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这部片一上映就炸了,豆瓣8.1分创十年新高,一周票房破4亿直奔10亿。
71岁的成龙大哥凭新片《捕风追影》狠狠打了场翻身仗。
前几年他的电影总被吐槽“没内味儿”,甚至被冠上“烂片王”标签。
可这部片一上映就炸了,豆瓣8.1分创十年新高,一周票房破4亿直奔10亿。
提到成龙,谁脑海里没几个经典画面?《警察故事》里从高楼纵身跃下,《醉拳》里耍得虎虎生风的拳脚。
他用一个个亲自上阵的高危动作,把中国功夫片带到世界舞台,成了几代人的“功夫偶像”。
可这十年,他的电影路走得挺坎坷。
60岁后拍的片子像坐过山车,票房忽高忽低不说,口碑更是褒贬不一。
有的电影刚上映就被骂“剧情老套”“动作敷衍”,连老粉丝都摇头说“看不动了”。
最惨的时候,一部电影票房连成本都收不回,网上“成龙该退休”的声音越来越多。
他那段时间很少提新片,采访时眼神都少了当年的锐气,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老爷子心里从没服过软。
就在大家以为成龙的“黄金时代”落幕时,《捕风追影》带着狠劲杀进影院。
谁都没想到,这片子刚上映就火得一塌糊涂。
豆瓣开分8.1,不但是近十年国产动作犯罪片最高分,更是成龙近十年作品里的头一遭,直接刷新了自己的纪录。
票房数据更吓人,上映第一天就拿下6000万,影院排片率噌噌涨。
到周末票房跟坐火箭似的,不到一周突破4亿,按这势头总票房说不定能冲10亿。
是他上一部电影《功夫梦:融合之道》的218倍。
看过的观众都说:“这才是当年成龙电影的魂,又爽又感动!”
《捕风追影》最让人惊喜的,是成龙的动作戏。
他演“跟踪专家”黄德忠,打起来一点不含糊。
街头擒拿时动作快得看不清,按住对手手腕顺势一带,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洗衣房以一挑二那段,他借着窄空间躲闪,抄起晾衣杆当武器,横扫直刺全是章法,把生活用品变成“神兵利器”。
当然,71岁经不起年轻时的高危动作,但剧组有巧办法,多机位拍摄加精准剪辑,安全前提下把冲击力拉满。
工作人员说,为拍好一个摔倒镜头,成龙反复试了五六遍,直到满意,这种较真劲儿,现在片场真不多见了。
除了动作戏,成龙和梁家辉的对手戏更是锦上添花。
俩老戏骨往镜头前一站,不用多说话,一个眼神就全是戏。
有场茶馆谈判戏,表面客气喝茶,暗地里互相试探。
成龙端茶杯的手轻轻晃了下,眼神闪过警惕。
梁家辉嘴角微扬,看似在笑,眼底却藏着算计。
两人像棋盘对弈,每句话、每个动作都暗藏玄机,看得观众屏气凝神。
年轻观众看完说:“原来不用嘶吼和夸张表情,靠眼神和微动作也能把戏演这么带劲!”
这种“无声处听惊雷”的表演,正是现在很多影视剧缺的东西。
成龙这场翻身仗,不光是他个人的胜利,更戳中了观众的心声:大家想看的从不是“完美神话”,而是“真诚作品”。
前几年动作片市场,要么靠流量撑场面,要么靠特效炫技,却忘了观众最基本的需求——好故事、扎实戏。
《捕风追影》恰恰抓住这点,没刻意追潮流,而是把成龙最擅长的动作风格和成熟叙事结合,踏踏实实拍了部让观众过瘾的电影。
有观众说:“看71岁成龙还在片场拼,挺感动的,这不是怀旧,是对敬业精神的尊重。”
观众愿意买单,不光因为情怀,更是看到了创作者的诚意。
现在《捕风追影》还在热映,票房口碑继续走高。
对成龙来说,这场仗打得漂亮,电影路还没走完。
对观众来说,我们期待的不是下一个神话,而是更多真诚的作品。
毕竟好电影从不过时,就像真正的热爱,永远能打动人心。
来源:花辞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