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看看现在的票房榜上,《东极岛》连亚军的位置都没有坐上多久,目前的票房预测也降到了7亿9,我估摸后续可能还会再降。对于这样一部肉眼可见的商业大制作来说,确实不算太高。
大家本来都对《东极岛》赋予了厚望,期待它成为继《南京照相馆》后又一部能带动暑期档的大片。
不过我之前就说过,管虎导演如果正常发挥的话,其实大概率是打不过超常发挥的申奥导演的,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而看看现在的票房榜上,《东极岛》连亚军的位置都没有坐上多久,目前的票房预测也降到了7亿9,我估摸后续可能还会再降。对于这样一部肉眼可见的商业大制作来说,确实不算太高。
简单聊一聊这部片吧,毕竟一开始我确实是对它寄予了厚望的。
《东极岛》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去年《里斯本丸沉没》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豆瓣有着9.2的高分,是去年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
这部电影就是《东极岛》所述故事的背面,也就是东极岛倾力救助战俘的感人故事。
虽说这是部纪录片,但是三幕式的结构保证了其不亚于剧情片的观感,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一番比一番的情绪都更要强烈,本身就已经非常成熟,而对于改编这样一个故事,对于创作团队也确实是一个挑战。
该怎么体现渔民的人道主义在面对日军暴行之时的挣扎,其实是一个有难度但是有成功先例的改编挑战,但是管虎团队似乎选择了一个争议颇多的改编思路。
也就是将整部电影最大程度的“爽片化”。
其实如果只是单纯的拍成商业大爽片并不会有目前诸多争议,毕竟这部电影是实打实地花了不少钱的;
关键在于导演团队为了追求爽感,大笔一挥改掉了东极岛渔民在一开始对落海战俘伸出援手的动机。
其实无论是从电影《里斯本丸沉没》里所述,还是无数关于真实事件的报道,大家都能获知一二:
舟山东极岛的大多数渔民面对里斯本丸沉没之时,选择对他们伸出援手主动营救更多的是一种来自人性里摸不透的部分,是面对有人受难时心中不自觉会翻腾起的情感,或许书面语一点可以用“人道主义”这个词。
但是《东极岛》做出的改编是将整个故事由一个众多人汇聚成的平民史诗,变成了一部更接近于个人英雄主义的超英爽片;
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评价形容的很到位,“导演拍的不是《东极岛》,拍的是《海王》。”
其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当然就是朱一龙所饰演的阿赑。
阿赑是一个海盗,不被岛上其他渔民认可的存在,与他们几乎不相往来,和弟弟阿荡在岛上相依为命;
从剧作角度上来说,他是一个生活在集体里的异类,于是他的转变动机被放在了弟弟阿荡身上,他的一切动机几乎都是聚焦在自己的弟弟身上。
包括他前半段救弟弟,中间杀日本人,后半段救英国人,其实都是为了弟弟,所以我们仿佛在这一部电影中看到了不会使枪的John Wick;
不仅像开了挂一样的杀红了眼,还能单凭肉身在漩涡中将救援绳和载满了伤员的船的船锚系在了一起。
当时我看到这,想到的是“我的天啊,他简直是个超人。”
其实这就是管虎所追求的“爽片化”的结果,但是就像我之前说的,这本身是一个突出集体英雄的故事,但主角却被塑造成了唯一一个英雄,而且动机也是出于私情。
朱一龙当然已经演得很好的了,但是从角色上来讲,本身写的就不是很好,剧本层面的塑造也让这个角色还没有《志愿军:存亡之战》里的李想要立体,只能说他已经尽力了。
这就让原型故事里那群人本身的伟大被所谓超级英雄式的光环遮盖了一部分,但到目前还没事,渔民好好塑造不就好了?
但导演在塑造出了个人英雄的同时,也将渔民群像的设置塑造成了朱一龙的对立面。
除了主角以外的其他渔民口中最常说的话就是“忍一忍,再忍一忍。”甚至他们最开始的塑造都是有点愚昧无知,懦弱胆怯的。
包括他们最后选择出海救人的原因也是得知了日本人要屠村,遂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这个理由本身来说其实没有问题,以这种视角讲述的成功案例也有许多,但是从历史事件本身来看,这个改编其实改掉了渔民出海救人最直接的动机。
我们当然不知道当时是不是真的有渔民会抱着这样的想法,或许有,但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很多报道里知道,这个故事本身作为改编素材最值得体现的,挖掘的,不应该就是渔民们那种舍身为己的朴实的善良吗?
而如今的改编为他们的出海营救附上了“日本人屠村”这一危机,不仅让他们的出海变得有些功利;
而且从剧情合理角度上来来讲,我不记得“救英国人”有什么对“日本人屠村”这个结果的必然影响的描写。
就算后面有说出于国际影响考虑,日本人决定不轰炸沉默海域,但是从渔民角度来看,他们不知道啊!
如果真的是报以反抗复仇这样的需求,我还以为他们会以小击大,和日本人搏一搏,单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留在岛上对他们更有利,至少还有地形优势。
所以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渔民被普遍塑造成了主角的对立面。
他们基本是靠着主角朱一龙和倪妮的引导才决定奋起反抗,平民史诗被改编成了少数人的提前觉醒和战斗力爆表的个人英雄。
而在故事的改编方向就走上了一条争议不小的路之后,《东极岛》本身的故事也说不上有多么出彩
中规中矩的商业片思路,前半段太多无意义的铺垫,让整个故事前半段的观感显得无趣。
最典型的,是故事里大多数时候都没有一个时刻存在的危机,这个危机是针对观众的,也就是事件调动观众的紧张感,时刻跟着剧情走;
同期的《南京照相馆》有着非常明确的时刻存在的危机,就是担心主角团被日军发现,我们会时刻为主角团担心;
但《东极岛》里的危机从英国人纽曼被发现后就不存在了,故事成为了主角的独角戏,观众们没有能够跟着走的情感去向,只能跟着主角行动,似乎只有他是被赋予了塑造意义的,其他人都成了导演刻意营造的工具人。
例如陈明昊饰演的陈先生,他的转变是身为逃兵的身份,又面对了一系列暴行后,就转变了······
一开始日军杀了四个人时他说的是“忍一忍,再忍一忍”;
然后到了中段他打算再次当逃兵。但看到了日军对送葬队伍的打压他就突然忍不住了,拿把破枪就单枪匹马地去一打多
最后像个小丑一样被俘后,将被烧死示众时却要说“不能跪,跪了就起不来了,”
但是我始终没有找到他从“再忍一忍”到“不能跪”的转折点在哪里,他转变的意义似乎只是这段情节需要一个推动情绪的工具。
但是当终于进入到营救之后,管虎对大制作的把控力还是体现了出来。
最后营救的节奏紧凑度和情感烘托抓的都非常紧,还有肉眼可见的大场面,战舰沉没,要知道对“水”的视效一直是视效界最有难度的制作,因为水是流动的;
可以说《东极岛》在对于视觉层面,辅以出色的音效和配乐,确实是在大银幕上的视听盛宴。
从视听层面来说,这当然是一部属于电影院的电影。
但是故事层面的乏味,创作者的偷懒,都让它并不是一部多么优秀的电影,也只能靠着优秀的视听和演员,让最后开分落在一个6点多的区间吧。
但其实这对管虎导演的作品序列来说,也不是一个很高的分数,甚至是临近垫底的。
其实从海报也能看出来,本片演员阵容绝对堪称顶级:
朱一龙+吴磊+倪妮领衔,还有杨皓宇、倪大红、陈明昊这些老戏骨作配,似乎怎么样目前的结果都不算太对得起几位的卖力表演;
尤其是三位主演,从花絮和电影中都可以看出来,他们为了电影所需要的水下拍摄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可以说是吃了不少苦,但是把他们说吃的苦放到最后的成片质量,似乎他们的全力付出并不那么值得。
看样子目前的市场,还是得靠《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两部8.6的口碑之作带一下了,不知道龙叔的《捕风追影》能不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来源:局外人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