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42年做“24格”星空下的“光影使者”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7 11:29 3

摘要:电影因其帧率被称为24格的艺术,而高台县黑泉镇定平村村委会副主任孙得兵用42年时间传播其每一格的美好故事。从胶片时代自掏腰包买片放电影,迎来数字化放映厅,孙得兵始终执着地守护着乡村的“星空影院”,为乡亲们送去快乐,成为乡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光影使者”。

电影因其帧率被称为24格的艺术,而高台县黑泉镇定平村村委会副主任孙得兵用42年时间传播其每一格的美好故事。从胶片时代自掏腰包买片放电影,迎来数字化放映厅,孙得兵始终执着地守护着乡村的“星空影院”,为乡亲们送去快乐,成为乡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光影使者”。

晚上七点半,熟悉的旋律准时在定平村村委会楼下流淌开来。村民们循声而至,三三两两,如同归巢的鸟儿。八点整,光影流转,一方银幕点亮了乡村的夜晚。“待在家里热得很,到晚上来看看电影、喧喧慌,这娱乐活动,我们定平村搞得好着呢。”黑泉镇定平村村民吴发金说。

站在放映机旁的孙得兵,这位年过花甲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负责黑泉镇、罗城镇及周边32个点的放映任务。“老百姓喜欢看啥我们就放啥,片子的花样很多,都是关系老百姓的什么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看病的那种了,都会放这种科教片。”孙得兵说。

光影流转间,回忆仍鲜活。小时候孙得兵就喜欢电影,放到哪里追到哪里。1984年,高中毕业的他经过选拔培训,如愿扛起了放映机,成为定平村第一位专职放映员。但这条光影之路,并非坦途。“电影体制改革,我们原来的电影(放映)队都解散了,就没片子,河南中原影视中心、郑州我都上过两回,自己掏钱买片子呢;最后没办法就从网上买了个笔记本电脑下载片子给群众放,电影设备都是我自己掏钱买的一套16㎜放映机。”孙得兵说道。

那段艰难岁月里,陪伴他的老胶卷放映机,不仅承载着光影,更记录着他对乡亲们无声的承诺。“三四十年了,放电影也是我们村上的一件文化大事,我们群众也很高兴。”黑泉镇定平村村民孙延平说。“(当时)一分钱都没挣的,媳妇子也比较反对,最后怎么说我也放不下(这个事业),家里人也开始支持了。”孙得兵说。

2019年,省上投资130万元在定平村建成全县首家农村数字放映厅,观影条件进一步改善。“我觉得我们定平人是最幸福的,我们的数字电影院在全县、全张掖地区都是第一家,城里的人能看到的是啥我们就能看到啥,设备都是环绕声,冬天也不害怕冻,老百姓也都说确实好。”孙得兵表示。

年轻时,孙得兵从电影中看到外面的世界,爱上了电影,却又因为电影,一辈子留在了乡村与“24格”为伴,村民因此涨了知识,邻里因此少了纠纷,这都是收获。都说露天电影快要消亡了,但孙得兵知道,在农村还有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盼着父母归家的孩子,需要被星空下的光影温暖。“我有生之年,身体只要好着,岁数能饶我,我就能坚持几年算几年,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找一个人把这个工作代替上,给老百姓放下去就行。”孙得兵说道。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