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电影《731》成功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的消息,如一颗石子投入舆论的湖面,激起千层浪,相关话题瞬间冲上热搜。这部承载着沉重历史记忆的影片,未映先火,某平台想看人数已超340万,足见大众对它的关注。但预告片中“未满18周岁请谨慎选择观看”的提示,更是引发了
最近,电影《731》成功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的消息,如一颗石子投入舆论的湖面,激起千层浪,相关话题瞬间冲上热搜。这部承载着沉重历史记忆的影片,未映先火,某平台想看人数已超340万,足见大众对它的关注。但预告片中“未满18周岁请谨慎选择观看”的提示,更是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提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考量?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黑暗历史的面纱。
一、731部队:反人类的恶魔行径
电影《731》以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细菌实验的真实事件为背景,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深刻揭露了731部队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那段黑暗岁月中的顽强抗争。从1933年起,731部队在东北建立了庞大的秘密基地,将这里变成了人间炼狱。
他们进行活体解剖,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没有任何麻醉的情况下开膛破肚,残忍地观察人体的生理反应;开展细菌实验,将鼠疫菌、霍乱菌等致命病菌注入人体,眼睁睁看着受害者在痛苦中挣扎、死亡;还有毒气实验,把人关进密封的毒气室,观察他们被毒气侵蚀的惨状;以及冻伤实验,在极寒的天气里,将人的肢体暴露在外,直至冻坏,然后进行各种残忍的“治疗”实验……这些暴行,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是对人类良知和道德底线的严重践踏。
二、“未满18岁慎看”:多维度的考量
1. 内容残酷程度:电影为了真实还原731部队的罪行,必然会呈现那些血腥、暴力的场景。受害者被细菌感染后身体溃烂、痛苦挣扎的惨状,解剖台上触目惊心的血腥画面,这些画面对于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冲击力是巨大的,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就像一些未成年人观看了血腥暴力的影片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噩梦困扰,对世界产生恐惧和不信任感。
2. 认知理解角度:这段历史背景复杂,涉及战争、侵略、反人类等沉重主题,以及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政治背景。未成年人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有限,很难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些复杂的历史细节和深层意义。他们可能只是被表面的血腥恐怖所吸引,却无法领会影片想要传达的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深刻内涵。比如,对于731部队罪行背后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与邪恶,未成年人可能难以真正理解,从而无法从影片中汲取正确的历史教训。
3. 价值观塑造层面: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和判断力。电影中展现的731部队的罪恶行径,是人性黑暗的极端体现,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未成年人可能会对人性和社会产生过度悲观、消极的看法,影响他们积极向上价值观的构建。他们可能会疑惑,人类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进而对世界产生恐惧和不信任。
三、铭记历史,以正确的方式引导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未成年人屏蔽这段历史。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是我们需要选择更合适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认识历史。比如,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参观博物馆、阅读相关书籍等温和的方式,让孩子们先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等他们心智更加成熟,有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后,再观看这部电影,相信会有更深刻的感悟,也能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电影《731》选择9月18日上映,意义非凡。9月18日,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却的日子,1931年的这一天,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将《731》定档于此,是对历史伤痛的深沉呼应,时刻警示着我们,那段屈辱历史不能忘,也不敢忘。
《731》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对历史的重现和对731部队罪行的有力揭露。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反对战争。预告片中“未满18周岁请谨慎选择观看”的提示,既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也是对历史呈现的严谨态度。让我们一起期待这部电影的上映,以敬畏之心
,直面那段沉重的历史 ,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来源:上海免费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