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岛》,如何完成“不可能”?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1 10:36 3

摘要:剧情上,除了展现中国人民骨子里的良善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东极岛》更是一个关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故事,渔民们从忍到不忍,狠狠出了一口气;

昨日,备受期待的暑期档大制作《东极岛》终于上映了。

这部取材自历史真实事件的商业大片,给大家呈现了三重看点:

剧情上,除了展现中国人民骨子里的良善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东极岛》更是一个关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故事,渔民们从忍到不忍,狠狠出了一口气;

制作上,这里有国产片最大规模的水戏,解决了过往水戏常有的画面黑、看不清演员表演的问题,突破了很多水下戏的技术壁垒,给观众一些视效上的震撼;

表演上,朱一龙、吴磊、倪妮等演员在外形上脱胎换骨,让自己的身体更有力量感,贴近渔民的真实状态,塑造出三个具有野性美和海洋文化气质的全新角色。

电影去年6月开机,历经7个月拍摄,今年1月才杀青。水戏对中国电影是全新挑战,拍摄和制作难度都巨大,特效镜头数量更是高达1000多个,《东极岛》在今年暑期档上映看似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主创们做到了。

如何实现这么快上映的?

“我也不知道,我自己都想问这个问题,真的太难了”,导演管虎感慨,“可能也是提前做的工作比较多,高潮戏其实不是拍完才做的,而是边拍边做,要不然肯定是来不及的。”

娱理工作室对话导演管虎、出品人及总制片人梁静,演员朱一龙、吴磊、倪妮,解密《东极岛》如何完成“不可能”。

《东极岛》由管虎和费振翔共同执导,在管虎看来,《东极岛》实际是三部电影的体量,岛上、巨轮、水里都有很重要的戏份,“我老说应该是三个导演来完成,严格来说现在两个导演都有点少。”

费振翔是演员出身,演过《霸王别姬》《新西游记》等作品,后来拜师管虎学习导演,成功转型拍出了《山花烂漫时》等叫好又叫座的佳作。

对于徒弟的成长,管虎表示,“这是好事,大家各有所长,缺一不可,他年轻有冲劲,对技术感兴趣”,这次在《东极岛》的合作中,管虎把更多的实操事务交给了费振翔,他则把控全局,“拍水戏非常费体力,所以他负责实施,我负责筹备、总控、后期。”

出品人及总制片人梁静表示,“每一场戏的设置管虎导演可能想的会多一些,但是现场小费操心多一些。”

《东极岛》拥有强大的编剧阵容。

剧本从2018年开始创作,陈舒、董润年、张冀三位著名编剧每人写了一稿,后来大家综合提取其中最精华的部分,由陈舒统稿,再加入导演管虎和导演费振翔的创作。最终剧本写了22稿。

《东极岛》取材自历史真实事件,讲述中国渔民出海救援英国战俘的故事。

中国人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异国朋友?除了中国人民骨子里的善,还有什么深层原因?

最终电影通过剧情铺陈给出的一种答案是,救人不仅是善良更是一种反抗的姿态,在被日军压迫到极点后,倪妮饰演的阿花带头喊出了那句“忍不了!不忍了!”

管虎说,找到人物的动机,确实是在剧本创作阶段,一直困扰大家的事。

“人性本身就是趋利避害的,怎么能让观众认可救人这件事,是很难的。后来我们研究海洋文化的时候,突然发现海洋文化因为生存环境比较小,人就会充满力量、野性和血性。

在海洋文化下成长的岛民,被憋了三年不能出海,你想想这些人会怎样?另外老祖宗也有一句话,说海上有难必救,只要是条命就得救,所以这些因素合在一起,是能让人信服的。”

《东极岛》遵守了类型片讲故事的手法,主要人物在故事里都有明显的转变、觉醒的节点,和完整的人物弧光。

“可能每个人对类型的感受不一样,对我来说它符合类型,大家看了很过瘾很解气。”

在类型之外,管虎仍然想追求一些个人表达,他称之为“异样化的表达。”

“这个电影需要一些意境,这是一座诗意化的海岛,水下弥漫的那种自由感,草、木、风的意境,是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

《东极岛》有大量的水下戏,是中国电影里前所未有的,筹备过程中主创和国外视效团队也沟通过,对方说这样的水下实拍几乎不可能完成,除非有特别好的演员并且愿意花时间训练。

好在,电影找到了朱一龙、吴磊、倪妮三位愿意为了电影,完全改变自身的演员。

梁静透露,最初找到朱一龙的时候,他一度想休息半年,但看了剧本后非常喜欢,最后还是来参与了。

朱一龙饰演的阿赑是一个野性男人,前期铁汉柔情,默默守护弟弟的安全,后期则变成复仇战神。

“一龙是一个非常儒雅的人,你看他本人话很少,所以看到这样的角色一定是非常兴奋的,演员都爱演反差很大的角色”,梁静说。

导演管虎则在拍摄前就和演员处成了好朋友,挖掘到朱一龙更真实的一面。

“野性这一面他身体里全有,只不过大家不知道而已,温文尔雅只是他的其中一面,只不过你没机会去发掘他,而我有这机会。”

阿赑在剧情后期浴血复仇,有几场情感爆发的戏。

关于这些杀红了眼的戏份,管虎告诉朱一龙,关键是演出“兽性”。

梁静透露,管虎的习惯是,在关键戏份时,会用一种动物、一个关键词,来让演员明白该怎么演。

这次管虎让朱一龙找到老虎和狮子的感觉,猎杀时刻就是朝喉咙上咬一口,要的就是这一瞬间的兽性。

“他那一刻已经丧失了理智,在弟弟去世之后,他的心空了,完全是黑色的了,那时候他眼神里面可能没有别的东西了,他像动物一样,在那一刻之后他只是要复仇,只是要干掉他们,所以没有一些复杂的动作设计,他刀刀都是毙命的,每次都是直中要害,就像一头狮子或者一头恶狼去抓住猎物,咬住它的动脉”,朱一龙说。

对于吴磊饰演的弟弟阿荡,管虎给的关键词是《小李飞刀》中的“阿飞”。

“就是纯良少年,对世界还有点懵懂,但是他有一击毙命的绝杀技,我们希望他少年感更强一些。”

梁静表示,阿荡这个名字,就是对角色特质的定义,“在海里荡来荡去的那种自由的少年,像人鱼一样。”

在片场,吴磊就和阿荡一样充满少年气,管虎和梁静对他的印象是,“每天都咧着个大白牙,特别好玩。”

吴磊发现,直到今天他可能都没有完全出戏,依旧延续着电影中的少年心性,“这两天宣传采访,聊起剧情的时候,大家会不由自主又带入到剧情里面,非常严肃,但在私底下会觉得我好像还是大家的弟弟,那种感觉会尤其明显,因为当弟弟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所以我觉得还是挺开心的,挺轻松的。”

梁静说,吴磊在拍戏时也有年轻人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会一遍一遍要求再来一遍,“有时候导演都说了已经可以了,他还是会说再来一遍,我有一个印象特别深的镜头,是他从船缝里游出来,刚要出去就被水流给冲回去了,前两条演完后,他看了回放说能不能把水压再加大一点,他觉得自己感受还不是太真实,后来就加大了水压,冲得他的皮肤都在抖动,孩子特别努力。”

为了展现渔民真实的状态和野性的气质,朱一龙和吴磊健身塑形,降低体脂率,外形上脱胎换骨,在片中都有很多裸上身的戏份。

吴磊发现,定妆时戏服越穿越少,一开始有长裤和背心,到后来就只剩短裤衩,但是了解到这个造型符合岛民的真实状态后,他就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作为演员必须得去还原,要把心态摆正,摆正之后其实就好了很多。”

朱一龙透露,吴磊最初拍完戏后,还会给下半身裹上浴巾,但入戏之后,就不再有这个顾虑,完全以阿荡的感觉出现在片场了。

朱一龙自己对于男生们脱上衣在篮球场打球,都曾很不习惯,所以对于这次的造型也需要一番心理调适,“他有好多没穿衣服的戏,我练的原因是想让大家不要太关注我的身体,希望练得差不多,是那样的一个状态,其实反而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不会关注我的身体。”

阿荡的牺牲,促成了阿赑从忍让到复仇的转变,在影片最后,阿赑也沉入海底。

一些观众好奇,阿赑的结局是怎么设置的?他有没有可能活下去?

管虎解释,“现在的结局是最好的,就像中国画留白一样,从正常的现实情况,他一整天24小时战斗,有很多伤,他不太可能活下来了,他已经到极限了,如果硬要他活下去,就不是现实主义电影了。但目前的处理也不是说他就死了,而是留了一个白,是一个诗意,兄弟俩最终相见,我觉得这样比较恰当得体。”

倪妮曾经是游泳二级运动员,良好的水性为她应对《东极岛》的高难度拍摄,打下了基础。

片中大量海上镜头,其实是在水棚里拍摄的。倪妮透露,拍摄时几乎要在水棚里泡上一整天。水在静态时,人可以在水面上正常呼吸,但造浪机开启后,人很容易被水淹没,如果没有好的水性,心理上就会比较害怕。

在剧情的高潮戏中,倪妮带领岛民们出海救人,有大量在船上的戏份。“我们都没有穿鞋,船只摇晃的时候大家站不稳,所以都是磕磕碰碰,每一个演员身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确实难度大。”

水戏拍摄难就难在,水的动态流动不受控制,水面下能见度又低,需要大家默契配合。

有一段吴磊在水下船舱里找寻出口的戏份,金属构件不停下坠,他需要找到正确的路线游泳,才能避免被道具砸到。

管虎表示,这场戏前期训练了近一个月,需要各个部门的协作。

“水下有折射,水里重力不准确,放道具的人如果只凭肉眼来看,肯定是不行的。吴磊说真盼着他哥赶紧来,早点救他。

我们当时在水池里定了几十个威亚点,定好了以后,就要按轨迹走,每次拍摄调整都耗时耗力,游一次出来以后也要调整休息,所以可能一天也拍不了一条。”

还有朱一龙和吴磊两兄弟真正在海水里拍的一场戏,需要两人先潜下去,之后冒头,也非常考验默契度。

朱一龙表示,“在海里我们什么都看不见,但又需要同时出水,再加上海水浮力非常大,因为在真的海里面,当时也没敢带太重的配重,我们俩在海里要潜下去,然后等海上面没有气泡,再同时间浮起来,我们俩就只能抓着,一块感受对方,然后一块出水。”

水下戏份多,演员们还得在水底睁着眼睛来表演,梁静透露,剧组准备了很多洗眼睛的药水,以备不时之需。

为了完成大规模的水戏,剧组既向有经验的合作方学习,也自主研发了很多拍摄方法,摸索出了一套方法论。

在摄影方面,过往的水下拍摄都很短暂,基本是用防水罩罩着摄影机下水。管虎介绍,有一个公司专门做水下机器人和水下无人机,对于《东极岛》的拍摄很有效,“能实现一些贴近拍摄或者是远距离跟踪,水下机器人以往就有,水下无人机基本没用过,但是水下机器人没有到完成拍摄的程度,基本上它起到监控效果的功能,技术需要再成熟。”

剧组还研发了六轴平台,把船放在六轴平台上,可以模拟在海浪上的动态。“以前有四轴平台,但没法呈现出海浪海涌的动态韵律,现在研发的技术,还能呈现出喷涌的海浪”,管虎说。

梁静表示,《东极岛》研发出的水戏拍摄技巧,未来也可以和同行们共享。

岛屿、海洋是《东极岛》故事的发生地,如何用影像呈现这个拍摄主体,也是电影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最终主创在东极岛浑然天成的浪漫气质中找到答案,让浪漫感和史诗感成为影像的抓手,工业文明对渔猎文明的入侵成为核心视觉线索。

所有海岛场景(渔猎文明)采用变形宽银幕镜头拍摄,海上及轮船场景(工业文明)则使用蔡司全画幅镜头拍摄,塑造出两种文明的冲突。

大海则像一面镜子,通过对自然光线的控制与选择,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成为情绪传递的载体。

《东极岛》在岛上实拍了几个月,期间还遇上了三次台风,停工了数日。

当时导演费振翔在海边唱了一段《霸王别姬》,梁静看到视频后,眼泪刷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生产压力太大了,难度又大,这个时候又来了台风,全员只能等待着,就觉得挺悲壮的。”

梁静透露,后来拍摄大救援部分的时候,追回了一些进度,所以整体拍摄一直都在预算之内。

在东极岛上拍摄的那段经历,至今也是演员们一段难忘的回忆。

“所有演员都住在一家民宿里,楼下有一个大厅,如果没事没戏的时候就到楼下去,一定就有人在,然后我们就会吃点东西聊聊天”,朱一龙说。

吴磊则形容,那段时间仿佛回到了大学宿舍,大家都住在一栋楼里,但又有住单间的快乐,是非常不一样的创作体验。

导演管虎的上一部作品是《狗阵》,一部为了自己而拍的、侧重于个人表达的电影。

而《东极岛》,则是为中国电影工业化做出进一步探索的作品。

管虎说,《东极岛》是一部为电影本身而拍的电影,“尽量还原一个工业电影的类型,主要是为电影本体而拍,接下来拍什么样的我也不知道,但是总得有一个追求,就是不能一样,重复就没劲了。”

来源:小镇评论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