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感悟】铭记红色历史 吾辈砥砺前行——《南京照相馆》观影感悟(一)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7 19:11 2

摘要:观看《南京照相馆》,那一张张黑白照片不仅是时光的定格,更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作为辽阳县团干部,我深刻体会到历史传承对青年工作的重要性。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观影结束后,团员青年们被那段血淋淋的历史和先辈们展现出的勇敢深深震撼,纷纷记录观后感,分享观影感悟。

团辽阳县委书记

郭泉甫

观看《南京照相馆》,那一张张黑白照片不仅是时光的定格,更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作为辽阳县团干部,我深刻体会到历史传承对青年工作的重要性。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肩负着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使命。影片中通过老照片进行叙事的方式,启示我们青年工作应当善于运用历史素材,让青年在触摸历史温度中增强文化自信,在回望来路中坚定前进方向。

今后的工作中,辽阳县团委要像"照相馆"那样,搭建青年与历史对话的桥梁,通过形式新颖的活动,帮助全县青年从历史记忆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全县青年的共鸣,引导他们深刻理解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在复兴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白塔区区直机关团工委书记

王洪锐

《南京照相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将一个沉重的历史话题转化为一部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它不仅让我们记住了历史,更让我们思考如何珍惜和平,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人性的光辉。影片的结尾,当脱胎于血色的小金迎着新生的光辉举起父辈的相机,将镜头对准历史的罪人。这一刻,我仿佛看见历史的见证得以延续,黑暗中对光明的渴望终得回应。这部电影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追求自由与尊严的信念永不会改变。历史的硝烟虽然逐渐消散,但我们仍要牢记历史教训,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辽阳市首山农场学校大队辅导员

田晓艳

在活动中观看《南京照相馆》这部影片,看完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影片将宏大的历史灾难压缩进吉祥照相馆的方寸之间。这里曾映着南京城的四季,可日军的侵略却让一切都改变了。这种空间的割裂感,让所有文字都显得苍白。也让我深刻意识到我们如今的和平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南京照相馆》用光影为我们上了最深刻的一课。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辽宁庆阳特种化工有限公司科研中心团支部书记

王月

影片通过一间小小照相馆,聚焦南京大屠杀期间普通市民的命运沉浮,以冷静克制的镜头,展现了历史真相的沉重与守护尊严的力量。影片不仅是对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更诠释了平凡人在至暗时刻的勇气与良知。

这部影片更加让人有揪心感受的是令人信服的“真实感”,那些影像呈现在荧幕上时,让我在静默中感受撕裂般的痛楚与觉醒。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像是一堂震撼心灵的公开课,它提醒我们,铭记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视和平,捍卫真相。历史的血泪已然定格,但民族的精神终在磨难中淬火永生。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2023级04班团支部

张馨月

在《南京照相馆》的光影交错之中,“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誓言铮铮作响;而片尾那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更如晨钟暮鼓,声声叩心。

镜头无声,却诉说万千。那一台老相机,曾定格硝烟与炊烟交织的岁月:有战士握枪迎敌的坚毅,也有百姓守家卫国的执着。原来,照相馆不止是记录人间悲欢的场所,更是时光的容器,精神的灯塔。它让我们看见,那一句“寸土不让”的信念,早已深植于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里,书写着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的壮阔篇章。

这些影像,不再只是尘封的记忆,而是与我们紧密相连的精神图腾。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自历史深处汲取力量,继承那份“自强”的使命——以学识捍卫家国,以行动赓续荣光,让“寸土不让”的民族气节,在今天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永续传承。

辽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级11班团员

电影以“照相馆”为线索,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影片中的“老金”一家为把记录日军暴行的底片护送出城,付出了血的代价。这展现出中国人是决不会被打倒,也决不会认输的坚毅品格。这些革命先辈冒死运送出的底片,最终出现在南京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上,成为审判日本战犯的铁证。

这部影片像一场穿越时光的精神洗礼,让和平年代的我们同血与泪的历史短暂重逢。这场特殊的“历史课”,时刻提醒着我们,历史的惨痛无法遗忘,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肩负起传承历史、捍卫和平的责任。

回顾历史从不是沉湎过去,而是在苦痛中勃发出生的希望。

“勿忘国殇,牢记历史,吾辈当自强!”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