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2日,由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坪石先生》广东电影界专场观影会在广州举行。该片自8月15日全国上映以来,便以其独特的“知识救国”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引发广泛关注。影片以抗战时期岭南教育工作者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以国立
2025年8月22日,由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坪石先生》广东电影界专场观影会在广州举行。该片自8月15日全国上映以来,便以其独特的“知识救国”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引发广泛关注。影片以抗战时期岭南教育工作者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以国立中山大学教授黄际遇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坚守教育阵地、延续岭南文脉的动人故事。
映后交流环节,莅临现场的领导嘉宾与专家学者纷纷分享观影感受,从影片的教育精神传承、艺术完成度以及广东电影人的协作三个维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副校长郝勇曾亲临坪石镇影片开机仪式现场,观影之后被影片中“怀报国之心、行报国之志”的鲜活人物形象深深打动,并直言正是这一代代“坪石先生”精神的传承与积淀,才共同汇聚成了今日之“教育家精神”。他指出,甘小二导演作为华南师范大学的教授与资深电影艺术家,其在影片拍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教育家情怀与品质,尤为令人动容。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梁少锋则认为,该影片不仅成功重现了一段几近被遗忘的历史篇章,更对教育家精神及文化守土之责进行了深刻的当代性反思与追问。他特别寄望于当今的青年一代,能够从影片中“汲取前行力量、传承精神光芒”。
珠江电影集团影视规划部副总监、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郑炤魁,则从中大校友的独特视角出发,评价影片“精准捕捉并展现了中大人真正的气度与风采”。他认为,校训精神在影片主角黄际遇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影片成功拍出了“大学之道”,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时刻的铮铮风骨与责任担当,构思精妙,独具匠心。
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黄昌宁,作为影片的参演者之一,在谈及个人观影感受时坦言“因亲身参与而难以保持完全客观的评价立场”,但他仍对成片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影片“整体叙事流畅自然,质感呈现远超先前预期”,并盛赞本片为近年来本土电影制作中完成度极高的一部佳作。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晓方,则从历史脉络的视角出发,简要而深刻地阐述了国立中山大学与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以及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等学府之间的深厚渊源与文脉传承,生动描绘了华南地区教育文化交融并蓄的繁荣图景。同时,他向甘小二导演表达了诚挚的祝贺,赞誉其以高质量的电影艺术手法,成功再现了抗战时期华南教育的历史篇章。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专职副主席肖小青,则深入分享了影片背后的精心制作历程。她提到,自剧本精心打磨阶段起,广东电影界的同仁们便全程见证了《坪石先生》从开机拍摄到最终公映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在影片剪辑的关键时期,更是多次组织业内专家进行深入研讨,对影片细节进行反复推敲与完善,确保了影片的艺术品质。同时,她对影片所展现出的高超艺术表现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
甘小二导演在摄制此部影片的过程中,几乎倾注了其全部的心力与资源,这般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执着不懈的坚持精神,与影片中所刻画的“坪石先生”之风范形成了巧妙的呼应,生动展现了广东电影人团结一心、协同奋进的良好精神风貌。肖小青直言,该影片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足以吸引每一位电影人都想要“为其付出一点点力量”。因此,《坪石先生》对于整个电影行业而言,“是一种励志,也是一份鼓励”。
《坪石先生》凭借其扎实的剧本构思、细腻的表演、精彩的视觉呈现以及深刻隽永的主题内涵,赢得了广东电影业界的一致高度赞誉。这部影片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与回响,更是对精神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它深刻体现了广东电影人团结协作、潜心创作的匠心成果。影片以光影为笔,细腻勾勒出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记忆,让抗战时期那些教育家的铮铮风骨与深邃智慧在银幕上重焕光芒。
这部凝聚了广东电影人无数心血与智慧结晶的佳作,必将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卓越的艺术表达,深深触动每一位走进影院的观众的心灵。期待并相信《坪石先生》能够跨越银幕的界限,直击人心,让那段峥嵘岁月中教育者的坚守与风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继续传扬,启迪并照亮未来的道路。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