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尬吹了,“戏比天大”四个字救不了陈佩斯和《戏台》!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7 12:08 2

摘要:戏比天大,这四个字,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没有错的,作为艺人,就应该把演戏放在第一位,但做到戏比天大,就能够推出老百姓喜欢的影视剧作品吗?这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8月7日,陈佩斯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长期主义就是戏比天大,强调电影人永远要把观众当明白人,别想糊弄他们!

戏比天大,这四个字,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没有错的,作为艺人,就应该把演戏放在第一位,但做到戏比天大,就能够推出老百姓喜欢的影视剧作品吗?这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就拿7月25日上映的《戏台》来说,豆瓣评分8.0分,看上去很是个很高的分数,但高分数并没有给这部电影带来高票房

截止到发稿日,《戏台》累计票房只有3.6亿,预测总票房也从最高的5.99亿降下降到了现在的4.42亿

而关于戏台票房不佳,也是外界解读最多的是:是资本的错,是他们在打压陈佩斯!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这是一部中国人喜欢的电影,且他们愿意为此买单,一向把盈利放在第一位的院线,怎么会把场次给到其他电影作品?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从上座率到观影人次,从单日票房到总票房,戏台都远不及南京照相馆,《戏台》的900多万的观看人次也远低于《南京照相馆》的5000多万人次!

问题来了,陈佩斯斥资一个亿打磨十多年的电影戏台,到底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佳作?还是一部烂片?

我们要明白一个前提,电影是电影,小品是小品,话剧是话剧,不可混为一谈

电影最大的魅力就是镜头语言,可以通过剪辑切换角度的方式来表达演员和导演的想法

而话剧呢?它看重的是一镜到底,对演员的临时表演能力要求很高!

举个简单的例子,话剧里一个演员想要表达出人物的悲伤情绪,就需要哭,而电影有更多的表达方式,比如切换拍摄角度,比如拉镜头,摇镜头,比如调整光线强度,色彩冷暖等

《戏台》是由陈佩斯的同名话剧改编而来,虽然是以电影的形式登陆全国院线的,但里面的内容和演员的表达方式和话剧版《戏台》没有任何区别

整部电影并没有出现太多场景的切换,镜头的调动,光线强度的转换等,说白了,这根本不算是一部电影!

关于陈佩斯,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几十年前一样,他依旧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做戏台时,他倾其所有,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做到完美

但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光是努力是不够的,还要掌握好方向,很多时候,方向一旦错了,越努力越失败!

《戏台》没有俘获年轻观众的心,并不是导演太老或者演员太老,而是他们的表演方式根本没有达到年轻观众的审美标准,如果陈佩斯能多利用一些镜头语言,少一些话剧味道,这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或许会更好一些!

所以,戏比天大没有错,不要糊弄观众也是对的,但对于电影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弄清楚老百姓要的是什么,不可本末倒置!

来源:娱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