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忍不住再次吐槽 这部「烂片」
IMDb评分1.5分,豆瓣4.0分,观众用“烂到脚趾抠地”“侮辱智商”等评论刷屏。
IMDb评分1.5分,豆瓣4.0分,观众用“烂到脚趾抠地”“侮辱智商”等评论刷屏。
电影是一扇神奇的窗口,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体验截然不同的人生。有的故事藏在书页里,有的冒险写在枪火中,还有的传奇刻在科技与勇气的交织处。今天要聊的这三部作品,就像三枚风格迥异的琥珀,封存着属于不同世界的璀璨 —— 有女作家在现实与创作间的艰难跋涉,有普通人卷入谍
除了评分惨不忍睹,票房也是扑街扑得一塌糊涂。北美本土首周末票房只有4300万美元,欧洲多国也创下迪士尼真人电影最低。在中国,上映11天只有829万元票房。难怪大家都没去贡献票房!
首周末的票房成绩看似亮眼,但迪士尼或许高兴得太早了。根据目前的票房走势预测,全球总票房恐怕难以突破2亿美元。
尽管严格意义上说,《白雪公主》是迪士尼无休无止的真人翻拍作品中的最新一员,但它更像是一次改编,而不仅仅是卖情怀的仿制品。马克·韦布导演不仅复刻了 1937 年经典动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基本框架和造型设计(虽然复刻的完成度参差不齐)—— 他还为其进行了一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迪士尼大厂的呕心沥血之作,原版IP的影响力有多大就不用赘述了,作为1937年的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不仅是迪士尼历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在人类动画历史上也是开天辟地的存在。
《白雪公主》由拍过《超凡蜘蛛侠》系列的马克・韦布执导,瑞秋・齐格勒、安德鲁・伯纳普、盖尔・加朵等一众明星主演。这电影一上映,就被全民吐槽。在内地上映 11 天,票房才 883 万,国内外媒体给的评分,基本都在四五分徘徊,妥妥成了迪士尼真人电影里口碑最差的一部了
新版《白雪公主》的故事骨架与1937年旧作《白雪公主》大致相似,白雪公主(瑞秋·齐格勒饰演)的继母坏皇后(盖尔·加朵饰演)忌妒公主美貌,派猎人杀害公主。
简直可用“恶名昭彰”去形容的真人版《白雪公主》,经历众多风风雨雨后终于上映,从女主角瑞秋·齐格勒r的言论、“魔改”式政治正确情节、小矮人选角的风波、没人愿意演“必伏”的王子角色。
在2023年的时候,迪士尼就宣布要拍摄经典的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还邀请了一位拉丁裔的女演员瑞秋·齐格勒来担任女主角,随着电影的制作,围绕这部电影的争议就越来越大,首先这部电影的核心——白雪公主,在我们的认知里白雪公主,皮肤像雪一样白,品行像雪一样纯洁,但是导
更绝的是主演瑞秋·齐格勒,此女还在一边尽享政治正确带来的红利,一边对亚裔翻白眼竖中指,现在电影全球血亏14.5亿,中国票房640万连群演盒饭钱都没赚回来。魔镜都要裂开:“这公主谁爱救谁救,老子不干了!”
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堪称灾难:首周末票房仅641万元(约合88万美元),不及同期国产动画《熊出没》单日成绩的零头。对比其2.7亿美元的制作成本和全球预期亏损超2亿美元的惨状,这场失败不仅是财务灾难,更是文化价值观的全面溃败。
首先,硬是把白雪公主改成拉丁裔(瑞秋·齐格勒饰演),却忽略了最核心的问题——故事本身稀烂。
在内地上映一周,票房仅收获640万元,全球累计票房才1.16亿美元,亏损了14.5亿元。对这部电影的吐槽越来越多,估计去看的人会更少,大致能预见这部电影将亏损的结果。
2024年8月12日,瑞秋·泽格勒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白雪公主》预告浏览量达到1.2亿次的推文,感谢大家对影片的关注。可就在1分钟后,她忽发奇想在这条推文上附加了又一条推文说:“永远记住,解放巴勒斯坦。”(and always remember, free p
在《美国队长4》全球票房突破4亿美元之后,又一部好莱坞大片《白雪公主》也在3月21日迎来了全球同步上映。
后面的情节当中所有人都在称赞公主善良,一点也不提“美貌”这件事。
近期,迪士尼因新版《白雪公主》争议不断,先是低调首映,受邀媒体不仅少,记者还被“禁言”,只能拍照。上映后IMDb评分最低跌到1.7分,创下迪士尼真人改编历史最低纪录,连豆瓣评分都从4.4跌到4.2。有人调侃:“打3分以上的,不是水军就是审美出问题。”
选角翻车第一雷:白雪公主不“白”了! 拉丁裔女主瑞秋·齐格勒被嘲“黑雪公主”,魔镜硬夸“内在美”的设定更是让人笑掉大牙。更离谱的是,王后由颜值天花板盖尔·加朵饰演,网友辣评:“这嫉妒心是编剧硬塞的吧?”
这部新片就是《白雪公主》,由瑞秋·齐格勒、安德鲁·伯纳普、盖尔·加朵、安德鲁·巴特·费尔德曼、杰里米·斯威夫特等主演,是迪士尼出品的年度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