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去剧情所隐喻的东西看不懂,这个“看不懂”更多指的是,对于那些一直支持姜文的粉丝而言,姜文,这是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莫名其妙的作品?
如果说在整个热闹的暑期档里,哪部电影是最“看不懂”的作品,那恐怕莫过于导演姜文的新作《你行!你上!》。
除去剧情所隐喻的东西看不懂,这个“看不懂”更多指的是,对于那些一直支持姜文的粉丝而言,姜文,这是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莫名其妙的作品?
过去几十年里,姜文被誉为是整个华语影坛最天才的导演之一,其《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等作品,已经足以使其成为华语影坛的一面旗帜,其中《让子弹飞》由于大量热梗常年火爆互联网,甚至被网友喊出“申遗”!
对比姜文之前作品,这次的《你行!你上!》,无论从题材还是叙事上都堪称另类。没有把故事对准以往信手拈来的近代领域,而是选择拍一个当代的、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钢琴家朗朗的故事。也没有设计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有深度的人物,而是完全按照爽文短剧的模式,去简单地拍了一个郎朗的成长和成功史。
毫无疑问,电影一经上映,便招致铺天盖地的批评,票房也一直低迷不振。一边是姜文粉丝们大呼失望,另一边则是另一群网友们对于电影乐此不疲的解读并高呼神作。
那么,从艺术角度而言,这部《你行!你上!》到底行吗?
首先,一定要声明一点的是,这部电影所拍的一定是两个故事。
一个就是电影中所呈现的,天才钢琴少年郎朗的成功历程。另一个故事,则是一贯喜欢隐喻与影射的姜文,藏在电影文本之后真正想讲的故事。
无论是晦涩的《太阳照常升起》还是酣畅淋漓的《让子弹飞》,姜文向来都不掩饰自己在文本之外讲另一个故事的野心。
在2018年上映的电影《邪不压正》中,姜文更是借角色之口,说出“我就是为这口醋包得这顿饺子”。也算是对于自己一直以来习惯用隐喻讲故事的自嘲与比喻。
而在所有导演电影序列中,姜文一直都在用枪、太阳、火车、屋顶这些经典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于一些事务的理解。这是典型的作者型导演,姜文也正是那种被电影理论家誉为“一生只拍一部故事”的人。
尽管在新作《你行!你上!》中,没有了过往电影中高频出现的枪、太阳、火车等符号,但是从节奏到台词、从故事到气质,这依然是一部典型的“姜文电影”,仍然是他“一生都在拍得唯一的故事”的变体。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是有隐喻的,是两个文本并叙的姜文作品。
但至于导演如何隐喻以及观众如何解读,作者本人绝对是不会明说的,不然辛苦编织数年的隐喻在破解的那一刻将毫无意义。这也正是姜文在各种见面会、路演访谈中,对于故事内核避而不谈、打马虎眼的原因。
那我们试图从姜文的成长和创作轨迹来窥探,姜文这一生“唯一的故事”是在讲什么?
姜文生于部队大院,完整经历了新中国如火如荼的生产建设时期,也让他在创作欲望最强烈的时期,将表达主题对准了自己深刻理解的新中国。
首部《阳光灿烂的日子》以一种特殊的青少年视角来看待那段岁月。
在十三年后,或是期间所经受的碰壁与挫败感,或是艺术理念上的沉淀与精进,姜文的创作风格也开始转向,彻底沦陷在隐喻的狂欢之中,于2007年带来了天才般晦涩的《太阳照常升起》,纯粹的隐喻之作,也让苦烂片久矣的中国观众领略到了中国电影的另一种可能。
再然后,无论是像《让子弹飞》这样将其编织在成熟文本《盗官记》中,还是借《侠隐》来讲自己的《邪不压正》,姜文仍旧在书写自己“一生唯一的故事”。
同样对应着的是,在同时期,大众对姜文电影的解读达到了高潮。普罗大众在各种视频平台中不断地对其作品二创和解读,姜文也因此达到了自己名望的顶峰。
那为什么,同样是套层故事的《让子弹飞》就能名利双收,而《你行!你上!》就惨遭滑铁卢呢?
首先,便是这个表层的故事,郎朗的故事无论再怎么加工优化,也无法和《盗官记》或者《侠隐》这样的名作相比。
题材天然的缺乏张力,且在有原型的情况下,编剧更不能放开手脚去想象改编,这都导致《你行!你上!》表层的故事上缺乏戏剧冲突,更缺乏了姜文电影一以贯之荡气回肠的气质。
“我们已经听了太多郎朗的故事。”
“我们并没那么关心郎朗的故事。”
其次,便是民众对“解读”热情的衰退,无论郎朗身上是否有什么隐喻,片中几个老师又分别隐喻着何方神圣,对于绝大多数、尤其是新一代观众而言,那个热衷于用放大镜去观察潜文本的时代已经过去。
某种意义上讲,角色是由解读来创造的,无论《让子弹飞》里马邦德、师爷、老三老四分别象征着什么,《你行!你上!》里的小郎朗也很难再超越郎朗自身这个形象,被解读出其它深刻意味了。
无论热衷于解读隐喻的狂热影迷们多么努力和敏锐,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这首先不是一个好故事。这也使其票房始终低迷,成为这个暑期电影市场上最低于预期的作品。
《你行!你上!》绝不是糊弄观众的烂片,但他的遇冷和所遭受的批评也证明了,即使姜文没有江郎才尽,但也的确是拿出了一部,不属于这个时代和市场的作品。
如果有可能,天时地利人和占尽,姜文再拍出一部《让子弹飞》,那么在今天的电影市场上,又会得到怎样的成绩呢?(文 | 颜晗 编辑 | 李小白)
来源:王珍一的自留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