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档案馆》:历史的闪光灯照出了黑暗,也点亮了屋子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7 22:23 2

摘要:一部温情到全部的泪点都已经流干的电影,没有热血抗争的英雄,只有一群在乱世中苟且求生的普通人。

《南京档案馆》,讲述了一家名为“吉祥照相馆”的故事。

一间小小的照相馆,成为了整个电影故事的锚点。

人民日报发文,“正义之光,让历史显影”。

一部温情到全部的泪点都已经流干的电影,没有热血抗争的英雄,只有一群在乱世中苟且求生的普通人。

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老金、戏曲演员毓秀,还有被现实逼迫的翻译官王广海,他们的人生轨迹最终交织在这一间照相馆里。

命运的跌宕起伏,让“幸运地活下去”成为一种人生的奢望。

照片和闪光灯,寄托着灵魂的记忆,唤醒许多被遗忘的认知。

胶片是历史的见证,它可以拯救记忆,铲除一切灵魂的罪恶。

影片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随军摄影师伊藤。

他喂着流浪狗,满嘴“仁义礼智信”。他热爱中国文化,外表温文尔雅,实则心如蛇蝎。

一张又一张的影像,定格住他内心孽畜般虚伪的本性。

《南京照相馆》,用照相机、胶片、闪光灯、暗房和血夜,留下了一段永远不可遗忘的集体记忆。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但女性的尊严和人类的底线也不能被践踏。

《南京照相馆》,是铭记历史的真相,而不是要重现历史的残暴。

…… …… …… ……

历史的每一天,都背负着年轮的重压。

而南京,在负重中艰难前行而已。

还原历史的真相,不仅是一段痛苦的记忆,揭开伤疤的伪装,暴露出真正的底色面貌。

南京的每一寸土地,都自带血泪的记忆因子。

南京的每一片天空,都深含着暖心的注目礼。

龙蟠虎踞,玄武钟山,帝陵的山脉都浸染着六朝的荣耀和文化的光芒。

…… …… …… ……

南京在历史上还经历过近十次的屠城、毁城。

公元328—329年,东晋苏峻叛乱期间,毁城;

公元548—552年,南梁侯景叛乱期间,毁城;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后,将南京“荡平并耕垦”,整座城沦为一片农田;

公元1130年,金兵撤离之时,大肆屠城;

公元1864年,太平天国被湘军攻灭之后,湘军入城劫掠,南京再次沦为人间炼狱;

1937年到1938年初,日军攻陷南京后屠城,三十万同胞遇难。

英国汉学家魏根深曾统计,截至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中国历史上发生战争最多的城市,南京以106次排名第一,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洛阳(70次)以及排名第三的长安(52次)。

放眼整个中国,恐怕没几个城市能像南京这样命途多舛、灾难深重。

…… …… …… ……

发生在“南京人”身上的事情太多了,“南京”成了文化精神内核的风向标。

我们必须牢记历史,但是最好换另外一种形式和方式去做,而不是过度的商业化和娱乐化。

不可否认,资本的目光是精准又华丽的,煽情与收割并重,炒作与压榨不悖。

一道历史的闪光灯划过了夜空,照出了黑暗的角落,也点亮了整个屋子!

安息吧,南京!

…… …… …… ……

来源:半语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