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2025|复审评委:穿透光影,看清表达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7 21:02 2

摘要:复审的意义远不止于数量上的精简(从120部遴选至约50部)。它更像是一场精密的艺术价值甄别:值不值得留下。评委们的目光将穿透作品表面的光影技巧,深入探究其内核。影像语言与叙事节奏是否和谐统一?创作者对世界的观察是否转化为了清晰而深刻的主题表达?画面、声音、剧情

第5届平潭IM两岸青年影展短片主竞赛单元,正式步入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复审阶段。120部从初选中脱颖而出的作品,迎来了新一轮更为严苛与多维的审视。

复审的意义远不止于数量上的精简(从120部遴选至约50部)。它更像是一场精密的艺术价值甄别:值不值得留下。评委们的目光将穿透作品表面的光影技巧,深入探究其内核。影像语言与叙事节奏是否和谐统一?创作者对世界的观察是否转化为了清晰而深刻的主题表达?画面、声音、剧情等元素是否在整体构思中实现了有机融合?

其根本目的在于,在奔涌的创作浪潮中,识别出那些真正具备真诚表达、思想深度与艺术生命力的作品。

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五位来自海峡两岸、背景多元、经验深厚的电影人担任本届复审评委。他们均在电影领域深耕多年,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敏锐的行业洞察力以及丰富的创作、研究或制片实践经验。评委们各自独特的身份——涵盖锐意探索的导演、推动独立电影的制片人、深研理论与策展的学者、兼具学术与传播力的纪录片导演,以及深谙主流叙事的编剧——汇聚成一个高度互补的评审视角。这种多元背景构成的优势在于,能够对作品进行立体而深入的审视:评估其现有的技术完成度与艺术表现力,更洞察作品背后的表达意图、独特视角以及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

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揭晓这份名单。

(依据姓氏拼音排序)

黄旭峰,工厂大门影业(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制片人,制作出品了《大三儿》《造访》《春江水暖》《气球》《回南天》《汉南夏日》《裂流》《蓝色列车》《浪漫的断章》《一日游》《所有忧伤的年轻人》《去看大海》《永安镇故事集》《河边的错误》等电影。

仇晟,导演,出生于中国杭州,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后转入电影领域。首部长片《郊区的鸟》(Suburban Birds)曾获得FIRST青年电影节最佳影片并入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纽约新导演/新电影、BFI伦敦国际电影节、圣保罗国际电影节等。短片《生命之歌》(Double Helix)曾获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及根特电影节最佳国际短片奖。最新长片《比如父子》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艺术贡献奖。

孙松荣,法国巴黎第十大学表演艺术研究所电影学博士,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跨域研究所教授兼所长。现任《艺术评论》主编。曾任「行者十步:蔡明亮」「1980年代至1990年代台湾录像艺术的黎明」「杨德昌:一一重构」等展览的策展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现当代华语电影美学研究、电影与当代艺术,及当代法国电影理论与美学等。专著《入镜丨出境:蔡明亮的影像艺术与跨界实践》,编著《蔡明亮的十三张脸:华语电影研究的当代面孔》《未来的光阴:给台湾新电影四十年的备忘录》及《杨德昌:一一重构》等。

徐蓓,纪录片导演,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影视系主任、教授,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作为学者型导演,徐蓓致力于将纪录片打造为兼具学术价值与大众传播力的文化载体。主要作品《大后方》《西南联大》《城门几丈高》《九零后》以及新作《卢作孚》等,获得国家和行业内多项奖励,同时斩获豆瓣高分。其执导的首部纪录电影《九零后》荣获第三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奖。

张珂,甘肃兰州人,编剧,电影学硕士,师从邹静之先生。上海大学电影学院、重庆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理事、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长江商学院文创八期、中国文联中青年领军人才二期。编剧代表作《我和我的祖国》《金刚川》《革命者》《志愿军》(三部曲)《南京照相馆》等。作品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白玉兰奖、金鹰奖、金鸡奖评委会奖、百花奖最佳影片、华表奖优秀影片、长春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金鸡奖最佳影片及最佳编剧提名、文荣奖最佳编剧等荣誉。

读完点个【在看】👇

来源:东南卫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