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会计刺客 2》那天,我隔壁座坐着个戴黑框眼镜的姑娘,手里还攥着本《初级会计实务》—— 后来才知道这片子在中国定档在会计考试前一天,主打 “会计人解压”。散场时姑娘拍着大腿说 “早知道算账能这么爽,当年考从业证也不至于哭鼻子”,我倒觉得这片子妙就妙在,把最枯
看《会计刺客 2》那天,我隔壁座坐着个戴黑框眼镜的姑娘,手里还攥着本《初级会计实务》—— 后来才知道这片子在中国定档在会计考试前一天,主打 “会计人解压”。散场时姑娘拍着大腿说 “早知道算账能这么爽,当年考从业证也不至于哭鼻子”,我倒觉得这片子妙就妙在,把最枯燥的账本和最热血的子弹搅在了一起,像把咖啡泼进火锅里,荒诞又透着股该死的和谐。
先说说主创们的 “混搭风”。导演加文・奥康诺大概是个喜欢拆盲盒的主儿,把本・阿弗莱克的 “人形计算器” 和乔・博恩瑟的 “霰弹枪笑星” 凑成一对,比孩他妈把甜面酱拌酸奶还敢想。阿弗莱克演的克里斯蒂安,自闭症让他说话像念资产负债表,却能靠微积分预判子弹轨迹 —— 有场戏他用账本挡子弹,纸页翻飞间把反派崩了,我旁边的会计姑娘小声嘀咕:“这账本质量比我们公司的好多了”。
新角色里丹妮拉・皮涅达的联邦探员倒没什么新鲜,反倒是罗伯特・摩根的反派有点意思 —— 暗网杀手集团,听着挺唬人,动机却单薄得像张白条。不过没关系,动作戏补上了,就像你点外卖少了筷子,店家却多送了份卤蛋,凑活能接受。还有那个叫艾莉森・罗伯逊的演员,演非言语自闭症患者贾斯汀,后来才知道她本人就是自闭症谱系,这就好比让卖菜的阿姨演菜市场老板娘,真实得不用演。
上映时间也挺有意思,西南偏南电影节首映,北美 4 月底,中国 5 月中旬 —— 刚好卡在会计考试前,我猜片方是摸清了会计们的痛点:考前压力大,就想看人用算盘揍人,比做一百道分录还解压。片长 124 分钟,R 级,全球票房 1.03 亿,比前作少了 5200 万,成本却从 4400 万涨到 8000 万,跟我去年炒股似的,投入多了,收益反而少了,不过好在没赔本,也算给续集留了口气。
跨国阴谋这事儿,说穿了就是个引子:金融犯罪执法局前副局长被谋杀,手臂刻着 “找到会计师”,揭开人口贩卖和洗钱的 “黑账联盟”。听着挺复杂,其实跟会计做报表似的,表面一堆数字,核心就那几个科目。反派的暗网设定看着高级,实则跟菜市场收保护费的差不多,只不过把刀换成了代码,没什么新意。
真正好看的是兄弟俩的戏。克里斯蒂安是理性派,算弹道跟算折旧似的精准,用账本挡子弹、用算珠当暗器,活脱脱一个 “会计界的 007”;布莱斯顿是野性派,霰弹枪玩得溜,还爱为见宠物狗反复练习对话 —— 有场戏他跟克里斯蒂安拌嘴,说 “你算账快,我打人快,咱们是天作之合”,逗得全场笑出声,后来查了下,这哥们贡献了 70% 的笑点,比相声演员还敬业。
兄弟俩的关系转变也挺自然,从泳池对峙的剑拔弩张,到酒吧牛仔舞变群殴的并肩作战,再到公路上互相吐槽的拌嘴,像极了我和我哥小时候打架,打完还得一起偷摸吃辣条。最动人的是最后背靠背迎敌那段,克里斯蒂安用手势算弹道,布莱斯顿火力压制,一个动脑子,一个动拳头,理性和野性凑在一起,比任何特效都好看 —— 就像账本上的借方和贷方,少了谁都不行。
动作设计是这部片子的亮点,导演大概是跟会计职业杠上了,把算盘、钢笔、计算器全变成了武器。算珠当暗器,钢笔当飞镖,计算器砸人脑袋,看得我旁边的会计姑娘直拍桌子:“早知道办公用品能这么用,我当年就不跟老板要加班费了”。还有 “脑力 + 武力” 的战术,兄弟俩配合得像个 “暴力版财务审计组”,克里斯蒂安算敌人位置,布莱斯顿负责 “清账”,比审计公司查账还高效。
动作戏占比 47%,比前作多了 17 个百分点,沙漠追车、近身格斗、数据迷宫战,1200 个特效镜头模拟实时弹道,看得人眼睛都花了。不过我最喜欢的是数据迷宫战,数字在玻璃墙上飞,克里斯蒂安在里面穿梭,像在账本里找错账,紧张又带点荒诞 —— 毕竟不是谁都能把查账拍成动作戏的。
社会议题这块,片子没像其他电影那样喊口号,而是藏在剧情里。犯罪集团剥削移民,自闭症黑客小组 “天才儿童团” 远程助攻,还有非言语角色的选角,都挺实在。尤其是 “天才儿童团”,一群自闭症孩子用科技帮忙,既说了科技向善,又没刻意卖惨,就像有人在火锅里加了点青菜,不突兀,还挺健康。
北美首周票房 2449 万美元,跟前作持平,可成本涨到 8000 万美元,要 2 亿才能回本,照现在 1.03 亿的全球票房,估计片方得捏把汗 —— 就像会计做报表,收入没涨,成本却翻了倍,老板能不着急吗?
中国市场的操作倒挺聪明,定档在会计考试前一天,主打 “解压”,预售热度高,还删减了 10 分钟暴力镜头,强化本土化配音。我旁边的会计姑娘说:“虽然删了点,但兄弟情没丢,看完还能回去再刷两套题”。不过也有争议,非线性叙事让节奏有点乱,家族会议拖沓 20 分钟,我后面的大哥都快睡着了 —— 就像账本里多了几笔无关的分录,看着闹心。
评价也两极,烂番茄新鲜度 78%,观众评分 A-,有人说兄弟情是 “现代版《英雄本色》”,喜剧桥段 “笑到腹肌疼”;也有人说反派动机太浅,文戏拖沓。其实这很正常,就像有人爱吃甜豆腐脑,有人爱吃咸的,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拿《会计刺客 2》跟 2016 年的前作比,就像拿今年的报表跟去年的比,有好有坏。前作讲的是自闭症天才的自我接纳,这一部讲兄弟羁绊;前作动作占比 30%,这一部 47%,预算翻倍,场面更大;前作反派是企业监守自盗,这一部是跨国暗网联盟,格局更大。但票房不如前作,成本还高了,有点像你努力工作了一年,工资没涨,开销却大了,有点憋屈。
不过好在核心没丢,前作的 “自闭症天才” 设定,这一部延伸成了 “天才互助”,还加了兄弟情,比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有意思。就像会计做账,不能只看数字,还得看背后的逻辑,这部片子的逻辑就是 “破碎关系里的重建”,导演加文・奥康诺说 “这不是动作片,是关于联结的故事”,我觉得他没说错。
《会计刺客 2》算不得完美,反派动机仓促、文戏节奏乱,这些都是毛病,就像账本里的错账,得改。但它也有突破,把会计职业和动作戏结合,用兄弟情包裹暴力,还藏了点社会议题,比那些只会打打杀杀的动作片强多了。
如果出三部曲,“天才儿童团” 或许能当新主角,走年轻化路线,也挺好。就像会计行业要与时俱进,类型片也得创新,不然老吃一套菜,谁都会腻。
散场时,我旁边的会计姑娘把《初级会计实务》放进包里,说 “明天考试要是过了,就再来看一遍”。我想,这大概就是这部片子的魅力 —— 它没什么深刻的大道理,却能用子弹和账本,讲一个关于和解的故事,就像克里斯蒂安说的 “数字不会骗人,人情也不会”,当理性和野性背靠背的时候,再冷的子弹,也能打出温暖的味道。
来源:海剑(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