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南京照相馆电影》相信很多人都看了。一开始我对电影里的汉奸角色王广海很是觉得电影是给汉奸洗白,他连他的老婆孩子让日本人杀了都还要给日本人当翻译,继续给日本人服务(可怜他儿子看他被日本人摆拍砍头的时候拉着他的衣角痛哭,真是让人不胜唏嘘),因为他觉得老婆孩子没
电影《南京照相馆电影》相信很多人都看了。一开始我对电影里的汉奸角色王广海很是觉得电影是给汉奸洗白,他连他的老婆孩子让日本人杀了都还要给日本人当翻译,继续给日本人服务(可怜他儿子看他被日本人摆拍砍头的时候拉着他的衣角痛哭,真是让人不胜唏嘘),因为他觉得老婆孩子没了无所谓他还有姘头,足见他的冷酷与自私。这样的人应该最后被中国人枪毙,为什么又要在最后关头跟日本人拼命,这不是显得太突兀了吗?但后来我一想,应该是导演故意通过王广海来告诉我们中的一些人:不要去当汉奸,就有如你不要去当舔狗一样,到头来你还是一无所有,你的主人连一丝一毫的尊严都不会给你留,甚至你的生命是否能够继续都不取决于你是否忠诚,而完全取决于人家的心情。
中国人里汉奸的比例一直令全世界都匪夷所思地高,这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所决定的。历史上汉族长期在文化和社会发展上遥遥领先于周边,各少数民族对汉族的生活极其向往。当少数民族有了入主中原的机会,他们所想的就是像汉族地主那样当个人上人,汉人的那些奇技淫巧是真的让人受用。我当了统治者,我就得让汉人认我这个统治者,按现在话来说就是要取得执政合法性。于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能滥杀,汉人要是都给杀了,我还做谁的人上人?我本来就没多少人。所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一般首先想到的就是轻徭薄赋,先给汉人点好处笼络一下,再开科举士招徕汉族精英。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坐稳江山,成为正统王朝。而坏处就是民族被汉族同化,失去其传统文化。因为这个套路在中国长期实践,中国人也都形成了思维定势,那就是外族来了未必就是坏事,自己的生活还是会继续,说不定还能迎来机遇,国破家亡那是少数人的事,谁让你当出头鸟去反抗呢。于是乎在唐末以后,汉人里勾结外族的人层出不穷,而且毫无心理障碍。终于到了清代,统治者认识到了这种反民族心态对民族和国家极为不利,于是确定了一个称谓:汉奸。但封建制度下,文化传播缓慢而微弱,中国人在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这种是非观。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背英军登陆中国的老百姓,给八国联军指路的中国人。他们严格意义上讲就是汉奸,只不过他们不自知,或者不觉耻。因为他们并不觉得当汉奸有什么大不了,换了个外族当统治者,没准轻徭薄赋的好事就又来了。这就是电影里王广海那一套理论的思想基础,你可以当人上人,但你还是得用得着我,按以往的经验你就必须对我好,那我的机会不就来了。
但抗日战争最教育人,电影里的王广海的心路历程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迅速推进。日本人跟以往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有本质的不同,他们的生产力水平是高于中国的,中国人的那些奇技淫巧在他们眼里啥也不是,中国人跟他们比唯一差不多的就是饭量了。所以中国人在他们眼里不仅不算人,还得算是有害生物。中国人的存在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给他们的治理带来困难。那么解决办法就只有一条了,那就是杀,杀光了就解决了。日军在中国制造了几起惨案之后,中国人逐渐也看明白了他们的目的。所以当王广海看到日本人连他最后的希望寄托,自己的姘头林毓秀也要夺走毁掉的时候,他还是爆发了。这可能就是导演给那些妄图投机取巧,以为国破家亡的时候他是例外的那些人一个忠告:不是你当狗就能活的,人家有你可能还不如没有你重要。
这就是所谓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从此面对的都是只要地不要人的主儿,国破家亡成了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让我想起了好莱坞著名电影《独立日》里那个桥段:美国总统问外星人“你要我们做什么?”外星人简单明了就一个字“死”。你看人家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这么直截了当,简单粗暴,朴实无华。因为人家美国就是这么来的,我就压根看不上你的一切,除了土地。至于说什么人上人,人家才不管那套,人家下炕了就只认识鞋。
当今的中国人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清了这一点,知道当汉奸的下场比当舔狗还要惨。当舔狗要钱,当汉奸要命啊。现在媒体发达了,我们从新闻里看到那些活生生的例子,对国破家亡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应该说愿意当汉奸的人肯定比清末的时候少多了。
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些人明知道国破必然家亡,可人家就是奔着国破家亡去的。我理解不了他们,就像我理解不了变态一样。这些人的心态可以套用电影《哪吒2》里的一句台词: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必须叫你死。像这样的人,以1450为代表,他们还是处在当汉奸不自知不觉耻的状态,这样的人最好还是物理清除掉,就有如恐怖分子一样。他们的心理是一种病态的,疯狂的,完全没有理智的,连利己都做不到的那种。我们的互联网知名润人甜甜圈等,就属于这种。当然谁都不喜欢这种生物,就像大家普遍讨厌变态一样。
来源:阿宝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