时代的回顾,更是一次对情感与生活的深刻剖析。
都说贾樟柯的新电影《风流一代》难看敷衍,但小乔反而觉得它很有意思。
《风流一代》的拍摄,源于贾樟柯觉得“一个时代可能就此落幕”的想法,那个时代从千禧年一直走到今天。完成这部影片后,贾樟柯觉得自己以后的创作“轻易不会再回到那个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