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定档9月18日!340万人翘首,真相永不遗忘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4 00:41 1

摘要:昨日,一则消息点燃全网——电影《731》正式定档9月18日全国公映。这一日期选择饱含深意:94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关东军悍然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炮轰北大营,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的警报将再次鸣响,这一次,大银幕将揭开一段被遮蔽的历史。

昨日,一则消息点燃全网——电影《731》正式定档9月18日全国公映。这一日期选择饱含深意:94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关东军悍然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炮轰北大营,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真相不能忘。”这条热搜话题下,超过10万条留言如潮水般奔涌,道出亿万国人的心声。

这场定档官宣,终结了持续数日的悬疑。原定7月31日上映的《731》未能如期亮相,引发舆论漩涡。

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称影片因“画面血腥”遭家长集体投诉,网络更流传“超180万举报”的说法;另有传言指向外交压力,称“日本外务省24小时内递交23条外交抗议”。

真相却更接近行业逻辑。影片始终未获得公映许可证。在国家电影局官网公示中,《731》的名字不见踪影。电影审查分为内容审查(艺审)和技术审查(技审)两个环节,该片虽曾宣称获得“电审故字【2024】第159号”许可,但经查证该编号实际对应其他影片。

所谓全球预映只是小范围试映,与正式公映存在本质区别。”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导演赵林山为这部影片抵押房产、耗时11年赴多国取证,修改达243次之多,创作团队在“还原历史”与“避免过分血腥”间反复权衡。

如今定档918,恰似历史的庄严回应。

尽管上映之路曲折,《731》早已创下中国影史罕见的现象级期待。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该片“想看”人数突破340万,稳居暑期档榜首,远超第二名《东极岛》的30余万人次。

若计入多平台数据,标记“想看”的观众预估超过500万。在零宣发状态下,这种热度堪称“史诗级的电影现象”。

影片由赵林山执导,姜武、王志文、李乃文三大戏骨领衔,孙茜、冯文娟等实力派演员倾情加盟。故事以侵华日军731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进行的人体实验为背景,通过一个小人物的命运起伏,揭露那段被刻意掩盖的黑暗历史。

为真实还原历史,剧组曾在零下30度的极寒环境中实景拍摄。演员们为贴合角色不惜承受身心双重考验——王志文亲自体验低温实验舱,姜武在拍摄解剖戏份时情绪几近崩溃。

当公众聚焦哈尔滨731部队本部时,很少有人知道,浙江衢州同样遭受了惨烈的细菌战伤害。这种地域关联,恰是导演赵林山联合衢州发起“永不忘却·祈愿和平”公益行动的原因。

1940年10月4日,衢州上空响起刺耳警报。日机投下的不是炸弹,而是混有跳蚤的麦粒、黄豆。罗汉井居民黄石麟家鱼缸里,漂浮着异常死亡的跳蚤——后来证实它们携带鼠疫杆菌。

事出反常必有妖!”衢州细菌战陈列馆馆长吴建平指着档案说。尽管当日全城焚毁可疑物品,恶魔已然降临:一周内出现死鼠,11月12日起多人突发高烧、淋巴结肿痛,两三天内死亡。经诊断,这是731部队实施的腺鼠疫攻击。

此后八年,鼠疫如同幽灵在衢州反复肆虐。著名作家金庸曾亲历这场灾难——1941年在衢州中学就读时,他护送感染鼠疫的同窗毛良楷至隔离船,含泪永别。

日军在衢州先后发动三次细菌战,投放鼠疫、霍乱、伤寒等多种病菌。据调查,1940-1948年间当地累计发病约30万人,死亡人数超过5万。

04 历史记忆的当代传承

“当年江山市的15名原告代表如今只有两位健在,我们这一代亲历者终会老去,但那些战争记忆不能随风而逝。”97岁的郑科位抚摸七斗村细菌战死难者纪念碑时如是说。1942年,他目睹27位村民因食用日军分发的毒米粿暴毙,其中就有他的弟妹。

1997年,来自衢州、义乌等地的中国受害者与日本和平人士共同发起跨国诉讼。这场历时十年的“细菌战诉讼”,首次从法律层面确认了731部队的罪行。

如今在衢州细菌战陈列馆,一批“红色小小讲解员”在暑期上岗。来自柯城区大成小学的姚苒说:“通过我的讲述,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加倍珍惜今天的和平,我感到特别自豪。”

如果我们再不抢救和传承,就来不及了。”导演赵林山对此深有共鸣。在日本千叶县取证时,他听到当地人仍骄傲称呼731部队长石井四郎为“我们的阁下”,对方甚至反问:“挨打的人都忘记了,打人的人还要记住吗?”

历史在银幕上苏醒。当9月18日的影院灯光暗下,姜武饰演的小人物王永章将带我们穿越时空,直面哈尔滨平房区那座“死亡工厂”。

导演赵林山说:“我们就是想把事情的真相呈现出来。”在衢州细菌战陈列馆,一位小讲解员正用稚嫩声音讲述1940年那个秋天——空袭警报响起后,落下的不是炸弹,而是混着跳蚤的麦粒

来源:阿宝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