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电保安到最佳导演,人生没有模板
2024年12月底,《最后的告别》终于上映,它的票房同样不尽如人意,30天的时间内,只收获了23万票房。这个数字,要比导演张中臣预估的低上不少,也远低于前期投入的80万成本。但这部片子弥足珍贵,托举起太多人的“第一次”。
2024年12月底,《最后的告别》终于上映,它的票房同样不尽如人意,30天的时间内,只收获了23万票房。这个数字,要比导演张中臣预估的低上不少,也远低于前期投入的80万成本。但这部片子弥足珍贵,托举起太多人的“第一次”。
躺床上刷视频,一个国产电影片段让我驻足,虽然我不怎么喜欢看国产电影,但是这部作品值得水一篇文章。
主演王耀德 12月18日,张中臣所在的保安队的朋友们参加了《最后的告别》的北京首映礼,他们共同参与了电影制作。左起:李想、王耀德(男主角)、陈坤阳(制片人)、张中臣(导演/编剧)、陈崇理(出品人)、赵国栋(现场剪辑)、赵朗、张中玉(剧本策划)
没有人关心电影了。今年平安夜,票房创下十年来的最低记录。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共9200块大银幕,圣诞票房1.1亿,2024年,全国有8.6万块大银幕,圣诞票房共3000多万元。
《最后的告别》斩获第十五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时隔三年多,电影终于迎来“迟到的上映”。图为该片剧照。 ■本报见习记者 臧韵杰
11月30日,导演张中臣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条视频,瞬间“北电保安逆袭”、“年度黑马”、“励志”等词条涌现评论区。五分多钟的娓娓道来,既是张中臣为即将上映的长片处女座《最后的告别》一次预告,也是他对自己来时路的总结。
11月30日,导演张中臣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条视频,瞬间“北电保安逆袭”、“年度黑马”、“励志”等词条涌现评论区。五分多钟的娓娓道来,既是张中臣为即将上映的长片处女座《最后的告别》一次预告,也是他对自己来时路的总结。
11月30日,导演张中臣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条视频,瞬间“北电保安逆袭”、“年度黑马”、“励志”等词条涌现评论区。五分多钟的娓娓道来,既是张中臣为即将上映的长片处女座《最后的告别》一次预告,也是他对自己来时路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