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就在延期的第三天,电影《731》突然传来了一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央媒亲自官宣定档日期,并且还选在了极具特殊意义的“九一八”,这次看谁还敢抵制。
电影《731》原本在上月末就该上映了,奈何在此之前却遭到了一众人检举抵制,最终这部连央媒都力挺的红片还是被迫下架。
但就在延期的第三天,电影《731》突然传来了一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央媒亲自官宣定档日期,并且还选在了极具特殊意义的“九一八”,这次看谁还敢抵制。
不过就在央媒官宣《731》定档不到2小时,令人恶心的一幕就上演了。
有人想替三千多名被实验残害的同胞原谅历史,可还没等官方发话,全国网友先不答应了,这事儿就发生在电影《731》上映前,一部几乎被“自己人”一票否决的电影。
当观众发现原定7月31日上映的《731》从影院排片表上凭空消失时,一个自称举报者的中年男人,在社交平台上得意洋洋地发布视频,炫耀着自己的“战绩”。
他对着镜头说:“在我坚持不懈的反对的努力下,该影片终于停播了”,这番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无数人的期待,也点燃了更大的怒火。
这位举报者的理由听上去冠冕堂皇,说是电影过于血腥,不适合孩子观看,他更是认为那段历史已经过去,没必要再揭开血淋淋的伤疤,让孩子们看到“不健康”的内容。
他甚至轻飘飘地评价这部凝聚了制作团队八年心血的电影是“纯纯是吃饱了撑的”,而这种论调与他评价遇难大学生是“阎王爷收你没办法”的冷漠如出一辙。
可他想保护的“纯洁”,正是建立在对历史真相的无知之上,电影要呈现的是日军将活人绑在金属床上活活烤成干尸,只为测出“人体含水约70%”这个数据的残忍。
是他们将母亲与婴儿置于滚烫的铁板上,观察母亲是否会为了求生踩踏孩子的“母爱实验”,这些才是《731》必须“血腥”的理由。
导演赵林山团队耗时八年,翻阅8000页史料,走访幸存者,不是为了煽动仇恨,而是要用铁证告诉后人,我们今天的和平,是用怎样的代价换来的。
这个举报者试图用“孩子”捂住历史的嘴,显然不能被接受,身为中华儿女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是必要的责任,为此他的话可谓是捅了马蜂窝。
举报者的视频收获了区区四千点赞,却引爆了超过两万五千条愤怒的评论,一时间“汉奸”、“民族败类”的字眼,几乎淹没了评论区。
而在另一边,猫眼、淘票票两大平台,累计想看人数早已突破五百万,民意用最直接的方式投了票,绝大多数人选择直面历史的创痛,而不是躲在虚假的温室里。
这场网络上的对峙,像一次全民公投,考验着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与勇气,而就在这场争论最激烈的时候,“国家队”下场了。
央视官宣《731》定档日期8月3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媒体集体发声,一锤定音,电影《731》定档9月18日,央视的配文更是振聋发聩:“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真相不能忘,铭记历史!”
这已经不是一次商业宣传,而是一次国家意志的明确表态,它用最权威的方式给这场关于“遗忘”还是“铭记”的辩论,划上了句号。
从731到918,电影上映日期的变更本身就充满了深意,原定的7月31日是1945年731部队开始销毁罪证的日子,这个日期象征着“揭露”与“清算”。
而在经历这场风波后,新的档期定在了9月18日,这个日子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是十四年艰苦抗战的开端,是国耻的起点。
从一个揭露具体罪行的日子,到一个铭记民族苦难开端的日子,电影的意义在这次“被举报”事件中,反而得到了升华,成为了整个民族反思历史、砥砺前行的宏大叙事的一部分。
就像预告片里那句让全网破防的话:“你若记得,我便活过”,当片尾字幕亮起“拷贝将送联合国总部”,当日本投资方连夜追加预算承认“这不该只是中国人的记忆”。
一部电影早已超越银幕,它是照向历史深渊的镜子,照见苦难,更照见遗忘的背叛,更值得玩味的是,官方在强势定档的同时,特意加了一句提醒:“未满18周岁请谨慎选择观看”。
这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成熟,它既捍卫了呈现历史真相的底线,也体现了对未成年人进行分级引导的责任感,堵住了那些“保护孩子”的悠悠之口。
不过,就在央媒刚把《731》定档消息发出来,俩小时不到,评论区里恶心的一幕就出现了。
《731》电影定档日期传出后,有人直接甩出导演旧片评分截图,他们称该导演以前拍的片子评分很一般,显然认为这部《731》也是同等水平。
网友评论
甚至老戏骨名单一出,又有人跳出来说“好演员也救不了烂片”,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导演为了还原历史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先不说他前期工作做了多少,这次演员也是拼尽了全力。
姜武瘦到脱相,王志文在片场瘫坐半小时站不起来,王俊凯被毒气室气味逼到呕吐不止,这不是他们拍戏有多辛苦,而是站在历史角度的本能反应。
导演赵林山更是把哈尔滨731遗址的焚尸炉、毒气室抓痕,以及“铁锈味压迫感”都在影片中一比一呈现,他的认真是有目共睹的。
不止如此,冻伤实验、活体解剖、人畜杂交等等,36种反人类暴行都会在银幕上重现,当有人说影片太“血性”,赵林山也只是说了一句“所有细节都有铁证”。
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观看历史的勇气都没有,那么那些先辈们用命换来的和平,我们又怎么能安然享用。
而除了质疑导演的能力,还有的人开始对这部影片议论,他们搞不懂为何会有人对这部影片莫名狂热,他甚至表示这部影片让他感到很反胃。
网友评论
想想曾经那位在黑龙江731博物馆观看历史资料发出刺耳狂笑的人,这样忘记历史,忘记国耻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一边享受着先辈们换来的和平盛世,一边却肆意嘲笑着他们的经历。
甚至放眼全国,还有很多人提起“731”“918”都不知道是什么日子,这些没有心的人,身为中国人却活成这样,这是多么的悲哀!
如今电影《731》历经磨难才迎来了上映的契机,在此不要求所有人都去捧场,但别忘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越想要掩盖真相的人,最终往往会成为真相的垫脚石,回头看那个试图让历史“停播”的举报者,以一种他自己都未曾料到的方式,成了《731》乃至那段历史的最大“宣传员”。
他想捂住一段历史,却反而让这段历史在全民的激辩中被记得更深、更牢,他亲手把一部电影的上映风波,变成了一堂效果显著的全民历史教育课。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2025-08-03电影《731》定档9月18日,预告片中提醒:未满18周岁请谨慎选择观看
环球网2025-08-03电影《731》定档9月18日,官博发布海报:抵抗遗忘,捍卫真相;此前陷撤档争议,想看人数超590万
抖音个人账号——赣州范伟(收徒)
来源:此间一叙a一点号