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第十一届中欧青年电影节传来捷报——由南京市中华中学学生团队创作的短片《初觅》,从全球327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中学生影像创作作品”。这也是继2018年后,中华中学学子再次在这一国际性电影节中摘得荣誉。
近日,第十一届中欧青年电影节传来捷报——由南京市中华中学学生团队创作的短片《初觅》,从全球327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中学生影像创作作品”。这也是继2018年后,中华中学学子再次在这一国际性电影节中摘得荣誉。
《初觅》通过四个相互交织的青春故事,展现了高中生在迷惘中寻找自我、坚守初心的成长历程。影片以一位因比赛失利而畏惧舞台的女孩为主线,串联起校园中不同角色的故事:坚持国风创作的板报委员、面对偏见依然温柔的教职工子女、在班级管理中坚守原则的班长……在327部作品中突围,《初觅》的优势何在?指导老师朱青松认为:立足普通高中生的真实生活是关键。“有些作品可能更关注社会性议题,但我们的故事就在学生的教室、操场里。”他解释,片中的困惑与坚持,能让每个高中生看到自己的影子,这种“共鸣感”恰恰是最打动人的力量。
据悉,《初觅》的创作团队来自中华中学老牌社团——华星电视台。该社团成立于1995年,2005年获“南京市优秀社团”“江苏省十佳社团”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2014年底社团的“创意传媒”项目被评为首批南京市科技创新“星光计划”特色示范项目;2017年再获“南京市中学生十佳社团”荣誉称号。近八年“华星电视台”制作的影视作品共获国际奖项1次,全国奖项15次,省级奖项3次,市级奖项25次。近十年,电视台学子共85人在高考中凭借过硬的传媒素质和优良的文化成绩被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一流艺术类院校录取。
此次作品由许苑杰、巫欣然、查若妍、王玥元、朱妮乐、焦铃皙、闫景哲等同学主创,从剧本、拍摄到后期剪辑,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尽管面临学业压力,他们仍利用社团课和假期时间,打磨出这部17分钟的诚意之作。
按照电影节安排,《初觅》将受邀参与2025年10月在比利时、荷兰等地举办的中欧青年影像展映及文化交流活动。虽然因时间冲突,主创团队可能无法亲临现场,但这份国际认可已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
通讯员 涂珊珊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袁永红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