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中,身体的形变一直是重要的笑料来源。《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借鉴了周星驰电影中的真人无厘头风格,利用动画进行超现实演绎。
在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中,身体的形变一直是重要的笑料来源。《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借鉴了周星驰电影中的真人无厘头风格,利用动画进行超现实演绎。
身体喜剧的技术语法:动画形变与媒介化的幽默编码
影片依托动画媒介的特性,进一步突破物理限制,使身体形变的表现更加自由。例如,太乙真人被敖丙击打后,面部迅速肿胀,无量仙翁因“人脸识别”失败而被弟子打成猪头。在动画世界中,角色的肢体能够随意拉伸、挤压,甚至碎裂后重新生成,不再受真人电影的物理束缚。哪吒的形象彻底摆脱了骨骼与肌肉的结构约束,头部比例夸张,眼珠可以瞬间旋转360度,嘴巴张开甚至覆盖整张脸。这种极端的形变不仅强化了喜剧效果,同时也塑造了动画独特的超现实身体语言。
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哪吒与敖丙“共生身体”的概念,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敖丙的灵珠之躯象征着白净、清瘦、规矩的模范身体,而哪吒的魔童之躯则通过黑眼圈、缺牙、吊儿郎当的藕身展现叛逆姿态。二者的身体冲突成为重要的喜剧张力来源。此外,动画还突破了真人电影的技术极限,例如海夜叉的身体液化成水、石矶娘娘碎裂重组、章鱼触手断裂后迅速再生等,这些超现实形变突出了动画媒介的独特美学。
动画对人体的再编码不仅体现在肢体形变上,更渗透至表情塑造、身体比例的失衡以及时空逻辑的重构。在面部微表情的塑造上,哪吒在发出“成仙是不是就不算魔了”的拷问时,双眼与口部被极度夸张地放大,占据面部近三分之一;当他从敖丙的肉身中苏醒时,其面部肌肉畸形跳动,挤眉弄眼,身体随之不规则地摇摆,这些细节已远超真人演员的演技极限。动画赋予角色“像素级”精确控制,使夸张表演成为一种独特的技术特权。例如,哪吒的身体裂开,焰火自内部喷涌而出,这种超现实的细节放大,在真人电影中几乎难以实现。与此同时,动画对日常物品的夸张化处理进一步强化了喜剧表达。哪吒母亲准备的鸡腿巨大得几乎超过哪吒本身,土拨鼠老大的棒槌体积远超小弟的身形,这些视觉上的荒诞错位,延续了《猫和老鼠》式的经典喜剧传统。此外,动画独特的“弹性时间”机制,使角色得以在超现实空间中进行自由变形。例如,申公豹在瞬移时呈现出电流状,身体仿若分裂成无数个残影,这种流动性极难通过真人拍摄实现;太乙真人的巨手与哪吒的迷你身体形成极端比例反差,在视觉冲突的基础上,制造出高度风格化的喜剧效果。这些动画特有的表现手段,不仅拓展了身体喜剧的边界,也使其成为动画美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身体编码的美学张力:弹性形变中的祛痛化表达
《哪吒2》在二次元文化的影响下,融合了夸张的形态设计、萌化的暴力表达以及喜剧化的狂欢氛围,塑造出一种带有反叛色彩的另类美学。影片在挑战主流审美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商业化娱乐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哪吒的视觉形象深嵌于二次元的“黑丑萌”美学脉络。黑眼圈、缺牙、头大身小,这些原本带有“丑”属性的特征,在影片中被重新编码,构成了一种另类的“萌”。这一形象颠覆了传统神话英雄的“伟光正”造型,同时也呼应了当代年轻人所熟悉的亚文化审美——反叛、个性、不符合主流美学标准的“怪”成为一种新的美学形式。与此相似,太乙真人从传统道骨仙风的形象转变为憨态可掬的胖道士,石矶娘娘也从清瘦妖艳的形象变为圆脸胖身,形成了对“白幼瘦”主流审美标准的戏谑解构。这种对“瘦美”传统审美的挑战,与二次元文化中的“去偶像化”趋势一致,强调形态夸张、标新立异的另类美学。
此外,电影巧妙地利用二次元的“审丑”与传统审美之间的张力制造喜剧效果。哪吒的外貌焦虑成为重要笑点之一,例如,他在重塑肉身时反复尝试“变帅”,向申正道拜师学习“美颜术”,被玉虚宫看客嘲笑“像个鬼”,甚至因害怕影响形象而拒绝见哥哥。这种对外貌焦虑的戏谑化展现,反映了Z世代(即“网生代”)在社交媒体时代所经历的“身体凝视”现象:一方面,他们享受二次元文化中解构主流审美的自由;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现实世界里承受“颜值即正义”的审美压力。电影通过极端的形体扭曲、视觉夸张以及角色对白,将现代年轻人对容貌的焦虑转化为一种荒诞的喜剧体验,使痛苦被幽默化,焦虑被消解。
与此同时,《哪吒2》利用动画的媒介特性,对暴力场面进行了“萌化”处理,使其从现实的痛感中抽离,转化为视觉快感与喜剧元素。影片充满了夸张的视觉打斗,如哪吒一脚将李靖踢入墙壁、撕裂石矶娘娘的肉身、无量仙翁的分身被敖光砍成两半、申公豹自断一臂却毫无血迹等。这些情节被处理成卡通化奇观,与真人电影中人物受虐时的疼痛感形成鲜明对比。这些无痛的暴力既强化了动作喜剧的观感,也符合合家欢动画“去痛感”的原则。相比真人电影需要通过替身与剪辑完成复杂打斗,动画则可以直接操控时间轴,进一步实现超逻辑的动作表现,营造超现实的幽默氛围。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专业综测双第一,直博清华!他说“只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和勤奋,差距是可以追平的”
投稿邮箱:chinaun@126.com
🔻🔻🔻来源:羽川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