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8月4日,微博官方账号发布消息,多名用户搬运阴阳怪气的同质化有害言论,借此攻击嘲讽爱国题材电影,因违反法律法规和社区公约有关规定,目前均已处于禁言状态。
“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8月4日,微博官方账号发布消息,多名用户搬运阴阳怪气的同质化有害言论,借此攻击嘲讽爱国题材电影,因违反法律法规和社区公约有关规定,目前均已处于禁言状态。
这不是一起偶然的事件,也不是一次普通的禁言——“阴阳怪气”意味着并非正常的讨论,“同质化有害言论”意味着制造网络视听污染,多名用户参与其中,意味着那些网络噪音不仅强占了公共资源,而且形成了规模效应、造成了舆论割裂。网络平台此番亮剑,无疑是正本清源、精准打击新型网络软暴力的必要之举。
最近一段时间,电影《南京照相馆》持续热映,这部爱国主义题材电影,以深沉的表现形式提醒每一个中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电影院里,观众们泪流满面,内心深处最朴实的情感与影片形成共鸣。而一些网络黑嘴却在网络上兴风作浪,他们鼓动唇舌、夹枪带棒,肆无忌惮地散布同质化有害言论,以此来撩拨公众情绪,趁机攫取流量收益。
毋庸讳言,指出剧情漏洞是观众的权利,但用“爱国税”“割韭菜”等污名化标签,去否定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的创作动机,已经远远超出正常批评的范畴——其所质疑的不是艺术表现形式,而是那段灾难沉重的历史,以及不屈不挠的民族魂。由此足以看出,历史虚无主义的拥趸并不满足于散布谎言,更是毫不放过任何可以施加现实伤害的契机。他们不关心历史真相,不关心民族情感,只是一味地宣泄扭曲的情绪。网络“哄客”的存在以及他们所制造的网络暴力,无疑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隐患。
以“观点自由”“学术讨论”为名,一些人热衷于散布历史虚无主义论调,甚至以哗众取宠为能事,这对于文化艺术创作环境也是一种巨大的破坏。特别是对于当下的主旋律题材电影来说,既不公平也不友好。当严肃的历史题材电影,被污名化,所谓的“学术讨论”已失去了其讨论必要性,相关平台采取的禁言举措,大快人心。
近期,除了电影《南京照相馆》之外,电影《东极岛》和《731》同样备受关注。这三部影片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还原了那场中华民族为自由与尊严浴血奋战的伟大战役。伴随着相关平台重拳出击,网络空间也悄然打响了一场战役——清除那些阴阳怪气的同质化有害言论,有助于我们更加真实地走进历史,更加纯粹地探讨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的表现形式。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