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东方影都见证电影大时代!著名道具师钟伟剖析产业发展历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7 15:27 2

摘要:暑期档的热度从影院传递到电影基地,香港著名道具师钟伟在今年暑期变得异常忙碌——7月底刚结束了与导演刘伟强合作的一部史诗级重大题材电影的拍摄,他接着作为郭帆导演的搭档投入到《流浪地球3》的拍摄中。

著名道具师钟伟剖析产业发展历程 立足东方影都见证电影大时代

光影40年,以个人史入电影史

暑期档的热度从影院传递到电影基地,香港著名道具师钟伟在今年暑期变得异常忙碌——7月底刚结束了与导演刘伟强合作的一部史诗级重大题材电影的拍摄,他接着作为郭帆导演的搭档投入到《流浪地球3》的拍摄中。

青岛东方影都是钟伟电影工作的基地,他在这里收藏了众多古建筑、古家具,也设计了众多高科技道具,从古装片、战争片到科幻片都有他的匠心呈现。借助东方影都的平台,钟伟与中国电影产业中坚力量的合作愈发深入。

从1985年加入成龙剧组入行至今,钟伟40年来见证了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其艺术履历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性:他见证了港片黄金时代的全程,与成龙、徐克、周星驰等导演有着长期合作;同时,他深度参与了好莱坞电影制作,深谙电影巨头公司对IP的布局和开掘;在国产电影的工业化进程里,他见证了东方影都新生代导演的创作大趋势,助力《疯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等具有突破意义的大制作完成创作。

40年来,钟伟的职业生涯如同一部中国电影工业的微缩史诗,他既承载着港片时代的匠人精神血脉,又兼具全球化视野,更在国产电影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华语电影史留下了一个个生动注脚。

钟伟在东方影都参与了众多电影大制作。

多做多学,持续创新

记者:电影行业的投资逻辑在今年发生了深刻变化。相较于微短剧的超低成本,电影产业如何实现“快、好、省”已经成为重要课题。这方面港片时代有很多经验,一些经典港片其实只用了一个月左右就拍完,成本低还能保证质量,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经验?

钟伟:我刚刚跟刘伟强导演(曾执导《古惑仔》《无间道》《头文字D》)完成了一部电影的拍摄。刘导是出名的快,而且拍得很好。这部电影两个多月拍完,但筹备时间够长,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在广东搭建了香港的几条街道,还原了九龙城寨、警察局、老式夜总会等场景。拍摄时,刘导的每个镜头都是六七个机位多角度拍摄:侧面镜头、特写镜头、运动镜头等等。这样就不用一个镜头重复拍六七遍了,回去剪的时候也好剪。我们还有现场剪接,当天的粗剪在收工时已经剪好,每天拍完现场就看粗剪,连音乐也配上去,各个部门一起看,有什么问题大家讨论,大大加快了拍摄速度。这么多年来,刘伟强始终一路拍一路总结,经验太多了。

记者:在“快”的同时,港片保持了创新的基因,像是在《捉妖记》里,您最早采用了3D打印技术,塑造了“小妖胡巴”这样的角色,道具师甚至担负起了部分视效的工作。

钟伟:是的,我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在深圳拍电视剧。深圳有很多国际玩具公司的工厂,包括迪士尼的玩具厂商,引入了最新的软件技术,用扫描仪来开模做手办。我当时在思考,电影不可能一直靠手工作坊来做道具,就开始学习这个技术。等到了《捉妖记》,许诚毅导演画一个萌萌的二维“小胡巴”,我们就给它雕了一个立体雕塑出来,扫描后3D建模。《捉妖记》里的妖怪很多,我们通过新的技术赋予妖怪“肌肉感”,很有生命力。

我们参与的电影常常拿特效奖项,往往特效的路子走不通的时候就要和道具部门合作。拍《功夫》的时候,周星驰导演设计了那个“蛤蟆功”,火云邪神向四面喷气,我们做了一个高压蒸汽装置,用电磁阀控制,一启动高压蒸汽就向平面喷出来。电影部门之间像这样的合作非常多,我觉得每多做一样就学多一样。

记者:今年6月,《新龙门客栈》重新上映,徐克导演这部片子有强烈的西部荒漠情怀,跟通常的港片美学非常不一样。

钟伟:《新龙门客栈》外景放在宁夏那边,客栈外景以及千军万马的镜头都在西部影视城拍摄。龙门客栈内景是我们在香港搭建的,片尾的沙漠戏也是放在香港拍摄。甄子丹跟梁家辉、林青霞、张曼玉拍的决战中,曹少钦(甄子丹饰)被削掉了腿,然后沉入流沙里。我们要在香港拍出沙漠的天际线,就找了一个高山,山的远景没有遮挡;现场搭了一个大平台,上面铺满了沙,再做一个机关,等甄子丹下沉的时候,慢慢的流沙也会跟着沉下去。

电影百年,重在积淀

记者:好莱坞电影产业历经百年发展,产业形态非常成熟。您之前跟环球影业合作了《木乃伊3》,好莱坞团队的工作模式有什么特别之处,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钟伟:我经常拍好莱坞的电影,他们的工作流程非常成熟。《木乃伊3》是2007年拍摄的,主要外景选在北京、河北天漠还有上影厂。开拍前,我就拿到一份艺术设定手册,里面的场景设计、道具细节、服装设计等都已经有了。你看这张特写图,就连道具兵车相撞的位置都标注了,道具部门开拍前就知道要撞哪一个部位:兵车的轮毂一定要撞,撞完了如果NG,我们立即能更换第二个部件上去。这些场景设计图、故事板、服装设计图在电影上映后结集出版,我手头这一本20多美元。

我是江老板(安乐影业老板江志强)推荐过去的。《木乃伊3》的美术指导非常资深,他也是《泰坦尼克号》的美术指导,他对东方美学的理解比很多人要深。他见面后考我,带我去潘家园。他说“这个东西很像是我们电影的道具”,我说“这个是明代的制式,放到秦始皇的时代是不对的”。他就知道我是内行。我们在天漠搭建了城楼、皇陵外景,皇陵地宫部分则放到加拿大蒙特利尔。我们做的道具让片方非常满意,美术指导觉得加拿大的工作人员做东方文化的道具有审美差异,于是,地宫中的道具也改由我们制作。做好的兵马俑、兵车等用货机运到加拿大,这样算下来还是比加拿大做便宜。

记者:好莱坞大制作往往投资过亿美元,而国内电影的投资成本不能让影迷信服,好莱坞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

钟伟:好莱坞电影对幕后工种非常重视,《木乃伊3》开拍之前就有一对侧拍人员进组。我每天跟团队开会、研究道具制作,他们就一路拍过来。包括我们雕刻道具、翻模的时候,侧拍人员都一路在拍整个流程,把一部电影的工业化流程资料完整留存下来。反观我们的电影记录,往往就拍一些明星走过来走过去。我常常跟电影老板说:“不要省这个钱了,就用一对侧拍,把所有幕后做的东西拍下来,这是资产。”中国电影已有百年,电影博物馆有没有资料库?有没有一部电影的完整幕后?20世纪90年代拍电影跟2000年、2010年、2020年有什么发展和区别?人家好莱坞就能配备四个人,从翻译到侧拍记录整个环节,剪成纪录片。电影融资时,这部纪录片还可以给银行看:投资方的钱花在哪里了,这么多钱拍出来什么内容,都在这些纪录里了。这个纪录片甚至比电影本身还值钱。

2012年,我们拍了《十二生肖》,2015年的时候我在横店遇见成龙大哥。大哥问我:“《十二生肖》里你们做兽首的过程当时没有拍,你有没有这些资料?”还好我有留存,如果没有留资料你说多可惜?我们一路如何构思《十二生肖》的造型,从创作到铸模、成型,你拍下来整个流程它才值那么多钱——光是说这一套道具成本数百万,空口无凭,你的流程工艺在哪里呢?这才是电影值钱的地方。

长期主义,任重道远

记者:您工作室距离《蛟龙行动》实景片场很近。今年暑期,这里升级成东方影都国防主题文旅研学基地,非常受欢迎,成为电影文旅的新亮点。

钟伟:电影文旅要持续发展,要有互动,要留很多实景。2019年,《繁花》开拍之前找了几家影视基地,对方觉得要搭建一条黄河路,置景费用很大,而且,王家卫导演要求特别高,很可能推翻重做。结果《繁花》去了车墩基地,上海决定投资了。现在留下了一条黄河路,既可以旅游又可以当拍摄基地。加上以前《色·戒》搭建的南京西路,还有今年暑期档《酱园弄》《南京照相馆》留下的实景,上影厂真的很有眼光。

我们拍《功夫》的时候在车墩搭建了《功夫》一条街,包括猪笼城寨、斧头帮大本营等外景。如果那时候的猪笼城寨留到现在就好了,城寨真的很漂亮,可惜拆了。我们这次在广东拍的电影外景也拆了,我们还原了有轨电车车道,沥青路面要补得坑坑洼洼,墙面要有老水渍,还有20世纪50年代的老招牌、老街道、夜总会,整条街拆了三个月,太可惜了。

记者:电影资产的“保留”和“拆除”都有着不同的立场。在您看来,不同思路背后隐藏着什么底层逻辑?

钟伟:有些电影是项目制的,监制不肯额外投资:要拍什么资料,我哪有这个预算?就拍好这个戏就算了,电影资产留与不留跟我没有关系,这是电影公司的思路。而好莱坞为什么是大电影公司?大公司一定有这种资产,每一部电影要出纪录片、出图书、出衍生品,为整个公司积累有形、无形的资产。一百年下来,每部戏都有IP。积累IP不是项目完了就结束,《木乃伊3》片方把我们的道具放到博物馆里面,展厅里陈列了片中所有道具,还出版了电影幕后的图书。到现在还有影迷通过邮件找过来,询问能否订制《木乃伊3》里的道具、李连杰的兵刃,然而,这些是有版权的,好莱坞的版权保护非常严密,我只能拒绝。

记者:您的“永誉文化”是较早进入东方影都产业园区的公司之一,您对电影产业环境有什么观察?

钟伟:永誉文化属于合资公司,之前我们的经营项目包括电影置景、道具和衍生品,不可以拍摄电影。前段时间,香港有关部门来这里拜访,我们交流了这方面的情况。今年听说大湾区已经放开了(国家电影局5月26日印发《港澳服务提供者投资电影制作业务管理规定》,《规定》第一条提出:国家鼓励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投资设立电影制作公司,开展电影制作业务),我们期待后续的落地推进,同时希望电影资金的汇入更加便捷。

东方影都有很多非常热爱电影的人,正因为此,我们和园区内的多家公司才来到了青岛。影都负责人知道我们热爱电影,也非常尊重电影创作。我们希望长期留在这里,尽自己所能为影都作贡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青岛日报2025年8月27日6版

来源:掌上青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