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记得两年前,那句刷屏全网的“我想离开浪浪山”吗?《小妖怪的夏天》里主角小猪妖作为“努力打拼的无名之辈”的缩影,引发了无数人共鸣,成为2023年讨论度最高的国产动画之一。
还记得两年前,那句刷屏全网的“我想离开浪浪山”吗?《小妖怪的夏天》里主角小猪妖作为“努力打拼的无名之辈”的缩影,引发了无数人共鸣,成为2023年讨论度最高的国产动画之一。
两年后,《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终于上线暑期档,小猪妖终于离开浪浪山,组成了一支“不靠谱草根小队”踏上取经路。
刚刚上线就迎来了无数网友的追捧,“绝对是这个暑假最值得期待的动画电影”!
与此同时,不少细心的山西网友发现:这取景路上的风景怎么有点眼熟?
“浪浪山”的含“晋”量有多高?
电影中,小妖怪们踏上取经路后发生的故事,让不少观众笑中带泪,与此同时,这条取经路上不少的山西元素也让山西观众惊喜万分。
比如说,小妖怪们去往的第一站:北张村!太原的朋友们,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别急,咱们接着往下看~
永安禅寺
小妖怪们踏上取经路,遇到“第一难”,帮北张村村民抓住霸占寺庙的老鼠精!咦?这寺庙的“庄严”二字怎么有点眼熟?
是的,这个被老鼠精霸占的寺庙,就是取景自山西大同的永安禅寺。
永安寺,又名永安禅寺,位于大同市浑源县,始建于金代,元初由浑源籍的永安军节度使高定及其子在原废墟上重建,是一座比较完整的元代建筑群。两侧墙上书写的“庄严”二字,为元代寺院住持月溪和尚所书,榜书高近四米,苍劲雄浑,气势磅礴,更显大殿气派。
佛光寺
当剧中的“小妖怪们”来到小雷音寺正殿,光透过云层直射下来,光芒万丈,这佛光普照的样子,想必……等等,这好像还真是佛光寺!
“大佛光寺,国之瑰宝。”佛光寺位于五台县佛光新村,是中国仅存的几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寺庙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
佛光寺之精华,尤以东大殿为胜。1937年,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亲自来到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确证了佛光寺东大殿是一座唐代建筑,并称其为“中国第一国宝”。
而小猪妖在后院烧袈裟时,背后出现的佛塔,你能认出来吗?
在佛光寺东大殿南侧,有一座六角形的砖塔。下层空心,西面开门;上层实心,设假门,名叫初祖禅师塔。
祖师塔,建于北魏时期,是唐代会昌五年灭佛被毁时留下的唯一建筑物,也是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两座古塔之一。
晋祠水镜台
几乎每个版本的西游取经路,都少不了水镜台的出镜。这次也不例外,如同两只眼睛一样的圆圆的窗户太具标志性。
水镜台建于明代,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水镜台长17.9米,宽17.4米,面积310.6平方米,这里是当年酬谢主神圣母邑姜演戏的舞台,后来逐渐演变为祭谢晋祠诸神的戏台。
水镜台融殿、台、楼、阁为一体,造型灵巧,雕刻精细,彩绘艳丽。东部上为重檐歇山顶,像一座楼;下部为宽阔的宫殿,两檐之间悬挂着“三晋名泉”巨匾。拾阶而上,三面有明朗舒畅的走道环廊。西部上为单檐卷棚顶,好像楼阁;而下面又是宽敞的戏台。
除此之外,剧中还有许多场景取景自山西——神似吕梁碛口古镇的北张村外黄河,大同善化寺的四大天王、长治崇庆寺的“十八罗汉”……你还发现了多少“山西彩蛋”?
为啥这么多山西元素?
因为“离不开”浪浪山的他!
如果你要问,这电影为啥这么多山西元素?或许,除了因为山西这片土地,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为各种场景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更是因为《浪浪山小妖怪》的导演、编剧於水,本身就是咱土生土长的山西娃娃。
剧中,“浪浪山”是家乡的代名词,“离开浪浪山”是无数努力打拼的年轻人“去外面看看世界”的朴素愿望。然而,当真的离开了“浪浪山”,那份对“浪浪山”的牵挂却无处不在。
对小猪妖而言,那份牵挂是有了好吃的、好喝的总想带回给家里的爸爸妈妈;对于於水导演来说,那份牵挂则化作了将家乡山水、古建融入电影画面的深情。
这些年山西与“影视圈”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山西场景、山西故事开始闪耀在大荧屏上,而把他们搬上屏幕的恰恰是这些:爱家、恋家,“离不开”浪浪山的山西人!
导演宁浩《红毯先生》里的晋A车牌;
导演邵艺辉《爱情神话》中的“上海市徐汇区太原路”;《好东西》中山西美食、太原口音;
导演贾樟柯众多电影中的山西方言;
编剧王小枪《县委大院》中的山西地名,以及《黄雀》中的汾酒、过油肉,以及太原地图……
每一帧画面、每一句台词,都是一个又一个山西人让家乡在大屏幕上稍作停留的“小私心”,也都是他们热爱家乡的证据,而这不过都是为了家乡能够被更多人认识、看到。而对于山西观众来说,在大屏幕上看到熟悉的场景和地名,看到剧中人物吃着和自己一样的家乡美食,有着一样的生活习惯,便如同解锁了让人会心一笑的“彩蛋”,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也随之涌上心头。
而当这两种炽热的情感在屏幕前交汇,便形成了山西儿女独有的默契,这份默契的背后,是无数山西儿女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热爱,是无论身处何方都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
编辑:张岩
来源:黄河新闻网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