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新型“汉奸”:《南京照相馆》受到不断黑化后,得出的警示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8 21:38 2

摘要:在《南京照相馆》票房增长、豆瓣评分上升的同时,对其的差评与黑化也在持续,目前已达了12000条。

《南京照相馆》票房增长、豆瓣评分上升的同时,对其的差评与黑化也在持续,目前已达了12000条。

更严重的是,现在对《南京照相馆》的抹黑,已从言辞过激发展到对导演的人身攻击,乃至对此片真实性的质疑了。

与此同时,日本官方也加大了对《南京照相馆》《713》的抵制,发布了多份相关照会。

联系起来看,那些诋毁《南京照相馆》的黑子,岂不成了日本的帮凶,起着一种“汉奸”的作用,而且是不同于当年伪军的“新型汉奸”。

《南京照相馆》受到不断地黑化

《南京照相馆》的所谓差评,没有一条是针对内容或艺术上的善意批评,而且无中生有,借题发挥的恶意攻击。

“不宜带孩子去看”这条,完全不顾大量孩子看完这部电影后的感动与愤慨,也忽视了孩子从中了解历史的正面效应,而是从个人狭隘的心理出发,胡诌一番罢了。

少年儿童看《南京照相馆》时不停地流泪

多年来,日本一直给少年儿童进行军国主义的教育,使日本少年都有一种仇视中国的心理。

而我们对于少年儿童恰恰缺乏苦难历史与爱国主义的教育,让他们束缚于应试教育中,对历史一无所知。《南京照相馆》这样的电影,正是补上了这一课。

让孩子看看有什么不好,值得那样的大呼小叫和杞人忧天吗?

《南京照相馆》海报

还有一种论调认为《南京照相馆》煽动了中国人对日本的仇视情绪。

实际上当年的“南京大屠杀”比电影所表现的要残酷的多,所选情节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而且还尽可能地隐晦处理,如日军摔婴儿那场戏,就没有孩子落地的残忍镜头。

电影也不是展一味地览血腥,也不想引发国人的情绪,主要是警示国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太平洋海岸

这不是很有现实意义吗?

如今国泰民安,不少人的民族情感都在物欲横流与娱乐至上中,泡得麻木与冷漠了,需要用民族曾经的苦难给予警示与震撼。

而且,日本亡我之心不死,不但不承认他们曾对中国的侵略,还在美国的操纵下,不断挑衅中国,如近期加入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演就是一个明显的行动。

日本想干什么,一目了然。

《南京照相馆》海报

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警惕,谨防日本发难。

那么,《南京照相馆》用历史振奋民族精神,有什么不好呢?即使有些“仇视情绪”也不为过。

请那些诋毁《南京照相馆》的人们放心吧,善良与理性的中国人不会因为看了一部电影,就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

倒是你们的言辞有些过激,牢骚太盛,大热天里容易伤了肝火。

为日本唱赞歌的博主

“新型汉奸”最典型的人物是名叫“鸦王说”的博主。

他不仅说出了“不给一万元,就不去看《南京照相馆》”这样放肆的话,还为日本大唱赞歌,认为日本是对中国援助最多的国家,应当感恩他们。

不错,日本与中国在经济上的合作很多,但他们又从中拿走了多少利益呢?

《南京照相馆》剧照

联系抹黑《南京照相馆》言辞的相像与统一来看,显然这是有一场有组织、有幕后操作的违法行动,说不定就是日方花钱雇佣水军这么干的。

如果是这样,就不是简单的言辞过激,而是一种“汉奸”行为了。

抗战时期的伪军

从历史上看,在外族侵略中国时,最容易出汉奸。

八国联军打北京时,是汉奸带他们进的城,又是汉奸把他们带到了圆明园的所在地,从而引发了掠夺中国财富和一场大火。

日本侵华时,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汉奸,人数达到了300万,他们的破坏性不亚于日军。

《731》海报

今天,拿着境外间谍的钱,做着出卖国家机密勾当的人依然不少,他们尽管不是拿枪的伪军,则是换了“马甲”的“新型汉奸”

所以,抹黑《南京照相馆》、《713》等揭露日军暴行电影的行为,就不是孤立的,他们同样是换了“马甲”的“新型汉奸”。

《731》海报

可以想象,一旦中国遭受侵略,这样的”新型汉奸”都会从阴暗处跳出来,重蹈当年伪军的覆辙,那将一副何等可怕的景象!

为此,就应当从现在开始,把汉奸意识与汉奸行为扼杀在摇篮中,为民族扫除大患,为非常时期割掉大害......

来源:大树作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